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第五单元 阅读专练 Word版含答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B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应该理解为“(各级官员)都不能改变滕侯的主张”,“易”是“改变”的意思。

【答案】 C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于文无据。

【答案】 C
5.《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参考译文】
有一个从岳阳来的人,拿着滕侯的信和洞庭湖的地图来告诉我说:“希望您能写篇记。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看到从岳阳城门往西到金鸡石的右边,远方有一个又高又长的建筑,叫偃虹堤。

问来人建造此堤的人和为此堤起名字的人,来人说:“这都是我们滕侯做的。

”又问滕侯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回答说:“洞庭湖是天下最险要的,岳阳又是荆州、潭州、黔州和四川四个地方的要冲。

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都只能在南津停泊,如果需要到州中办事就又远又累,而且又常常有遇到风波、船翻人死的恐慌和担忧。

现在,船到了全部停泊在偃虹堤下,有事到州里的,又近又没有危险。

”我问这个堤有多大,花费多少人力,回答说:“全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底部宽度比高增加二尺,动用工人一万五千五百个,没有超过原定时间就完成了。

”我问他开始是如何谋划的,回答说:“州里把这件事上报给转运使,转运使挑选有能力的官吏视察这件事是否可行,反复视察了多次,又上报朝廷,由三司来决定,三司认为这件事可行,他们都不能改变我们滕侯的主张。

”(然后催促我)说:“这是有德行的人的举动,可以为此写篇记。


大概深为老百姓考虑的人,在开始谋划一些事情时便很精细到位,所以能够用力少
而取得的功效多。

凭着百步远的湖堤,抵挡天下最大的险阻和深深的忧虑,惠及当地百姓乃至荆州、潭州、黔州和四川,凡是往来于洞庭湖中的人,不论是远是近都得到这个堤的好处。

况且岳阳又是四面八方往来集会的要冲,来到并停泊在此的船只,一天要有多少呢!假使偃虹堤的土石有幸长久不坏,那么滕侯对人和物的恩惠,难道是可以用数计算的吗?事情不怕干不成,怕就怕容易坏。

建造者开始并非不想让它长久完好,可是继承者却常常把它废弃。

自古以来的有才德的人,为了百姓兴利除弊,他们留下的遗迹各地都有。

如果继承者都像建造者那样用心,那么百姓到现在仍然受到他们的恩惠,天下难道有被遗弃的公益工程吗?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滕侯志向高远、富有才华,在当世很有名。

目前正是朝廷用兵,急于招揽人才的时候,他曾经被朝廷任用过。

但还没有功成名就,就退下来当一州的知州,这里没有施展他的才能的地方,只是稍稍发挥他的余力,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

他深思熟虑,事半功倍,这种做事的方式可以让后世的人效法,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一个理由。

不是只想着为当世的人所赞颂,而是想着为千秋万代谋利,并且告诉后人不要废弃,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二个理由。

岳阳的百姓与洞庭湖中往来的人们,都想为滕侯写这个记。

这是我写此记的第三个理由。

有这三个写记的理由便不能不写,于是就写下了此篇文章。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安与耆儒
..
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
事之。

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
..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

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

如此者,未有不亡。

卿言甚当。

”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如:到,往,引申为“接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治理
B.后坐.事谪知桐城坐:因为
C.帝尝御.东阁御:主掌
D.视.诸儒最旧视:与……相比
【解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

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

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C项,御:驾临。

所以选C。

【答案】 C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耆儒”是指年老的学者。

“耆”意为年老。

“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

B.“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

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C.“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

建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

D.《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解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B 项,“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

所以选B。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学养丰厚。

他自小聪明,广泛阅读经史,学有专攻,后来太祖还给资格最老的读书人陶安专门赐门帖子赞扬他。

B.陶安擅长政治投机。

元末大乱,陶安避世不出,但明太祖大军一到,他又率领乡亲迎接,并奉承太祖说起兵是顺天意得民心。

C.陶安深谋远虑。

他深知金陵的战略地位,肯定太祖攻克金陵的战略目标;陈友定叛军攻打饶州城时,陶安抚民心待援兵而获胜。

D.陶安对朝廷极忠诚。

他在地方任职爱民如子、政绩显著,深受百姓崇敬;在中央任职出谋划策、针砭时弊,深受皇帝信任。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错在“奉承太祖”,“他擅长政治投机”也不对,应该是他富有政治远见。

所以选B。

【答案】 B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

【答案】(1)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把太祖的(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告诉他们,但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

(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
(2)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关键词句:“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 【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

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

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

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

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

”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

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

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

”太祖赞许他能谦让。

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

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后因事被贬桐城知府,后改配饶州知府。

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但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候。

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逃走。

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不同意。

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洪武元年,刚刚设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

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

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

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

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忌。

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

你说的很恰当。

”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

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

”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

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

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

”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
他。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