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硝酸亚铁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硝酸亚铁样品已氧化变
质
B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非金属性:C>Si
C
向盛有FeS固体的烧杯中滴加盐
酸,并产生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还原性:S2->Br->Cl-
D
向无色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和
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
生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或SO32-
A.A B.B C.C D.D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①试剂①中现象解释
A 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B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2SO3>H2SiO3
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
D
Ba(NO 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 32-与Ba 2+生
成
白色BaSO 3沉淀
A .A
B .B
C .C
D .D
3、雪是冬之精灵,在雪水
冰的转化中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ΔH 1>0,ΔH 2>0
B .ΔH 1>0,ΔH 2<0
C .ΔH 1<0,ΔH 2<0
D .ΔH 1<0,ΔH 2>0
4、下列图象中,纵坐标为沉淀物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试按题意将图象中相应的数字序号填入表中的顺序为
溶液
加入物质 相应序号 (1)氯化铝溶液 加入过量氨水 (2)饱和澄清石灰水
通入过量CO 2气体 (3)含少量NaOH 的偏铝酸钠溶液 通入过量CO 2气体 (4)含少量NaOH 的偏铝酸钠溶液 逐滴加入稀盐酸
(5)MgCl 2、AlCl 3的混合溶液 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A .①③②④⑤
B .③⑤④②①
C .①②③④⑤
D .③②④⑤①
5、只用下列一种试剂,就能将Ba(NO 3)2、NaAlO 2、NaHCO 3、AlCl 3四种无色透明溶液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 A .硫酸 B .盐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6、用阴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 的浓度制备纳米2Cu O ,反应为2222Cu H O Cu O H ++↑通电,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解时-OH 通过交换膜向Ti 极移动
B .阳极反应式:222Cu 2e 2OH =Cu O H O --
-++
C .阴极-OH 放电,有2O 生成
D .Ti 电极和Cu 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7、已知X 、Y 、Z 、E 四种常见物质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E 是一种强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X 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B .Y 可能直接转化为E
C .Y 不可能转化为X
D .若X 是单质,则X 转化为Y 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8、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Fe 2O 3+6H +=2Fe 3++3H 2O
B .向含有0.1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0.1molCl 2反应:2Fe 2++ Cl 2=2Fe 3++2Cl -
C .NH 4Al(SO 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 42-刚好沉淀完全:2Ba 2++NH 4++Al 3++2SO 42-+4OH -=Al(OH)3↓+2BaSO 4↓+NH 3·H 2O
D .向NaHSO 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 Ba 2++OH -+H ++SO 42-=BaSO 4↓+H 2O
9、常温下,在pH=1的某溶液中可能有Na +、Fe 3+、Fe 2+、I -、Cl - 、2-
3CO 中的几种,现取100mL 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e 2+、I -、Cl -三种离子一定存在
B.2-
3
CO一定不存在,不能确定Na+和Cl-是否存在
C.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D.该溶液中c(Cl-)至少为0.2mol•L-1
10、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变红
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
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被乙基(—C2H5)取代
11、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有()项
①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②0.1 mol·L-1 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
③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④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⑤明矾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⑦刚玉(Al2O3)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碳酸钾
⑧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⑨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⑩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A.3 B.4 C.5 D.6
12、室温下,将0.05 mol Na 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加入物质结论
A 50 mL 1 mol·L-1H2SO4反应结束后,c(Na+)=c(SO)
B 0.05 mol CaO 溶液中
() ()3
OH
HCO
c
c
-
-
增大
C 50 mL H2O 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
D 0.1 mol NaHSO4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A.A B.B C.C D.D 13、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C.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1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COCl2的结构式为:
D.CaO2的电子式为:
15、下列实验叙述错误
..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而无法判断是否有K+
B.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将硫酸铁溶解在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即可加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D.向某钠盐 X 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X 不一定是Na2SO4
1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铁比纯铁抗腐蚀能力更强
B.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C.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早被人类冶炼和使用
D.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17、取碘水四份与试管中,编号为I、II、III、IV,分别加入苯、四氯化碳、酒精、食盐水,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I中溶液不分层,呈紫红色B.II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III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IV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Z同主族,Y与W形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r(Z)>r(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W
C.X、Y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与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19、硒(Se)与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Se > S B.沸点:H2S > H2Se
C.稳定性:H2S > H2Se D.酸性:H2SO4 > H2SeO4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
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小的钠,小心地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
B 检验NaHCO3与Na2CO3溶液
石灰水
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
C 证明Na2O2与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瓶中,棉花燃烧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
D 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
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A.A B.B C.C D.D
21、下列物质间转化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N2NO NO2HNO3
B.海水Mg(OH)2MgCl2(aq)Mg
C.S SO3H2SO4
D.NaCl(饱和溶液)Cl2漂白粉
22、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学会健康生活。
下列对有关现象及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主要原因
A 热纯碱溶液比冷纯碱溶液除油污效果好热溶液中碳酸钠水解程度大,碱性强
B 夏天雷雨过后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空气中O3含量增加、尘埃减少
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与牙膏里的氟离子转化成更难溶C 使用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
的氟磷灰石
D 铜合金水龙头使用长了会生成铜绿发生了析氢腐蚀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药物H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__。
(2)反应Ⅰ中X为气态烃,与苯的最简式相同,则X的名称__。
(3)反应A→B的反应类型是__;B→C的反应条件是__。
(4)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D→E:___。
G→H:___。
(5)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水解③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6)请写出以D为原料合成苯乙酮()的反应流程。
___
A→试剂→B……→试剂→目标产物
24、(12分)有机物Ⅰ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如可合成J或高聚物等,其合成J的线路图如图:
已知:①,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②有机物B是最简单的单烯烃,J为含有3个六元环的酯类
③122R CHO R CH CHO -+-−−
→(1R 、2R 为烃基或H 原子)
回答以下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
(2)F G →的反应类型:____;H 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3)J 的结构简式为____。
(4)写出I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5)有机物K 是G 的一种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G 少14,则符合下列条件的K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b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3FeCl 溶液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峰面积之比为2:2:1:1:1:1的结构简式____。
25、(12分)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
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
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 和Cl 2,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下表中缺少的药品是: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Cl 2 MnO 2 ①___ ②___ 制备纯净NO
Cu
③___
④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 和Cl 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该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①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②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MnO4-+____H2C2O4+___H+=___Mn2++____CO2↑+_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
据此回答:
①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简单表述),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
表示).
27、(12分)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物质)。
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洗涤滤渣A的目的是为了去除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是否洗涤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3)萃取是分离稀土元素的常用方法,已知化合物TBP作为萃取剂能将铈离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TBP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水互溶。
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是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4)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6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0mol•L-1FeS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是(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8、(14分)分工业上常用含少量SiO2、Al2O3的铬铁矿(FeO·Cr2O3)冶炼铬,简要流程如下: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及计量数):
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__________
(2)操作①包括过滤与洗涤,在实验室中进行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②可选用的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是________(填序号)。
(3)写出能够完成操作③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需氧量(COD)可度量水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在强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用K2Cr2O7作强氧化剂处理水样,并测定消耗的K2Cr2O7的量,然后换算成相当于O2的含量称为化学需氧量(以mg·L-1计)。
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过程如下:
a.取a 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0.2500 mol·L-1的K2Cr2O7溶液。
b.……
c.加指示剂,用c mol·L-1的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b mL(此步骤的目的是用Fe2+把多余
的Cr2O72-转化为Cr3+)。
计算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时需用到下列关系:要除去1 mol Cr2O72-需消耗__________ mol Fe2+,1 mol Cr2O72-相当于__________mol O2。
29、(10分)Ⅰ.在0.1 mol·L-1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H2O2HCrO42CrO42-+2H+
(1)重铬酸钾溶液呈______性,在强碱溶液中,铬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中c(Cr2O72-)/c(CrO42-)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并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选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c(NH3·H2O)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III.重金属离子对河流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某化工厂废水(pH=2.0,d≈1 g·mL-1)中含有Ag+,Pb 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各约为0.0lmol·L-1。
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
离子,查找有关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AgI AgOH Ag2S PbI2Pb(OH)2PbS
K sp8.3×10-17 5.6×10-8 6.3×10-507.1×10-9 1.2×10-15 3.4×10-28 (1)你认为往废水中投入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2)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0,处理后的废水中c(Pb2+)=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详解】A.Fe(NO3)2溶于稀硫酸,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3Fe2++NO3-+4H+=3Fe3++2H2O+NO ,故无法确定Fe(NO3)2是否已氧化变质,错误;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说明酸性:
H2CO3>H2SiO3,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CO3酸性强于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2SiO3,故能说明非金属性C>Si,正确;
C.FeS与盐酸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无法判断S2-与Cl-的还原性大小,错误;
D.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BaSO4,因硝酸具有氧化性,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SO42-、SO32-、HSO3-,错误。
答案选B。
2、D
【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A正确;
B.SO2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酸性:H2SO3>H2SiO3,B正确;
C.SO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还原性,C正确;
D.SO2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3、B
【解析】雪→水的过程需吸收热量,故△H1>0,水→冰的过程需放出热量,故△H2<0,B项正确。
故选B。
4、D
【详解】(1)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氨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AlCl3+3NH3•H2O═Al(OH)3↓+3NH4Cl,对照图象应为③;
(2)饱和石灰水通过量CO2气体,应先有沉淀:Ca(OH)2+CO2=CaCO3↓+H2O,后通与前一步等量的CO2气体,沉淀溶解:CaCO3+CO2+H2O=Ca(HCO3)2,对照图象应为②;
(3)含少量NaOH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通往过量CO2气体.先是NaOH和CO2气体反应,反应为:
CO2+NaOH=NaHCO3,后发生:Na[Al(OH)4]+CO2=NaHCO3 +Al(OH)3↓,对照图象应为④;
(4)含少量NaOH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先是NaOH和HCl发生中和反应:NaOH+HCl=NaCl+H2O,后是Na[Al(OH)4]+HCl=Al(OH)3↓+NaCl+H2O,Al(OH)3 +3HCl=AlCl3+3H2O,对照图象应为⑤;
(5)MgCl2、AlCl3的混合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是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
MgCl2+2NaOH═Mg(OH)2↓+2NaCl;AlCl3+3NaOH═Al(OH)3↓+3NaCl,后是氢氧化铝溶解,Al(OH)3
+NaOH═NaAlO2+2H2O,对照图象应为①;
故答案为:D。
【点晴】
所示图象中,纵坐标为沉淀物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①表示加入某溶液,先沉淀最大量,后沉淀部分溶解;②表示先后加入等体积的某溶液,先沉淀最大量,后沉淀全部溶解;③表示加入某溶液,沉淀达最大量后,加入某溶液,沉淀不再增加或溶解;④表示加入某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加入某溶液,沉淀不再增加或溶解;⑤表示加入某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加入某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5、A
【解析】试题分析:硫酸与Ba(NO 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 4,与NaAlO 2反应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在溶解。
与NaHCO 3反应有气泡生成,与AlCl 3不反应,没有现象。
考点:物质的鉴别。
6、B
【详解】A .Cu 极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Cu 极为阳极,Ti 极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Ti 极为阴极。
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OH -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Cu 极移动,选项A 错误;
B .Cu 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22Cu 2e 2OH Cu O H O --
-++,选项B 正确; C .Ti 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22H O 2e H 2OH --+↑+,阴极有2H 生成,选项C 错误;
D .根据电极反应式和阴、阳极得失电子守恒可知,Ti 极生成的2H 和Cu 极生成的2Cu 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选项D 错误。
答案选B 。
7、C
【解析】(1)X 如果是单质可能是N 2或S ,Y 是NO 或SO 2,Z 是NO 2或SO 3,E 是HNO 3或H 2SO 4;
(2)X 如果是氢化物可能是NH 3或H 2S ,Y 是NO 或SO 2,Z 是NO 2或SO 3,E 是HNO 3或H 2SO 4。
【详解】A. X 可能是NH 3或H 2S ,故A 正确;
B. 4NO+2H 2O+3O 2=4HNO 3,SO 2+H 2O 2=H 2SO 4,所以Y 可能直接转化为E ,故B 正确;
C. 6NO+4NH 3=5N 2+6H 2O ,故C 错误;
D. 若X 是单质:N 2或S ,N 2和O 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S 和O 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SO 2,都是化合反应,故D 正确; 故选C 。
8、C
【解析】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Fe 2O 3+6H ++2I -═2Fe 2++3H 2O+I 2,故A 错误;还原性Fe 2+>Br -,向含有0.1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0.1molCl 2反应: 2Fe 2++2 Br -+ 2Cl 2 =2Fe 3++Br 2+4Cl -,故B 错误;NH 4Al(SO 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 42-刚好沉淀完全,则NH 4Al(SO 4)2与Ba(OH)2的比为1:2: 2Ba 2++NH 4++Al 3++2SO 42- +4OH - = Al(OH)3↓ + 2BaSO 4↓+ NH 3·H 2O ,故C 正确;向NaHSO 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则NaHSO 4与Ba(OH)2的比为2:1,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 +2OH-+2H+ = BaSO4↓+2H2O,故D错误。
9、A
【分析】pH=1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100mL该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一定不存在2-
3
CO;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有I-,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则一定不存在Fe3+;2.54g
为碘单质,物质的量为
2.54g
254g/mol
=0.01mol,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
到固体,该固体为氢氧化亚铁,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为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亚铁
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60g
160g/mol
×2=0.02mol,0.02mol亚铁离子带有正电荷为0.04mol,0.02mol碘离子带有0.02mol电
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其物质的量至少为0.04mol+0.01mol-0.02mol=0.03mol,氯离子的浓度最小为
0.03mol/0.1L=0.3mol/L,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I-、Cl-,A正确;
B.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2-
3
CO,一定含有Cl-,B错误;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一定不存在Fe3+,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该溶液中c(Cl-)≥0.3mol•L-1,D错误;
答案选A。
10、D
【详解】A.尽管其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因此乙酸是一元酸,A正确;
B.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石蕊试液变红,B正确;
C、醋酸酸性强于碳酸,醋酸可以和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C正确;
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O-C2H5)取代,D错误;
答案选D。
11、B
【解析】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金刚石、白磷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故①正确;
②0.1mol/LNa2CO3溶液加热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故②错误;③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的过程,故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故③正确;④现代的有机玻璃是有机物,不是硅酸盐产品,古代的陶瓷、砖瓦,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故④错误;⑤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而净水,氢氧化铝没有强氧
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故⑤错误;⑥单晶硅能制造硅太阳能电池,所以硅是目前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重要材料,故⑥正确,⑦刚玉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铝能够与熔融碳酸钠反应,则不能用刚玉坩埚熔融碳酸钾,故⑦错误;⑧因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加入果汁能使蛋白质凝聚而沉淀,但牛奶不是酸,发生的不是中和反应,故⑧错误;
⑨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生成盐和水,虽然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是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故⑨错误;⑩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⑩正确;故选B。
12、B
【分析】室温下,将0.05 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溶液中存在CO32-+H2O HCO3-+OH-溶液呈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加入50mL 1 mol·L-1H2SO4,H2SO4与Na2CO3恰好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溶质为Na2SO4,故根据物料守恒反应结束后c(Na+)=2c(SO42-),A错误;
B、向溶液中加入0.05molCaO,则CaO+ H2O=Ca(OH)2,则c(OH-)增大,且Ca2++CO32-=CaCO3↓,使
CO32-+H2O HCO3-+OH-平衡左移,c(HCO3-)减小,故
()
()3
OH
HCO
c
c
-
-
增大,B正确;
C、加入50mL H2O,溶液体积变大,CO32-+H2O HCO3-+OH-平衡右移,但c(OH-)减小,Na2CO3溶液中H+、OH-均由水电离,故由水电离出的c(H+)·c(OH-)减小,C错误;
D、加入0.1molNaHSO4固体,NaHSO4为强酸酸式盐电离出H+与CO32-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为Na2SO4溶液,溶液呈中性,故溶液pH减小,引入了Na+,故c(Na+)增大,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盐的水解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水的离子积的变化、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液pH 的判断、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水解的应用、电荷守恒规律、物料守恒规律、质子守恒规律的应用,加入其他试剂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稀释规律等,这类题目抓住水解也是可逆反应,所以可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答。
对于条件的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需在判断平衡移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有时需结合平衡常数、守恒规律等,尤其是等式关系的离子浓度的判断或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本知识的难点。
等式关系的一般采用守恒规律来解答,若等式中只存在离子,一般要考虑电荷守恒;等式中若离子、分子均存在,一般考虑物料守恒或质子守恒;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水解、电离程度的相对强弱的关系。
13、B
【解析】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
B、有些物理变化也会释放出能量,如摩擦生热、浓硫酸溶于水,故变化时释放出能量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C、变化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则有新物质的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增加,即有新物质的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
故只有B符合题意,答案选B
14、C
【解析】本题考查了简单粒子的基本结构,和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A.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应表示为:;B.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COCl2的结构式为:;D. CaO2的电子式为:。
综上本题选C。
15、C
【详解】A.钠元素的黄色火焰可以覆盖钾元素的紫色火焰,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原溶液中有Na+,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K+,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其火焰颜色,故A正确;
B.实验室配制硫酸铁溶液时,为了抑制硫酸铁水解,应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故B正确;
C.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2~3次后,应再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否则会将标准溶液稀释,故C错误;
D.向某钠盐X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只能证明含有SO42-,可能为Na2SO4,也可能为NaHSO4,故D正确。
故选C。
16、B
【解析】A、生铁容易被腐蚀,比纯铁抗腐蚀能力更弱,A错误;B、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B正确;C、性质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人类冶炼和使用,C错误;D、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铝是活泼金属,D错误,答案选B。
17、B
【分析】碘易溶于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其中苯、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但苯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酒精与水混溶。
【详解】A.苯密度比水小,则上层呈紫红色,故A错误;
B.将碘水与四氯化碳混合,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混合后Ⅱ中溶液分层,上层是水,下层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此下层为紫红色,故B正确;
C.酒精与水混溶,溶液不分层,故C错误;
D.碘水与氯化钠溶液不分层,溶液呈黄色或棕黄色,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解题关键: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
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