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68-01
数学知识的掌据,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
往往会觉得味同嚼蜡,但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只要试着把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融入多
彩的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的内容来取代,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
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起,增强学
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运用数学,在数学
教学中,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学生熟悉的、
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知数学的乐趣与作用,培养
学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
用意识。
因此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来自生活情境
中的间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内驱力激活智力活动并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如“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这样设计: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你们知道吗?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
脚底长度的比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是1:7。
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好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开放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题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话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还要善于把书本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题生话化,通过如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
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教师教的目标,缺乏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
这样的教
学只能是一潭死水,并不能为学生的今后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这
样一段话:“学校教给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
头脑中的那部分东西”。
因此,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设计了一道“吃水果”的开放题:“妈妈买回来10个草果,10个梨,小明共吃了5个,那么苹果和梨各剩下几个?”由于吃掉的5个水果没有明确指出是苹果还是,更不清楚各吃了几个,因而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学生都想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有些学生甚至罗列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还有些学生追不及待地回家与父母商讨,学生的
学习兴趣在课外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三、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
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
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
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如教学“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教材例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到与自己生活太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于是,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经常忘关水龙头或关得不紧的情况来改编例题,上课开始,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同学们一听兴趣盎然,有的猜2千克,有的猜5千克,有的猜10千克,还有的猜20千克,等等。
然后我告诉他们一个数,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的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多少千克,闰年是多少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这时我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龙头来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水?”虽说都是三四步的应用题。
但是由于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接受了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