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的南亚特使外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12月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巴基斯坦访问2008月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巴基斯坦访问2008年12月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巴基斯坦斡旋孟买恐怖袭击案后印巴紧张关系2009月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印度斡旋孟买恐怖袭击案后印巴紧张关系2009月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尼泊尔访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斯里兰卡出席拉贾帕克萨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2010在礼仪性特使外交继续发挥维护中国与南亚国家友好关系作用的同时政治性特使外交作用也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交活动的总称 , 是指一国政府 以国家元首或政 ③ 府首脑的名义 ,派 出负有专 门使命 的官方代表 , 为执行某些特定的、临时的外交使命或任务而进 行的高层次之间的外交活动 的统称。 特使 ,亦 ④
外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外交实践 中。在中 国的南亚外交 中,特使外交开始扮演 日益重要的 角色。新世纪 中国的南 亚特使外交无论是在 内容 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性 ,深 刻反映了中国在变动 国际体系 中的地位 和作用 , 充分展示 了中国外交新 的理念和战略,客观表明 了中国南亚外交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因此 ,特使
整 ,其立足 点逐步从 双边层 面向区域 多边层 面扩展 。
[ 关键词]中国外交;南亚;特使 [ 中图分类号]D 2.5[ 8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10 21)O 一oO 一O 04 58(0 1 1 o6 5
进入新世纪 以来 ,作为常驻大使外交和国家 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外交的一种补充形式 ,特使
中外历史之中。如在古希腊就有 “ 客卿谈判”之 说 ,而在中国春秋战略时期 , “ 聘问”盛行于各 国之 间 。 ② 所谓特使外交一般可理解为 由特使从事的外
以下分类 :首先,依据内容和性质 ,可以分为礼 仪性特使外交和政治性特使外交 。前者除参加庆 典等仪式外 ,还包括致歉修好等 。后者一般涉及 双边或多边的突发性事件 、地区热点或全球重大 事件 ,其具 体 内容包 括军事 、政治、经济 、文
●
・ 。 6
新 世 纪 中 国的 南 亚特 使 外 交
化 、安 全和人 权等 领域 。 其 次 ,依 据 特使 设 置 ①
统提 供一 些更 具参考价 值 的意见 。因此 ,加 强长
的时间长短 ,一般有临时特使 和常设使命两种 。 临时特 使多是 礼仪性 的 ;常设特使 则是 为处理 短 期 内无法 解决 的复杂 问题而设 立 的 。第三 ,依据 活 动 的空间 范 围 ,可 以分 为 双 边关 系 特使 外 交 、 周边问题特使外交和全球问题特使外交。伴随全 球 化 的深 入发展 ,国家 之 间的相互依 赖和全 球性 问题的出现为特使外交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 了条件 。 14 6 8年 1 O月 , 《 斯 特伐 利 亚 条 约 》的 签 威 订被视 为 以国家 主权 为核 心 内容 的近代 外交制度 开端 的重要标 志 ,由此 特使外交 也经 由传统 的王 朝国家关系向现代的国际关系的历史转变。 O ②2 世纪 6 年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快速扩展 以多种形 0 式 对外交 方式 产生 了影 响 。 最重 要 的影 响 可能 ③
外交是分析新世纪中国南亚外交新的切入点 。
一
称特别使节或临时使节 ,一般是指担负特殊外交 使命 的临时代表 ,由一 国政府以国家元首或政府 首脑的名义派 出,在履行任务 时享有外交特权 , 完成所担负的任务,使命 即告结束,也不再享有
外交特权 。由特别使节所率领的外交使团,称为
、
特使外 交的概念
特别使团或临时使 团。根据 《 联合国特别使 团公 约》所作 的规定 ,特别使 团是派遣 国为与接受国 交涉特定 问题 ,或者在接受 国国 内完成特 定任
务 ,经接受国同意而派遣 的代表 ,是派遣国所指 派的临时使团。 ⑤ 为便于认识和分析特使外交 ,可以对其进行
特使外交有着久远 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 。正 如美国学者汤姆 ・ 法莱 尔所说 : “ 每一 种外交制 度都能在古代找到雏形 。① 特使外交也 被认为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外交方式之一 ,很早就出现在
* 本文是 21 年 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 00 中印关系现状 、发展趋 势及对 策研究 ” ( 准 号 1B ]1) 的一项 批 0G 04 阶段性研 究成果 。 * 复旦 大学 国际关系 与公共 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 海国际问题研究 院南亚研究 中心助理研 究员。 * ① 转引 自李志永 :“ 特使外交与大 国责任 ” 领导科学 》 08 ,《 ,20 年第 8 ,第 5 页。 期 4 ② 金 正昆 ;《 现代 外交 学概论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19 年 ,第 1—1 页 。 , 99 2 3 ③ 龙向阳:“ 冷战后的美国特使外交” 《 , 国际论坛》 02 ,20 年第 4 , 6 页。 期 第 7 ④ 李志斐 :“ 冷战后的中国特使外交” 《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 年第 3 , 4 页。 , 08 期 第 2 ⑤ 王铁 堂等编 :《 国际法资料选编 》 北京 :法律 出版社 ,18 年 , 66 。 , 96 第 8页
来 自国家元首 或政府首 脑个人 外交 的增加 ,其 中
驻外交官的传统优势和国家或政府首脑特使的灵 活优 势 ,将 是 未来一 国外交 发展 的重要 方 向 。
二 、 中 国的 特 使 外 交
特使外交在中国历史上由来 已久。美国学者
埃 尔 默 ・ 利 希 科 在其 《 脑 外 交 》一 书 中 指 普 首 出 ,根 据最初 有文 字记载 的历史 可 以得 知 ,早在
2 1 年第 1 01 期
No 1 2 1 . 0 1
南亚研究季刊
S u hAs lS u i Ql ot i I td ̄ a l a
总第 1 4 4 期
S m No 1 4 u .4
新世 纪 中 国 的 南 亚 特 使 外 交
王伟 华
[ 内容提要 ]进入 新世 纪以来 ,作为常驻大使外 交和 国家元首或政 府首脑直接外交的一种补充形式 ,特
使外交越 来越 多地 出现在 中国的外交 实践 中。在 中国的南亚 外交 中,特使 外 交开始扮 演 日益 重要 的角 色。 这深刻反 映 了中国在 变动 国际体 系 中的地位 和作用 ,充分展 示 了 中国外 交新 的理念和战略 ,客观表 明了 中
国南亚外交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借助特使这一灵 活的外 交形式 ,中国的南亚外 交政 策正在经历 着温和的调
交活动的总称 , 是指一国政府 以国家元首或政 ③ 府首脑的名义 ,派 出负有专 门使命 的官方代表 , 为执行某些特定的、临时的外交使命或任务而进 行的高层次之间的外交活动 的统称。 特使 ,亦 ④
外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外交实践 中。在中 国的南亚外交 中,特使外交开始扮演 日益重要的 角色。新世纪 中国的南 亚特使外交无论是在 内容 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性 ,深 刻反映了中国在变动 国际体系 中的地位 和作用 , 充分展示 了中国外交新 的理念和战略,客观表明 了中国南亚外交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因此 ,特使
整 ,其立足 点逐步从 双边层 面向区域 多边层 面扩展 。
[ 关键词]中国外交;南亚;特使 [ 中图分类号]D 2.5[ 8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10 21)O 一oO 一O 04 58(0 1 1 o6 5
进入新世纪 以来 ,作为常驻大使外交和国家 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外交的一种补充形式 ,特使
中外历史之中。如在古希腊就有 “ 客卿谈判”之 说 ,而在中国春秋战略时期 , “ 聘问”盛行于各 国之 间 。 ② 所谓特使外交一般可理解为 由特使从事的外
以下分类 :首先,依据内容和性质 ,可以分为礼 仪性特使外交和政治性特使外交 。前者除参加庆 典等仪式外 ,还包括致歉修好等 。后者一般涉及 双边或多边的突发性事件 、地区热点或全球重大 事件 ,其具 体 内容包 括军事 、政治、经济 、文
●
・ 。 6
新 世 纪 中 国的 南 亚特 使 外 交
化 、安 全和人 权等 领域 。 其 次 ,依 据 特使 设 置 ①
统提 供一 些更 具参考价 值 的意见 。因此 ,加 强长
的时间长短 ,一般有临时特使 和常设使命两种 。 临时特 使多是 礼仪性 的 ;常设特使 则是 为处理 短 期 内无法 解决 的复杂 问题而设 立 的 。第三 ,依据 活 动 的空间 范 围 ,可 以分 为 双 边关 系 特使 外 交 、 周边问题特使外交和全球问题特使外交。伴随全 球 化 的深 入发展 ,国家 之 间的相互依 赖和全 球性 问题的出现为特使外交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提供 了条件 。 14 6 8年 1 O月 , 《 斯 特伐 利 亚 条 约 》的 签 威 订被视 为 以国家 主权 为核 心 内容 的近代 外交制度 开端 的重要标 志 ,由此 特使外交 也经 由传统 的王 朝国家关系向现代的国际关系的历史转变。 O ②2 世纪 6 年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快速扩展 以多种形 0 式 对外交 方式 产生 了影 响 。 最重 要 的影 响 可能 ③
外交是分析新世纪中国南亚外交新的切入点 。
一
称特别使节或临时使节 ,一般是指担负特殊外交 使命 的临时代表 ,由一 国政府以国家元首或政府 首脑的名义派 出,在履行任务 时享有外交特权 , 完成所担负的任务,使命 即告结束,也不再享有
外交特权 。由特别使节所率领的外交使团,称为
、
特使外 交的概念
特别使团或临时使 团。根据 《 联合国特别使 团公 约》所作 的规定 ,特别使 团是派遣 国为与接受国 交涉特定 问题 ,或者在接受 国国 内完成特 定任
务 ,经接受国同意而派遣 的代表 ,是派遣国所指 派的临时使团。 ⑤ 为便于认识和分析特使外交 ,可以对其进行
特使外交有着久远 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 。正 如美国学者汤姆 ・ 法莱 尔所说 : “ 每一 种外交制 度都能在古代找到雏形 。① 特使外交也 被认为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外交方式之一 ,很早就出现在
* 本文是 21 年 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 00 中印关系现状 、发展趋 势及对 策研究 ” ( 准 号 1B ]1) 的一项 批 0G 04 阶段性研 究成果 。 * 复旦 大学 国际关系 与公共 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 海国际问题研究 院南亚研究 中心助理研 究员。 * ① 转引 自李志永 :“ 特使外交与大 国责任 ” 领导科学 》 08 ,《 ,20 年第 8 ,第 5 页。 期 4 ② 金 正昆 ;《 现代 外交 学概论 》 北京 :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19 年 ,第 1—1 页 。 , 99 2 3 ③ 龙向阳:“ 冷战后的美国特使外交” 《 , 国际论坛》 02 ,20 年第 4 , 6 页。 期 第 7 ④ 李志斐 :“ 冷战后的中国特使外交” 《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 年第 3 , 4 页。 , 08 期 第 2 ⑤ 王铁 堂等编 :《 国际法资料选编 》 北京 :法律 出版社 ,18 年 , 66 。 , 96 第 8页
来 自国家元首 或政府首 脑个人 外交 的增加 ,其 中
驻外交官的传统优势和国家或政府首脑特使的灵 活优 势 ,将 是 未来一 国外交 发展 的重要 方 向 。
二 、 中 国的 特 使 外 交
特使外交在中国历史上由来 已久。美国学者
埃 尔 默 ・ 利 希 科 在其 《 脑 外 交 》一 书 中 指 普 首 出 ,根 据最初 有文 字记载 的历史 可 以得 知 ,早在
2 1 年第 1 01 期
No 1 2 1 . 0 1
南亚研究季刊
S u hAs lS u i Ql ot i I td ̄ a l a
总第 1 4 4 期
S m No 1 4 u .4
新世 纪 中 国 的 南 亚 特 使 外 交
王伟 华
[ 内容提要 ]进入 新世 纪以来 ,作为常驻大使外 交和 国家元首或政 府首脑直接外交的一种补充形式 ,特
使外交越 来越 多地 出现在 中国的外交 实践 中。在 中国的南亚 外交 中,特使 外 交开始扮 演 日益 重要 的角 色。 这深刻反 映 了中国在 变动 国际体 系 中的地位 和作用 ,充分展 示 了 中国外 交新 的理念和战略 ,客观表 明了 中
国南亚外交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借助特使这一灵 活的外 交形式 ,中国的南亚外 交政 策正在经历 着温和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