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度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0分)
1.吉他是一种弦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
色 D. 频率
2.下列数据中,符合事实的是()
A. 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400kg
B. 中学生的质量为15kg
C. 空气的密度为
1.29g/cm3 D. 二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g
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
融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
霜 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4.下列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 六月份泰州的平均气温约为50℃
B. 一枚1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大约6g
C.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
D. 家用寒暑表的量程约为-50℃——60℃
5.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雕像的影子--光的折射桥的倒影--光的反射露珠--汽化雾凇--凝固
6.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36cm
B. 2.357cm
C. 2.35cm
D. 2.4cm
7.根据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C. 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 相等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8.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4:1
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9.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下左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
杆可以改变的是()
A. 增大像距
B. 增大像的大
小 C. 减小物
距 D. 增大取景范围
10.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上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0﹣t1做加速直线运
动
B. 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
长 D. 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 ;紫外线灭菌灯和型超声波检测仪是医院中常用设备,若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_v2( / /=);对于①验钞机、
②电视机遥控器、③声呐探测鱼群④预报台风地震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填序号).
12.小军在马路边的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5的甲、乙所示,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向________(左、右)运动的,自行车向________(左、右)运动,小军听到卡车的汽笛声是靠________传入人耳的。
13.有些森林火灾是由乱扔的塑料瓶进入雨水后引起,此时它们相当于________镜,火灾滚滚浓烟
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14.在光的世界里有很多美妙、神奇的现象,如图所示这些现象中看到的像是虚像的有________;看到的像是实像的有________(填图下的字母即可)。
A. B. C.
15.放在冰柜里的玻璃瓶装汽水,结冰后会把玻璃瓶胀破,这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________,体积
________的缘故,在此过程中水的质量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甲的质量为0.04kg,另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乙的长度与甲的长度相等,铜丝乙的直径是甲的2倍,则铜丝乙的质量是________。
三、计算题(17题14分;18题5分;共19分)
17.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南昌西站,然后乘高铁去上海游玩迪士尼乐园.9:35 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图乙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18.铜的密度为8.9×103kg/m3,一个实心铜块的质量为3.56kg。
(ρ水=1.0×103kg/m3)
求:铜块的体积。
四、作图题(每个4分;共12分)
19.在如下左图所示中,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光线,完成光路图。
20.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上中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1.从空气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上右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3分)
22.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处静止开始下滑动,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
度。
(1)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__;还需要的测量工
具是________。
(2)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__cm,猜想AC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时间t AB=1.8s,t 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 BC=__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
________。
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1kg,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当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仔细观察发现烧杯内的水开始减少,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假设在水沸腾前烧杯内水的质量保持不变。
水温从70℃上升到90℃的过程中,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________o
(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_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________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________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
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⑴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
⑵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⑶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简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实验评估】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_ _(选填“偏大”或“偏小”)。
26.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提供给餐馆使用,假冒色拉油,严重伤害市民身体健康。
小明学了密度知识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
他查得拢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0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6g/cm3之间。
然后。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鉴别: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B.取适盘样品油倒人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1,如图乙所示,则m1=________g;C.然后,将烧杯中部分样品油倒人量筒中,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2=25g.则量筒中样品油的质量表达式为m1﹣m2;
D.如图丙所示,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利用实廊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ρ=________kg/m3;
F.根据测算出的密度,小明通过比对,该样品油________地沟油(选填“是”或“不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D
3.A
4. B
5. B
6.A
7. C
8. C
9. D 10. D
二、填空题
11.3×108;;① 12.左;右;空气 13. 凸透;不是 14. A;C 15. 变小;变大;不变
16. 0.16kg
三、计算题
17. (1)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可得,驾车到南昌西站所用的最少时间:
ℎ,他们9:35开车出发,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10:05,由于到站时火车ℎ
G1386正好出发,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348车次;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348到达上海所用时间t′=13:41−10:26=3h15min=3.25h,总路程
=780km3.25h=240km/h.
s′=780km,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
18.解:由ρ= 可得,铜块的体积:
= =4×10﹣4m3;
V= 铜
铜
四、作图题
19. 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 21. 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
22. (1);秒表(2)40.0;小于;50.0(3)偏小
23. (1)不变(2)8.4×103
24. (1)凸透镜(2)缩小;实;照相机(3)向上;大于
25. 49;31;30;1.03;偏大
26. 左;63;0.95×103;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