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讲话九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三月风成熟了炎黄拓荒的后裔,五月雨诞生了华夏腾飞的希翼,七月火点燃了人类的憧憬,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中国如苏醒的雄狮,睿智,优雅,雄壮,在广袤的大地上演绎着复兴的神话。
清朝,中国就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荼毒,旧中国的历史更是命运多舛的中国人民的血泪史。
我们不会忘记虎门销烟的烈焰,不会忘记火烧圆明园的灰烬,不会忘记甲午海战后北洋舰队的沉灭,更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后30万同胞的累累白骨。
如今,面对历史博物馆内的遗迹,我们惊叹前人的智慧.更心痛众多旷世奇珍的毁灭,属于我们的金银、玉器、珐琅、珠宝,今天却依然屈辱地躺在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内,而残暴屠戮过我们的民族,却至今都跋扈地拒绝承认历史,这是多么巨大的讽刺呀!
但我们应该庆幸的是,灾难并没有压垮我们的民族,从南湖洪船的起航,到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从天安门城楼前的庄严宣告到南巡讲话的改革春天,经历八十多年的风雨,
中国站起来了。
此后的时光,如风驰电掣般过去了,但岁月的沧桑还是镌刻在这个古老的国度上,那些销烟弥漫过的遗迹更成了历史的见证人,它们时刻提醒着“勿忘历史”,而祭奠那段历史更需要我们“振兴中华”,创建一个强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
无可奈何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巅,要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基础。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溯源历史的长河:甲骨文留有你的印迹,旧石器迸发出,现代文明的光辉,四大发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改革开放让曾经荒芜和冷寂的中国浑然成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天堂,西部大开发更是撩起了无数心灵对苍茫西部满怀激情和无限向往。
中国恰似春潮漫过的大地一样生机盎然。
希望在前、机遇在前,我们年轻的祖国用激情和活力支持着追求的脚步不断前进。
我们相信,在崛起的地平线上,中国人民必将用不屈的双手托起一轮绚烂的太阳。
前人已矣,逝者如斯。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美好前程需要通过知识的武装来开创。
窗明几净、书声朗朗,今天我们在校园里健康成长,明天必将成为国家栋梁。
谱一曲新词,念一段往事,让我们铭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昨天是九月十八日,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九一八”。
它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乡亲成了亡国奴。
六十六年前,我们以博大的胸怀宽容了已经被送上军事法庭的许多日本战犯,因为我们希望和我们的邻邦和睦相处。
然而直到今天,我们的美好愿望仍没有能够完全实现,我们依旧可以感觉到萦绕在日本上空还尚未散去的军国主义的阴魂。
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将“九一八事变”轻描淡写地称为“只不过是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并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美化成“进入”;将“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南
京事变”,是中国人的捏造;将实施奴化教育和疯狂掠夺资源的行为说成是“促进中国发展”。
日本历任首相也曾多次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为超级战犯的亡灵招魂。
由此可见,日本的右翼分子,永远也不会放弃他们的野心。
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
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纪念“九一八”,就是不要忘记那些发动战争的恶魔,不要忘记那些为民族牺牲的先烈,更不要忘记我们肩上的责任。
同学们,我们不要做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混日子的人。
我们应该深深明白,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
而是居安思危,把我们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强盛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
因为只有国力不断增强,才能换来国家的安全和永恒的和平。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就从此刻,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份责任,立足当下,拼搏未来。
也为“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
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无比沉重,因为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一段我们不能也不应忘却的历史——九一八事变,一个让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日子。
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九·一八”,勿忘国耻,共筑辉煌》。
1931年9月18日,那是一个阴霾笼罩的夜晚,日本关东军以极其卑劣的手段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铁路,并以此为借口,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即九一八事变。
这一夜,沈阳城火光冲天,枪声四起,东北三省迅速沦陷,3000多万同胞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挣扎,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自由,更失去了尊严。
这不仅是东北的灾难,更是全中华民族的耻辱和伤痛。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动的开始,它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这场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抗争精神。
从东北抗联的英勇抵抗,到淞沪会战的悲壮惨烈,从平型关大捷的捷报频传,到台儿庄战役的辉煌胜利,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但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屈服!
如今,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抗日战争也取得
了伟大胜利。
但历史的伤痕依然清晰可见,那段血与火的记忆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我们纪念九一八,不仅仅是为了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九一八这个屈辱的日子,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耳畔。
让我们携手并进,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共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去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明天是9月3日,是抗战胜利79周年纪念日,就在93年前的9月
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4 个多月的时间,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128万平方公里的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这一战,就是14年。
在这14年间,我们已无从得知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叹。
不止是“南京大屠杀”,不止是“平顶山惨案”,也不止是“旅顺大屠杀”,更不知多少土地浸透过亲人的鲜血,有多少地方我同胞的白骨层层堆叠。
每当这个时候,曾经沦陷的沈阳城内汽笛长鸣,警钟长响。
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铺就了我民族复兴之路。
那是一场惨烈的、悲壮的战争,国难当头,全民奋起,中国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天南海北,第一次进行了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
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华民族觉醒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誓死抗争,直至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14年间,战争夺走了我中华35000鲜活的生命,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这是怎样的悲哀、何等的悲壮啊!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九一八”不能忘!我们纪念抗战的胜利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
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要继承中华民族敢于担负责任的勇气,更是为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让我们不要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人。
我们要深深地明白:真正的爱国行动不是单纯的耻辱记忆,也不是简单的纪念仪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要居安思危,把我们浓浓的爱国热情融入到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强盛民族的实际行动中去,因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安全与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够避免“九一八”那样的历史重演。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中国人受到的战争迫害最为严重,我们用最大的胸襟去包容历史,但并不等于我们忘记历史。
同学们,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不要认为只有生在乱世才能为国分忧。
现在的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脚下的土地。
同学们,行动起来,竭尽全力,发奋读书,学会做人,立志成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梁启超曾说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让我们行动起来!
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悠悠岁月,风雨峥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彻底爆发,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在这十四年间,大片国土沦陷,3500万同胞伤亡。
“九一八”是国耻日,也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更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觉醒日!
面对着侵略者的枪炮,我们的先烈们,进行了英勇的抗战,这一战,就是14年。
每年在这个时候,曾经沦陷的沈阳城内都将汽笛长鸣,警钟长响。
然而这种纪念,绝不仅仅是为了重温七十几年前抗战胜利的喜悦和欢欣。
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付出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代价,用3500万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大国的尊严,铺就了民族复兴之路。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民族牺牲的人们。
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抛弃家庭、走上战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
他们是最光荣、最伟大的。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更是要让我们不要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做胸怀大志、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好少年,为这个民族的将来作着重要的准备。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请记住“九一八”国难节。
今天凌厉的防空警报再次拉响,硝烟已散去,警钟仍长鸣,历史与责任应当永远被铭记,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所学告慰革命先烈,用所行壮我国威。
愿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前行之路,让我们一起用梁启超的话来鞭策自己,让我们为中华之腾飞而不断努力。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
火车,他的眼眸一直包含着未干的血泪!
93年前的今天,是国难降临的日子,是噩梦开始的日子,是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沈阳东北大营,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大规模武装进攻,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一夜间,东北三省大好河山风云失色,沦于敌手,点燃了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火,我们已无从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叹。
不止是“旅顺大屠杀”,不止是“平顶山惨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杀”……不知还有多少个万人坑堆叠着同胞的白骨,不知还有多少土地浸透过亲人的鲜血。
历经磨难,饱受凌辱,当时的我们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被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它的根,它的魂,它的尊严——都在血光中饱受摧残。
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十几亿中国人喘不过气,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灌注了像铅一样沉重的忧愁和哀伤。
岁月流逝,有人选择了遗忘,遗忘?不!硝烟散去而警钟长鸣!时间可以远去,历史不容篡改!那些血和泪,浸透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那些血肉之躯,铺成了我们脚下的华夏大地!
“勿忘国耻”,这应该是防空警报响起印在所有人心中的四个字,“九一八”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的觉醒日!在抵御外侮的烽火中,中华民族完成了凤凰涅槃的重生,铸
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以三千五百多万军民的鲜血为代价,终于迎来了反法西斯胜利的曙光!
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前进的路。
当今的中国在时刻警醒中不断进步,不断强大——政治上,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亚洲投行,由中国主导,打破日本美国控制的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基建方面的垄断。
经济上,建成了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外汇储备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军事上,自造航母,百年梦想终成现实。
建造四代重歼,我国是世界第二个能造四代重型歼击机的国家。
科技方面,中国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三连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不忘国耻而崛起的表现啊!
列宁曾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作为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们不是要选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肩负着传承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任。
我们学习不单是为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而学,我们的梦想也不单是自己个人的梦想,中国梦是什么?它其实就是我们的梦,必须紧紧依靠着我们才能实现!
战火的硝烟与和平的钟声穿越漫漫时空,战争的苦难与胜利的光荣值得永远铭记!让我们在这个日子一同觉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城市,建立起祖国愈加辉
煌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攻占了沈阳城,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三千万同胞处在深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不能忘记的国耻。
老师们,同学们,今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整整过去93周年了。
为什么今天还要重温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呢?因为忘记历史就以为着背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国人就逐渐认识到一个血的教训,那就是“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年年纪念“九一八”,就是要时刻提醒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日本是我国重要的邻邦,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交往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多数时期,两国人民和米相处,与亚洲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
虽
然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中国政府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中日木林友好关系当做长期国策,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幽灵不死,屡屡上演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一些历史丑剧。
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其他亚洲人民的感情。
同学们、老师们,我们今天肃立在国旗下,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一起纪念“九一八事变”93周年,并非宣扬民族仇恨,而是要永远记住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挨打的惨痛历史教训;永远铭记先烈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抛头颅洒热血、救亡图存、义无反顾的铮铮铁骨;永远牢记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把深深的爱国之情、强烈的民族之恨,化作立志奋发、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让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信念永远指引着我们,让先辈们用热血和信念点燃的民族复兴之火,永远照亮我们!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九一
八”,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九月份的节日很多,有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和中秋节,其实还有一个更为特别的日子更应该让我们记住,那就是九一八事变。
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被过往民族间的仇恨所蒙蔽双眼,而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我们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敢于担负责任的勇气,是为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同学们,我们已经开启了第二周的学习生活,这周是我和江秋静老师值周,从上周的学习生活情况来看,给大家提两点小建议:
第一、希望你们在中午就餐时,保持就餐安静,维持就餐秩序,上周食物浪费比较严重,我们从小就诵读的“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所以吃多少,盛多少,坚决不浪费一粒米,光盘行动从你我做起!
第二、学校操场下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斜坡,不要在上面追赶打闹,要多注意自己的脚下,不然很容易摔伤。
天气炎热,不要下河游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同学们,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身处险境当中。
同学们,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新的一周里愿你们所向披靡,不断进步,谢谢大家!
纪念“九一八事变”国旗下的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一寸山河一寸血。
93年前,中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93年后,中国山河壮丽,国泰民安。
今天,全国人民迎来一个重要纪念日——“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
2017年年初,教育部修改全国大中小学历史教材,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的14年。
这些数字,我们不能忘记——抗战14年,中国人民用巨大牺牲换回正义。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87.9
万余人,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这些先辈,我们不能忘记——抗战14年,中华民族炼就出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
你们还记得那些英勇的抗日小英雄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誓死不暴露八路军物资隐藏地点的儿童团长王仆,为保护乡亲而倒在鬼子屠刀下的李爱民,巧妙把敌人带入八路军包围圈的王二小……他们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无惧生死,敢于牺牲,和父辈们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和年少的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用草根、树皮和棉絮果腹,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直至最后英勇牺牲。
面对敌人步步紧逼英勇阻击,毁掉枪支,纵身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出路,他们无所畏惧、宁死不屈。
一代名将张自忠,在宜枣会战中身中数枪,仍卧地浴血督战,在49岁的年纪,壮烈殉国。
留下如此豪言壮语:“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
有的人早已远去,有的人渐入风烛残年。
当年浴血沙场的战士,如今在世的已不足万人。
“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他们是战斗者,也是见证者。
致敬他们,便是尊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