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5篇
网线,一般由金属或玻璃制成,它可以用来在网络内传递信息。
常用的网络电缆有三种: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电缆(光纤)。
双绞线是由许多对线组成的数据传输线。
它的特点是价格便宜,所以被广泛应用。
双绞线是用来和RJ45水晶头相连的,有STP和UTP两种,常用的是UTP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1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
(1)制作水晶头首先将水晶头有卡的一面向下,有铜片的一面朝上,有开口的一方朝向自己身体,从左至右排序为 12345678 如下:
(2)100BASE-T4 RJ-45对双绞线网线接法的规定如下: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根据网线两端水晶头做法是否相同,有两种网线接法。
非屏蔽双绞线,四对,弄直
线序:通用T568B标准:
另一端也用T568B标准时称为直通线
(2)链接相同设备时,用交叉线
1和3 2和6对换即T568A标准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2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两种双绞线制作方法;
(2)掌握剥线/压线钳和普通网线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3)了解双绞线和水晶头的组成结构;
(4)了解各网络设备之间网线连接的特点。
二、实验项目:
(1)直通线的制作
(2)交叉线制作
三、实验准备
1、相关知识的准备
(1)RJ-45水晶头结构
(2)做线工具剥线/压线钳
(3)网线测试仪及使用方法
(4)双绞线接线标准与接线方法
2、实验所需材料及工具
(1)若干米五类双绞线;
(2)若干个RJ-45水晶头;
(3)剥线压线钳一把;
(4)普通网线测试仪一个。
四、实验步骤:
1、选线
选线也就是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2、剥线
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或用专用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代用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
3、排线
按照EIA/TIA568A或EIA/TIA568B标准排列芯线。
4、剪线
在剪线过程中,需左手紧握已排好了的芯线,然后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不宜过长,通常在1.2-1.4厘米之间。
5、插线
插线就是把剪齐后的双绞线插入水晶头的后端。
6、压线
压线也就是利用剥线/压线钳挤压水晶头。
7、做另一线头
重复2-6步骤做好另一个线头,在操作过程同样要认真、仔细。
8、测线
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
还要注意测试仪两端指示灯亮的顺序是否与接线标准对应。
9、完成后的网线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心得
(1)剥线时千万不能把芯线剪破或剪断,否则会造成芯线之间短路或不通,或者会造成相互干扰,通信质量下降;
(2)双绞线颜色与RJ-45水晶头接线标准是否相符,应仔细检查,以免出错;
(3)插线一定要插到底,否则芯线与探针接触会较差或不能接触;
(4)在排线过程中,左手一定要紧握已排好的芯线,否则芯线会移位,造成白线之间不能分辩,出现芯线错位现象;
(5)双绞线外皮是否已插入水晶头后端,并被水晶头后端夹住,这直接关系到所做线头的质量,否则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芯线松动;
(6)压线时一定要均匀缓慢用力,并且要用力压到底,使探针完全刺破双绞线芯线,否则会造成探针与芯线接触不良;
(7)双绞线两端水晶头接线标准应做到相同设备相异、相异设备相同的原则,如不明确,请看其他相关资料;
(8)测试时要仔细观察测试仪两端指示灯的对应是否正确,否则表明双绞线两端排列顺序有错,不能以为灯能亮就可以。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3
1、实验目的
(1) 熟悉常见的两种网线类型T568A和T568B的线序
(2) 熟练掌握两种类型的网线制作的制作方法
(3) 掌握剥线/压线钳和普通网线测试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4) 了解双绞线和水晶头的组成结构
2、实验要求
(1) 熟练背出568A和568B网线的线序
(2) 真确使用剥线/压线钳和网线测试仪
(3) 做出网线并测试其连通性
3、实验用到的设备、仪器
实验用到的设备仪器有:5类双绞线一根、RJ-45水晶头若干个、剥线/压线钳一个、网线测线仪一台。
4、实验用到的原理知识以及技术
(1)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
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顺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
(2) T568B网线的标准:橙白--1,橙--2,绿白--3,蓝--4,
蓝白--5,绿--6,棕白--7,棕—8
(3) T568A网线的标准:绿白--1,绿--2,橙白--3,蓝--4,
蓝白--5,橙--6,棕白--7,棕—
5、实验步骤
(1)选线
选取一根长约0.6米的5类双绞线
(2)剥线
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也可以使用专用的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
如下图所示:
(3)排线
按照EIA/TIA-568A 或EIA/TIA-568B标准将各个线排好
(4)剪线
左手握紧排好的线然后右手用剥线/压线钳将线尽量剪齐一点,线留在外面的距离不宜过长,一般在1.2厘米到1.4厘米之间,这样有利于打线。
(5)插线
把剪齐后的线弄整齐然后插入水晶头的后端
(6)压线
将水晶头放入剥线/压线钳与水晶头相对那个口中挤压
(7)做另一个头
重复以上5个步骤做好网线的另一头
(8)测试网线的连通性
将做好的网线的插入测线仪,打开开关如果两边8个指示灯都是同步亮的,则说明连通性良好,网线做成功了;如果那个等不亮则说明那根线出错了。
6、实验故障分析与排除
用测线仪测试过后发现指示灯不全亮则可能出现的问题是:①线序错了
②可能是线没有与水晶头后端接触
③在剥线过程中线被剥断了
7、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制作T568A和T568B两中类型的网线,同时也能熟练使用剥线/压线钳和测线仪。
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第一次做好后通过测试发现指示灯中3不亮,经检查线序是对的,但由于线剪的不是很齐,导致插线时3号线并没插到底与水晶头底端接触,所以不亮。
经过自己做网线,让我对网线、水晶头构造有了全面的了解,也使我认识到做什么事都有细心,耐心。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4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掌握RJ-45水晶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
RJ-45水晶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压线钳一把、测线仪一套。
三、实验内容:
1、直通线缆的制作
2、交叉线缆的制作
3、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
四、实验步骤:
双绞线连接线序 (1)T568A(EIA/TIA-568-A)标准
EIA/TIA-568-A简称T568A。
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绿白,绿,橙白,兰,兰白,橙,棕白,棕。
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
参见下表。
(2)T568B(EIA/TIA-568-B)标准
EIA/TIA-568-B简称T568B。
其双绞线的排列顺序为:橙白,橙,绿白,兰,兰白,绿,棕白,棕。
依次插入RJ45头的1~8号线槽中。
参见下表。
1、选线
也就是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至少0.6米,最多不超过100米。
2、剥线利用双绞线剥线/压线钳(或用专用剥线钳、剥线器及其他代用工具)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2-3厘米。
3、排线
按照EIA/TIA568A或EIA/TIA568B标准排列芯线。
4、剪线
在剪线过程中,需左手紧握已排好了的芯线,然后用剥线/压线钳剪齐芯线,芯线外留长度不宜过长,通常在1.2-1.4厘米之间。
5、插线插线就是把剪齐后的双绞线插入水晶头的`后端。
6、压线
压线也就是利用剥线/压线钳挤压水晶头。
7、做另一线头
重复2-6步骤做好另一个线头,在操作过程同样要认真、仔细。
8、网线的测试
将做好的双绞线两端的RJ-45头分别插入测试仪两端,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检测制作是
否正确。
如果测试仪的8个指示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循环呈现绿灯,则说明连线制作正确;如果8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呈现红灯,则说明双绞线线序出现问题;如果4个指示灯中有的呈现绿灯,有的不亮,则说明双绞线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掌握制作RJ-45头和信息模块的方法。
1、出现问题的地方
(1)剥线时将铜线剪断
(2)电缆没有整理整齐就插入接头,结果可能使某些铜线并未插入正确的插槽。
(3)电缆插入过短,导致铜线并未与铜片紧密接触。
2、故障排除测线器的指示灯不亮:查看测线器所使用电池,查看电缆是否断裂,或RJ45头制作不良。
插头接触不良:网卡、集线器、测线器的RJ45连接接口的8个接点对应,
有8个铜线,插入时铜线内缩。
插入次数多了以后,铜线的弹性降低。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制作T568A和T568B两中类型的网线,同时也能熟练使用剥线/压线钳和测线仪。
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已经找到原因并且解决额问题。
这个实验很有意义,它让我对网线、水晶头构造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让我增加了一门很实用的技能。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5
2.1 实验目的
1.认识RJ-45水晶头,学习掌握RJ45水晶的制作工艺及操作规程,培养熟练制作各种跳线的能力及对各种跳线的选择使用的能力;
2.学习了解测线器的各端口及指示灯的功能,培养正确使用测线器对UTP 双绞线跳线进行通断及线序测试的能力。
2.2 实验设备
5类UTP线缆;
8芯RJ-45水晶头;
剥线器;
压线钳;
测线器。
2.3 实验内容
1.介绍UPT线缆制作工具,剥线器、压线钳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568A/568B直通线、交叉线、控制线(反转线);
3. 使用测线器测试。
2.4 实验步骤
1. RJ45水晶头制作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僧,简称“SE”(Position,位置)。
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 8C ”(Contact,触点),因此业界对此有“ 8P8C ”的别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RJ45水晶头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序
号对于网络连线菲常重要,不能搞错。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
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
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和与568B。
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标准: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为了保持最佳的兼容性,普遍采用EIA/TIA568B来制作网线。
制作步骤如下:
(1) 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
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如图)
(2) 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右图所示。
(3) 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
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如图所示。
上:橙左:绿下:棕右:蓝
(4) 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放在靠外的位置,如图所示。
调整线序为: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5) 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
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 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如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
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如图所示)。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残。
(见标准EIA/TIA 568B) 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6) 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
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如图
(7)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如右图
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如图。
2. 直通线的制作:双绞线的两端都按照568B标准制作水晶头,操作步聚同1,直通线应用在两个异性设备端口的连接(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
3.
交叉线的制作:双绞线的一端按照568B标准制作水晶头,另一端按照568A标准制作,操作步聚同(1),交叉线应用在两个同性设备端口的连接(计算机——计算机、交换机——交换机)。
4.
控制线的制作:双绞线的一端按照568B标准制作水晶头(实际上可以任意排线序),另一端按完全相反线序排列,应用在路由器或交换机的console口与计算机的RS232串口的连接。
5. 测线器的使用及各种线缆的通断和线序测试。
测线器的端口:BNC口,RJ-11口,RJ-45口
测线器的指示灯:通则主端和远端对应指示灯都亮,在测直通线时,指示灯应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如有不亮,则不通,如果远端灯亮顺序不对,则说明线序不对。
在测交叉线时,主端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远端则按3-6-1-4-5-3-7-8的顺序闪亮。
如有灯不亮则不通,如灯亮顺序不对,则有线序不对。
测控制线时,主端按1—8,远端按8—1依次闪亮,否则说明线序不对,
如有不亮,则不通。
2.5 实验要求
1. 了解UPT线缆制作工具,剥线器、压线钳的使用方法;
2. 能够制作568A/568B直通线、交叉线等;
3. 测试出现问题时,能独立排除故障。
4. 在实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工具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直通线、交叉线等的总结
(2)写出自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实验的心得体会和认知。
网线制作的实验心得
【以下为推荐内容,可自行删改!】
【推荐一:《压力传感器实验心得5篇》】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压力传感器实验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压力传感器实验心得1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学实践工作总结
本学期,担任《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学实验,在全体同学的大力配合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
现将此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实验计划的制定
为更好的完成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实践环节学到更多的东西,在学期初我就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安排,并与实验室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沟通,充分做好教学实践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每讲授一段内容,就组织同学们做一次实验,让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及时的得到验证和应用,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鼓励同学们利用课
余时间多到实验室做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验过程的安排
(1)每次实验前,提前下达实验任务,让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由班长做好分组工作,每组指定一名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组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进实验室时,讲清实验室纪律,不得随意摆弄实验用品,要严格遵守实验章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实验。
(3)实验过程中,认真抓好学生的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杜绝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
视及时发现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与指导或启发。
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实验完毕,及时清查实验物品,并督促学生摆放好实验物品,做到物归原位。
另外,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派代表做出总结,谈谈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说明做出了怎样的处理,有哪些收获。
小组成员之间先进行互评,然后由教师作出补充,并适当给与鼓励。
同时督促同学课下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4、反思改进在每次实验完毕后,我都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进行反思,同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在下次实践课中加以改进。
总之,这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总的来说基本上能够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但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的改进不足的地方,争取把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压力传感器实验心得2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
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
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
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体会
这次的实验一共做了三个,包括: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
各有特点。
通过这次实验,我大开眼界,因为这次实验特别是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
析和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需要用软件编程,并且用电脑显示输出。
可以说是半自动化。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受易非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
虽然做实验时,指导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和怎样记录数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在这次实验中,我学到很多东西,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并且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能力。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
例如:数据处理时,遇到要进行数据获取,这就要求懂得labview软件一些基本操作;还有画图时,也要用软件画图,这也要求懂得excel软件的插入图表命令。
并且在做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实验,获取数据时,注意读取波形要改变采样频率,等等。
当然不只学到了这些,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动手这次实验,使测试技术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了我对测试技术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
不过这次实验虽好,但是我认为它安排的时间不是很好,还有测试技术考试时间,因为这些时间安排与我们的课程设计时间有冲突,使我不能专心于任一项,结果不能保证每一个项目质量,所以如果有什么出错请指出!
实验体会与感想
经过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我个人得到了不少的收获,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现在我总结了以下的体会和经验。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
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
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
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