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达佳观后感]少年达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达佳观后感]少年达佳
少年达佳篇1:观少年达佳有感
一个不到15岁的女孩在学习之余已有近8年义工经历,累计为慈善公益捐赠款物26万元,她快乐学习、快乐义工,不做学习和考试的“机器”,更乐于在阳光下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奔跑,在感恩中快乐成长.她的父母又如何与女儿交朋友,走进青春少年期孩子的心灵。
这便是《少年达佳》带给我们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的启示。
观少年达佳有感_第1篇
爱;是一把金钥匙,帮你开通爱的大门;爱;是一把火,给予你温暖的怀抱;爱;更是一个百宝箱,能给别人需要的东西。
在“2008年长沙市慈善新春颁奖议会”上,一位13岁的女孩,竟当选上了"十大慈善人物" 这个女孩叫王达佳,是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渺一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初二的学生。
2009年2月21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见到13岁的王达佳,笑着拍他的肩膀说:“你就是王达佳啊!我是你的超级粉丝, 因为你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天使。
”
是的,在哪些接受过她帮助的人眼里,达佳就是天使。
读完了以后,我才知道,达佳是从3岁开始帮助别人,给予别
人,3岁时她让失去父母的孩子不难过,慷慨的把自己刚买的裙子和玩具送给小朋友,4岁时,她求妈妈帮助一个没钱看病的大学生,5岁......6岁......7岁......8岁......。
从3岁到13岁,她每年都帮助别人。
想想我们大家,能有几个这样的人?
我们都要学会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啦自己也快乐啦!
观少年达佳有感_第2篇
系慈善
少年达佳篇2:诚信作文素材大全
素材一:
见海尔企业的成就,很难会想到这个家喻户晓的企业,是由一个濒临近破产的小厂成就的,那么又是什么使它走向财富?“不是别的,是诚信创写的历史佳纪”。
厂长张瑞敏自豪的讲到,“记得那时的工程濒临倒闭,而且在用户反应我们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我毫无顾虑地当着全厂职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砸毁!其实我也知道,这是“海尔”最后的挣扎,前进是成功,后退是倒闭,但我有勇气的是与诚信并肩闯困难!”如今,“海尔”成为了我国唯一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强品牌,这便是一个诚信取富的范例。
素材二: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
绅士回答说。
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
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
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素材三: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
后来,
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
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
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
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
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素材四: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
他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结交朋友,很讲义气和信用,凡事答应过人,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到。
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质使他在同辈的朋友中赢得了声誉。
后来他的名声更加远扬,连北方的许多游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为政应取信于民(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
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
商鞅终于说服了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了新的政令。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
北门的,给予10金。
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去移动这块木头的。
然后,
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者给予50金。
有个大胆的终于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50金,以表明诚信不欺。
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诚信的本质是不违心(季札挂剑墓树)
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
公元前544年间,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
他首先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身上佩戴的宝剑,却说不出口。
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再送给徐君。
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再途经徐国回国时,徐君已经死了。
季札子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送给徐君,便解下身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季札子对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的许诺赠剑的事,也毫不马虎,不做违背己心的事,可见他守信的思想境界更纯更高!
失去诚信甚至可以导致亡国(幽王失信亡国)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国王。
有一年,褒国为了讨好周幽王,把美女褒姒送给幽王,周幽王十分喜欢褒姒。
不久,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伯服。
周幽王便废了申后和太子宜,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
褒姒虽然深得周幽王的宠爱,又贵为皇后,但却从
来没见她笑过。
周幽王千方百计引她笑,但都徒劳。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竟想出个举烽火的办法来。
烽火是当时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在边界设的,相当于现在的报警设备。
如果敌人在夜里入侵,则在烽火台点燃柴禾;如果敌人在白天来犯,则点燃干狼粪放烟,而且是一处接一处,一直点燃到远方。
诸侯看见烟火,就会立即赶来救援。
这天,周幽王带着褒姒到骊山去玩,下令点起烽火。
各路诸侯看到烟火,立即率兵匆忙赶来。
褒姒看见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乐得开口笑了。
褒姒笑了,诸侯们白白跑了一趟,怏怏而返。
幽王为了欣赏褒姒笑的媚态,屡次点起烽火,诸侯屡次上当,就不再来了。
这时,敌人真的入侵了,这是申后的父亲申侯恨幽王废皇后和太子,便发动缯国和西夷犬戎起兵攻打幽王,幽王势孤力单,无兵救援,被杀于骊山下,西周从此灭亡了。
守信是一种承诺(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
无奈,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成画作。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画案,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肃立将画烧毁。
事后,李苦禅还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故事二;
十七世纪的德国军队里面有一个王子对他的下属亲同手足,受到士兵和各级军官的深深爱戴。
一次攻打某国家失败而归的路上,正值冬天的深夜。
严寒、饥饿折磨着他以及一些部下,在极度寒冷和饥肠辘辘的状态下,王子慢慢的进入梦乡、、、、、、。
睡梦中王子梦见阳光格外的灿烂与温暖,他醒来了,发现自己身上被许多件大衣覆盖,生命得以延续。
四周再看,他的部下把大衣都覆盖在王子的身上,早已经全部冻死了。
关于诚信的成语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
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
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
”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
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
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
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
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守信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这住格。
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用极其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
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
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看似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在践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
会有意想到的阻力压来,因而守信者就更令人尊敬。
楚汉时期的季布,重诺言,守信义,时人便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言。
守信,在人们的心目中,比金钱要重要得多。
有信,则朋友如织;无信,则孤家寡人。
在有信无信之间,人的品位了然而现。
人之所助者,信也。
__《周易》民无信不立。
__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__墨子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__《礼记》马先驯而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__《淮南子》
祸莫大于无信。
__傅玄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__《资治通鉴》
忠者不饰行以徼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__王安石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__吕坤大海是冬季的礼拜堂,背信是地狱的礼拜堂。
__雨果
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
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__池田大作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
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__池田大作
人背信则名不达。
__刘向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__杨泉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__葛洪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__程颐
可信的人们一句话,比不可信的人们的千言万语更有力。
__武者小路实笃
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是战国时魏国国君,有一次,他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定打猎。
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
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儿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好打猎,现在虽然非常快乐,但怎幺
能不为了约定而会面呢?"于是冒雨前往,自己亲自向掌管山泽的官宣布取消打猎。
晋文公言而有信
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4年),晋国攻打一小国原国。
晋文公命令部队携带三天粮食,说三天打不下来就撤军。
到第三天,原国还是没投降,晋文公不顾这种情况,还是下令撤退。
这时,晋文公派往原国的间谍回来报告,说原国正在准备投降。
于是,军队统帅请求,等原国投降后再撤。
但晋文公说:"信用,是立国的根本,百姓靠它来生存。
如果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百姓失去了依靠,那我们会得不偿失的。
"于是,晋军就按晋文公命令搞通退了30里,而原国也随之投降了。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