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第一部分
一、选择题
1、直到近代,临沂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其主要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熏陶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宗法传统的影响
2、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3、“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
这一机构是
A.汉代“中朝” B.宋代中书门下 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
4、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人世和社会责任担当之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 法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6、汉武帝推行的文教政策主要有:设立五经博士,罢诸子博土;办太学,一律由五经博土教授太学生员,经学为太学的教学内容;树立重师法和家法太学的教学风气,士子学完五经考试合格后任官。
这些政策的主要影响是
A.完全改变了血缘政治的陈规 B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
C.极大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D促进了儒学在各郡县的勃兴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8、在古希腊,人们试图通过哲学、历史、艺术、音乐教育来体现对人的关怀。
他们认为,教育是可以塑造人性的。
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节奏与和谐进入了人的灵魂深处,它们同灵魂融为一体,赋予人以美德,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
”这说明,在古希腊
A.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的作用
B.教育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知识即美德是社会的共识
D.教育深受宗教观念的影响
9、但丁的《神曲》认为:“爱”是统摄宇宙的动力,也是组成世界的经纬。
在诗篇的结尾,他庄严地写道:“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被爱合订为一册”,全诗以“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结束,《神曲》对“爱”的礼赞,本质上反映出但丁
A.批判罗马教会的禁欲主义
B.号召向封建统洽者宣战
C.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情感
D.歌咏资产阶级人文精神
10、有学者指出:18世纪启蒙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亚当·斯密和康德等,他们相互之间争论不休,互相攻击,但是“他们是一家人,随时可以团结起来,支持他们共同的事业。
”“他们共同的事业”应是
A.探寻建立理性社会的途径
B.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C.倡导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D.废除罗马教皇的天主教会
11、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
”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对应最准确的是
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冲叭和团体的权利
D.个人主义碑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12、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
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
所以大法
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
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C.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13、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
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英国立法完善王位继承制
B.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D.议会作为权力中心的地位得以确立
14、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等等。
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C.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D.与希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15、“拿破仑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倘若接受了这项发明,他或许已战胜了英国。
”“……至少,法国土兵已站在英国海滩上了。
”这项发明应是指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富尔顿的汽船
C.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
D.诺贝尔的炸药
16、明清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因不满包办婚姻而弃家出走。
它们共同说明明清时期出现了
A.极度的拜金思想
B.奋发向上的精神
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17、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18、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
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
”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19、下图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2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B.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C.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D.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21、“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新的理论”的内容不包括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一国两制”构想
D.计划经济模式
22、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23、《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被称为新中国最早的科技发展宏伟蓝图。
这一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共57项和616个中心课题。
其中12项重点项目包含有当时世界前沿科技课题、关系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
以下新中国的科技成果属于这一规划内容的是
A.银河一1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B.导弹和原子弹研制成功
C.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4、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作者是
A.“猫王” B.柴可夫斯基 C.德彪西 D.勋伯格
25、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主要说明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部分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
随着懦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
到宋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統思想,理学家认为孝道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伦理属性,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一性、绝对性、约束性进一步增强,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化、愚昧化。
材料二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明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
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綽,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
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
——李翔《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化”在近代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
(8分)
27、历史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
问题一:民主启蒙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二:民观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
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
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
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
”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
”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
问题三: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
(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原因(6分)
28、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审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
雅典公民大会大约每隔十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
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
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四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规
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国家。
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分)。
材料四中的“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如将伯利克里执政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6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D B D C A 6—10:C C B D A
11—15:A B B C B 16—20:D B B C D
21—25:D A B B B
二、材料题
26题(14分)答案:(1)在汉代孝是封建统治的核心,是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孝治思想走向理论化、系统化。
在宋元明清,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化、愚昧化。
(6分)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对封建孝文化的批判;政治运动如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剧,如抗日战争的影响。
(8分,答出四点即可)
27题答案.(18分)
(1)相同: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
(2分)
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
(2分) (2)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传统政治文化体制日益解体(4分,任答2点即可)
影响:有利于民族觉醒,激发国人的责任心和爱国热情;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4分,任答2点即可)
(3)原因: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私有经济的发展;高考制度恢复,高等教育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6分)(任三点给6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8题答案(18分)
(1)相同点: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2分)不同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
西方的三权立足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分)(2)存在的问题: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2分)
(3)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2分)
分别是指:民主共和制,总统制。
(2分)
不同:雅典,性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范围:少数人;方式:直接民主。
美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范围:多数公民(普遍性);方式:间接民主。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