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7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赵卿墓是晋国卿大夫赵简子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套“升鼎”,分别为7件、6件和5件。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

该材料说明了
A.中央集权衰落 B.礼崩乐坏 C.宗法体系严密 D.世卿世禄
2. 下图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不包括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世官制
3. 云梦《秦简》载“县、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

”材料中官吏的任职方式是
A. 中央任命
B. 军功受奖
C. 察举征辟
D. 科举考试
4. 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 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
C.君主专制加强 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
5.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皇帝还未拥有不受任何牵制的专制权力
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
集体决策机制
6.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
比例。

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B.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7.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

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

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8.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

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A.颁布《十二铜表
法》 B.定基督教为国

C.组织编撰《民法大
全》D.以万民法取代公民

9.右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

这一法理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
C.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
D.否定了贵族的阶级压迫
10. 伏尔泰描述某国政体时说:“一个看似专制的角色却当了一个自由开明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该国是
A. 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1. 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 8万增加到80. 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 3%。

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 新贵族阶层
B. 工业资产阶级
C. 城市工人
D. 农场主及农民
12. 1810年美国发生了“弗莱彻诉佩克”案。

该案最终裁决为佐治亚州的法律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违反了联邦宪法第一条第10款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

依据所学判断,有权做出这一决定的机构是
A. 佐治亚州政府B.众议院 C.参议院D.最高法院
13.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些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

其主要原因是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责任制内阁高效运转 D.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14.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颁
布时间
B. 制定机构
C. 特点
D. 评价
15.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 维护专制集权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捍卫民族独立
D. 大力发展教育
16.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疏中说:“窃查此次战事,由于匪徒籍口仇教(基督教),肆行烧杀,致酿大患,各国调舰增兵,合而谋我。

”这里所说的“匪徒”是
A. 太平军
B. 英法联军
C. 义和团
D. 八国联军
17.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
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19.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临时约法》颁布 D.清帝下诏退位
20.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2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封建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22. 据上海警察局档案资料显示,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

下列口号与通知中所说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最可能是
A.“扶清灭洋”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列强,除军阀”
23.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

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

”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 .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 .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24. 观察右图,导致中共党员数量和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合作实现推动工农运动高涨
B.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重新选择
C. 红军长征推动农村革命运动高涨
D. 日本扩大侵华对革命力量的打击
25.“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
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

……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

”材料要说明的主要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 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C. 国共合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 国民党全面抗战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26.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

作者主要想说明
A .重视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B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中国军队牵制100万日军不合事实
D .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
27. 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

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
A.
论述两岸
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28. 《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

后来继承发展为一重要的国际外交思想是在
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26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万隆会议
29.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 掌握联营结构的领导权
B. 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 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 从根本上结束法德之间的冲突
30. 2008年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日内瓦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2009》,中国排名首次跻身30强,并且继续领跑“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是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名的首个字母连缀起来,制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字母“Brick发音相同)而得名。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巴西、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②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③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发展潜力不可低估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 (20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世界历史上的民主进程,是一支激昂而哀婉的凯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当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著名思想家、学者、人文主义者苏格拉底。

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一文中提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两国国情之迥异,终至大乱。

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中国“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材料三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饶的斗争和艰难的探索,但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民主运作的哪些特点?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折射出雅典民主的什么弊端?(6分)
(2)从历史传统的角度说明法美两国的国情差异。

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及其理由。

(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7分)
32. (20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

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

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

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二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右图,1947年发表于
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为“财政贷款”)
材料三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
进展迅速。

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

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了汉城和朝鲜南部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8分)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请你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

(8分)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材料三、四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4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
(1)原则: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相对公平;机会均等;少数服从多数;(4分,两点即可)弊端: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容易造成民主的滥用(2分,一点即可)
(2)国情:美国没有封建专制历史传统;法国封建专制的历史悠久。

(4分)
康有为态度:反对(1分),理由是认为中国革命时机未到,如果操之过急,容易导致动乱。

(2分)
(3)建国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改革开放新时期: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颁布1982年宪法;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完善基层民主建设(4分,两点即可)
32.(20分)
(1)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6分)
国际格局:两极对峙格局。

(2分)
(2)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一场内战;材料四认为是朝鲜反抗韩国的侵略。

(4分)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厘清,导致众说纷纭;作者立场不同——因此视角不同,导致分析
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史实。

(4分,两点即可)
(3)方法或途径: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比较;与老师和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有可能,寻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等。

(4分,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