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 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一、概念
在学习了“等式”的概念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彼此之间有着相等的关系。
例如1元钱=10角钱,1千克=1000克,1米=100厘米……
可以发现,同一量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满足等量关系,这也说明了等量关系的传递性。
二、性质
1. 对称性
若a=b,则b=a。
如:1元钱=10角钱,则10角钱=1元钱。
2. 反身性
每个量等于它自己。
如:1米=1米。
3. 传递性
若a=b,b=c,则a=c。
如:1元钱=10角钱,10角钱=100分,则1元钱=100分。
三、实例
例1
现有两袋小麦,分别是5kg和10kg,问这两袋小麦的重量是否相等?
解:将两袋小麦的量表示出来:
5kg=5000g
10kg=10000g
通过将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两袋小麦的重量不同,所以它们不相等。
例2
小明有10元钱,小红有20角钱,问这两个金额是否相等?
解:将10元和20角都换算成同一单位进行比较:
10元=1000分
20角=200分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0元和20角的金额相等,它们是等量关系。
例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多少?
解: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条边长之和。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
4x=30
x=7.5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5厘米。
四、练习
1.如果1分=2厘米,1厘米=10毫米,那么1分等于多少毫米?
2.现在有一个矩形,长度是25厘米,宽度是20厘米,这个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3.盒子里有一些铅笔,其中2/3是红铅笔,另外有18支铅笔,求共有多少支
铅笔?
4.一张长方形桌子的长和宽之比是2:1,长是1.4米,求宽是多少?
5.一台电视机的长度是45厘米,宽度占长度的2/3,求宽度是多少?
五、总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等量关系的概念、性质和实例,并通过练习测试了自己的理解情况。
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等量关系的问题,可以通过把不同形式的量进行比较或变形,推导出需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