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物理红对勾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8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图中能大致反映雨滴运动情况的是()
解析:对雨滴进行受力分析可得mg-k v=ma,随雨滴速度的增大可知雨滴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答案★:C
2.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时,一个同
学解得x=
F
2m(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解析:由x=
F
2m(t1+t2)可知x的单位为:
N
kg·s=
kg·m/s2·s
kg=m/s,
此为速度的单位,而位移的单位为m,所以结果错误.★答案★:B
3.乘坐“空中缆车”饱览大自然的美景是旅游者绝妙的选择.若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30°的山坡以加速度a上行,如图所示.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B.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C.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
2mg+ma
D.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ma
解析: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因此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缆车以加速度a上行,小物块的加速度也为a,以物块为研
究对象,则有F f-mg sin30°=ma,F f=1
2mg+ma,方向平行斜面向
上,故A正确,B、C、D均错误.
★答案★:A
4.(2016·海南卷)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
拉力F 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 s 、5~10 s 、10~15 s 内F 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则( )
A .F 1<F 2
B .F 2>F 3
C .F 1>F 3
D .F 1=F 3
解析:由v -t 图象可知,0~5 s 内加速度a 1=0.2 m/s 2,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f -F 1=ma 1,F 1=mg sin θ-f -0.2m ;5~10 s 内加速度a 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f -F 2=ma 2,F 2=mg sin θ-f ;10~15 s 内加速度a 3=-0.2 m/s 2,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f -F 3=ma 3,F 3=mg sin θ-f +0.2m .故可得:F 3>F 2>F 1,选项A 正确.
★答案★:A
5.(2018·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 1、m 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 仅与球的速率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 =k v (k 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t 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 1、v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B.m 1m 2=v 2v 1
C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D.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解析:释放瞬间v=0,因此空气阻力f=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故A错误;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k v=mg,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
正比,即v m∝m,m1
m2=
v1
v2,B错误;由图象知v1>v2,因此m1>m2,
C正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题图可知,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错误.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 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
解析:物块在重力、拉力F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由平衡条件得kx =F cos θ,mg =F sin θ,解得弹簧的弹力kx =mg tan45°
=20 N ,故选项A 正确;撤去拉力F 的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μmg =ma 1,解得a 1=8 m/s 2,方向向左,故选项B 正确;剪断弹簧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消失,则F cos θ=ma 2,解得a 2=10 m/s 2,方向向右,故选项C 、D 错误.
★答案★:AB
7.下图是汽车运送圆柱形工件的示意图.图中P 、Q 、N 是固定在车体上的压力传感器,假设圆柱形工件表面光滑,当汽车静止时,Q 传感器示数为零,P 、N 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在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 传感器示数为零而Q 、N 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已知sin15°=0.26,cos15°=0.97,tan15°=0.27,g 取10 m/s 2,则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的加速度可能为( )
A .4 m/s 2
B .3 m/s 2
C .2 m/s 2
D .1 m/s 2
解析:在汽车向左匀加速启动过程中,P 传感器示数为零而Q 、N 传感器示数不为零,则小球受重力mg 、压力传感器N 的弹力F N 作用和压力传感器Q 向下的弹力F Q 作用,沿水平、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Q +mg =F N cos15°,F 合=F N sin15°=ma ,
解得a =F Q +mg m tan15°=F Q m ×0.27 m/s 2+2.7 m/s 2>2.7 m/s 2,选项A 、B 正确.
★答案★:AB
8.(2018·黑龙江大庆中学期末)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 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 ,小球的速度v 随x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 段为直线,AB 段是与OA 相切于A 点的曲线,BC 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 、B 、C 三点对应的x 坐标及加速度大小,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x A =h ,a A =g
B .x B =h +mg k ,a B =0
C .x C =h +2mg k ,a C =g
D .x C >h +2mg k ,a C >g
解析:小球在OA 段下落时做自由落体运动,A 点x 坐标就是h ,下落h 时,小球的加速度为g ,所以A 正确.B 点是速度最大的位置,此时重力和弹力相等,合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由mg =kx ,可知x =mg k ,所以B 点的x 坐标为h +mg k ,所以B 正确.取一个与A 点
对称的点为D ,由A 点到B 点,弹簧的形变量为mg k ,由对称性得由
B 点到D 点弹簧的形变量也为mg k ,故
C 点的x 坐标要大于h +2mg k ,
加速度a C >g ,所以C 错误,D 正确.
★答案★:ABD
三、非选择题
9.(2018·威海模拟)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 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2 s 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 m 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取g =10 m/s 2)求:
(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是多大?
(2)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多少?
(3)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体重的多少倍?
解析:(1)设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为v ,由v =gt 1 得v =20 m/s.
(2)自由下落的位移h ′=12gt 21
=20 m 设座椅匀减速运动的总高度为h ,则
h =(40-4-20) m =16 m
由h =v 2
t 得t =1.6 s. (3)设座椅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为F ,
由v =at 得a =12.5 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
解得F mg =2.25.
★答案★:(1)20 m/s (2)1.6 s (3)2.25
10.(2018·晋中质检)一个质量为4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
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 =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 作用,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g 取10 m/s 2.求:
(1)在2~4 s 时间内,物体从减速运动到停止不动所经历的时间;
(2)6 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解析:(1)在0~2 s 内,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 1-F f =ma 1 F f =μmg v 1=a 1t 1
解得v 1=2 m/s
在2 s 以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2=F +F f m =3 m/s 2
方向与v 的方向相反.
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t 2=v 1a 2=23
s. (2)0~2 s 内物体的位移x 1=v 1t 12
=2 m 2~4 s 内物体的位移x 2=v 1t 22=23
m 由周期性可知4~6 s 内和0~2 s 内位移相等.
所以6 s 内物体的位移x =2x 1+x 2=143
m. ★答案★:(1)23 s (2)143
m
11.(2016·四川卷)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乙所示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θ=1,sinθ=0.1,g=10 m/s2.求: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制动坡床的长度.
解析:(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f+mg sinθ=ma1①
f=μmg cosθ②
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数据得a1=5 m/s2③
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2)设货车的质量为M,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0=38 m的过程中,用时为t,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1,在车厢内滑动的距离s=4 m,货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货车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F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倍,k=0.44,货车长度l0=12 m,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Mg sinθ+F-f=Ma2④
F=k(m+M)g⑤
s1=v t-1
2a1t
2⑥
s2=v t-1
2a2t
2⑦
s=s1-s2⑧
l=l0+s0+s2⑨
联立①②④~⑨式并代入数据得l=98 m.⑩
★答案★:(1)5 m/s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98 m
感谢您的下载!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由Ruize收集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