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扁平疣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科扁平疣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表现及诊断】
扁平疣由HPV-3、5、8、28、41型等型引起,日光暴露似乎是获得性扁平疣的一种风险因素,其消长与皮肤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因其主要侵犯青少年,尤其以青春期前后的少女为多,故又称青年扁平疣。

扁平疣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皮肤赘生物。

常发于颜面和手背,容易自身接种,也可传染他人。

大多数都是突然出现。

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根据皮疹特点即可确诊,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一)皮疹特点
皮损初起表现为芝麻大,逐渐增大如米粒状或绿豆状的无炎症扁平丘疹,呈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略高于皮肤表面,也可显著地突起而形成圆顶状。

表面光滑,境界清楚,触之较硬,为淡褐色、黄褐色或浅褐或灰白色、白色、淡黄色或正常皮色。

多数分散存在或密集成群,有的互相融合或因抓搔而发生自身接种,沿抓痕呈条状分布。

一般无自觉症状,不痛不痒,个别偶感轻度微痒,成批发生时略有痒感。

临床上若瘙痒加重,皮损突然增多,色红,明显高出皮肤,出现水肿、色素脱失晕及突然发生许多微小的皮疹,往往为治愈的征兆,扁平疣不久即可消失。

好发于颜面、
前额和手背,也可发生在腕、肩胛和膝部等处,大多对称,数目不定,有时和寻常疣同时存在。

少数可以自愈,亦可再复发,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病程为慢性,大多长年不愈,反复发作。

(二)扁平疣的临床分期
根据扁平疣的发展,临床上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患者可根据以下几种表现进行自我判断。

早期:1~2年,扁平疣疣体分布面积小,颜色与肤色接近或略显深色。

中期:3~6年,扁平疣疣体分布面积逐渐增大,颜色呈浅咖啡色或深咖啡色。

晚期:6年以上,扁平疣疣体颜色呈灰褐色。

(三)组织病理
表皮明显角化过度,角质层呈网状,颗粒层和棘层轻度增厚,无乳头瘤样增生及角化不全。

棘层上部及颗粒层内可见多数空泡化细胞,该细胞体大,细胞核位于中央,有不同程度的固缩,一些核呈嗜碱性,有些扁平疣基底层内可含有大量的黑素,真皮内无特异改变。

(四)诊断
1.皮损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处,起病突然。

2.损害为正常皮色、淡红或淡褐色扁平丘疹,米粒至绿豆大小或稍大,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境界清楚。

3.皮疹散在或密集分布,如搔抓后可自体接种,可见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的扁平丘疹。

4.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瘙痒。

5.病程慢性,但有少数患者可自然消退。

【中医治疗】
(一)分型论治
1.风热湿毒
症状:皮疹初起,形如粟米或米粒大小,扁平隆起,色泽淡黄或淡红或正常皮色,表面光滑发亮,散在分布,伴有轻微痒,搔抓痕可呈带状分布。

舌淡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则:疏风清热,利湿消疣。

治法: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疗法、美容法。

(1)内治法
1)药物:桑菊消疣汤。

2)食膳:薏苡仁粥。

(2)外治法
1)外用方:鸦胆子油,适用于少数疣者。

点法:用牙签蘸鸦胆子油少许,小心点在疣上,不碰到周围好皮肤,点后不碰水,不洗脸,2~3天后结黑痂即脱落。

2)疣洗方:马齿苋30g,苍术、露蜂房、白芷各10g,苦参、陈皮各15g,蛇床子12g,细辛6g,煎水约300mL,趁热反复湿洗患处,擦至皮肤略呈淡红色为度,每日加温,洗3~5次,每次洗15分钟,每煎可洗2天。

或内服煎药,第三汁浓煎后在患处擦洗。

3)外擦法:用新杀取的鲜鸡盹皮擦疣上2~3分钟,但不要擦破皮肤,每日擦1~2次。

若无新鲜者,可用干鸡盹皮浸水中变软使用。

(3)针灸疗法
1)毫针刺。

主穴:印堂,阳白,太阳,颧醪,颊车。

配穴:风池,曲池,合谷,血海。

选30~32号毫针斜刺,从皮损周围的正常皮肤进行,针尖对准病损部位,行平补平泻法。

四肢穴直刺,用提插治泻法,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2)耳针疗法。

主穴:肝,肺,内分泌。

配穴:面颊,枕,神门,大肠。

每次选主、配穴各1~2个,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或用王不留行贴压,两耳轮换,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划耳疗法。

两耳的耳轮上脚或下脚用手术刀划5~10mm长切口(以出血为度),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4)皮肤针疗法。

取穴:脊柱两旁穴位线,阿是穴。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至外用皮肤针叩刺脊柱两旁穴位线,每行叩刺20~22下,以皮肤发红为度;再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叩刺1~5胸椎及颈椎两侧,每椎体两侧各横叩刺2下;最后密刺病变局部,使皮肤渗血为止,每日1次。

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鱼虾及白酒。

5)穴位注射法。

取穴:血海,风池,用注射器抽吸2%
川芎注射液及防风注射液各3mL,进行穴位注射,每穴注射2mL。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美容法:按美容护肤常规洁面,然后以美容超声波仪做中药透入治疗,透入药物可选用上述外治法的煎剂,每次治10~20分钟。

上述治疗每周进行1次。

在不做护肤治疗的情况下可隔日1次做超声波中药透入治疗,连续10次为1个疗程。

亦可每周1次加用面膜,在面膜粉中加入清热解毒祛疣药物。

2.气滞血瘀
症状:皮疹日久,疣体较大,部分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斑块,数目较多。

病变以手背、面部为主,皮损疹色紫褐,质略硬,表面粗糙,皮疹长期不消,亦无新皮疹出现,无明显痒感,舌质暗红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或涩。

治侧: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治法:内治法、外治法。

(1)内治法:可用活血消疣方。

(2)外治法:大黄30g,红花15g,三棱20g,赤芍20g,郁金20g。

75%酒精500mL浸泡1周后取药液外涂疣体,每日2~3次。

3.肝经郁热
症状:皮疹初起,疣体较小,数目或多或少,呈浅褐色或灰褐色,伴有微痒,口干心烦,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脉
弦数。

治则:疏肝清热,解毒散疣。

治法:内治法、外治法。

(1)内治法
1)药物:疏肝消疣汤。

2)食膳:白花蛇舌草30g,薏苡仁30g,黄芪10g,加粳米适量煮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2)外治法
1)外洗:大青叶30g,板蓝根30g,紫草30g,香附20g,郁金20g,水煎微温擦洗疣体15分钟,每天1次。

2)推疣法:局部皮肤用75%酒精消毒后,在疣体根部,用棉签或刮匙(刮匙头部用棉花包裹,与皮肤成30°)向前均匀用力推动使疣体脱落。

此法可将一些中小的疣体推除,创面涂紫药水,消毒纱布加压包扎。

3)针刺疗法: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垂直速进针至疣的基底(以疣体的大小决定进针深度),强刺激后不留针,4周后如疣体不脱落可再针1次。

或选母疣(最先出现或体积最大的疣体)局部消毒后,用0.5~1寸毫针于其平面中点垂直进针,到疣底后快速捻转30次,并加提插后迅速出针。

4)耳针疗法:取肺、皮质腺、肝等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4.脾肺气虚
症状:疣体稀疏分布,呈皮肤颜色或灰白色,日久不消,食少肢倦,大便溏烂。

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散结。

治法:内治法、外治法。

(1)内治法
1)药物:芪术苡仁汤。

2)食膳:黄芪20g,淮山药20g,枸杞子20g,煎20分钟代茶饮。

(2)外治法
1)外擦:将鲜天门冬块根折断,断面置于消毒后刺破的扁平疣上,来回摩擦,每日2次,隔3~5日再进行一次。

2)外洗:苍术30g,细辛6g,大青叶20g,白芷15g,陈皮12g,贯众30g,板蓝根30g,赤芍15g,水煎2000mL,微温擦洗疣体,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3)毫针刺:取合谷、曲池、列缺等穴用泻法,每1次,留针30分钟。

4)耳针:用掀钉或耳针留于双侧耳的肺和皮质下两穴,外贴胶布,早晚用手轻压留针处,7日为1个疗程。

或取耳穴肺、神门、内分泌,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二)审美评价
扁疾为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其皮损多发于面部及手
足前臂暴露部位,使面部皮肤呈现点状褐色污迹,甚则面容呈晦暗色斑;皮损突起于皮肤表面,触之失去光滑感;如伴瘙痒,则患者不自觉以手搔抓,公众场合亦有失文雅。

本病从视觉和触觉上严重影响人体美,因此积极治疗十分必要。

【西医治疗】
(一)局部治疗
1.化学疗法①0.5%鬼臼毒素搽剂涂于皮损处,每日2次,连续3天,停4天为1个疗程,有较显著的疗效。

②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日1次,可消除皮损,并有效预防复发。

③酞丁胺二甲基亚砜溶液或3%酞丁胺软膏外涂,每日3~4次。

④0.1%阿达帕林凝胶或0.025%~0.1%维A酸乳膏,外用,每晚1次。

⑤干扰素软膏,外用,每日2次。

⑥1%~5%5-FU 霜或1%5-FU二甲基亚砜溶液,早、晚各1次,涂药勿超出患处,用药期间尽量避光。

要慎用,特别是面部皮损,因可引起色素沉着、水肿或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2.免疫疗法①灭活卡介苗划痕疗法:卡介苗浓度为7.5%,经过100℃10分钟灭活后,储存冰箱中备用。

每周划痕1次,10次为1个疗程。

予上臂三角肌处滴0.1mL,在滴处做划痕。

②疣体理植术:对久治不愈的扁平疣可采用疣体埋植术,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尽可能在面部较为隐蔽的地方选择新鲜的疣体,用刀片刮去表皮,切除2粒后,创面涂红霉素软膏,外贴创可贴,在左上臂内侧缘做一米粒大
小的切口,用蚊氏血管钳经切口分离至皮下组织,将取下的
2粒疣体用蚊氏血管钳经切口植入皮下组织,创口涂夫西地酸乳膏,外贴创可贴固定。

3.物理疗法如皮损很少,可选用轻微的冷冻治疗。

皮损较多的可选用电干燥疗法、电灼法、电解法或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微波、CO₂激光等。

对于难治性皮损,为了减少瘢痕的风险,可在电干燥治疗之前选用低量的激光治疗,或者光动力疗法。

(二)全身治疗
1.左旋咪唑50~150mg/d,分次口服,服3天停11天,6周为1个疗程。

2.西咪替丁0.4g,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或西咪替丁0.2g和潘生丁50mg,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

3.转移因子胶囊6mg,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或转移因子腋下淋巴结部位皮下注射,每次1支,每周2次,3周为1个疗程,此两种药物与其他疗法或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4.香菇菌多糖4片,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

5.胸腺肽片剂20m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或者胸腺因子D10mg,肌注,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或胸腺素5mg,3日1次,皮下注射,10次为1个疗程。

6.聚肌胞4mg肌内注射,3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其他疗法】
(一)火针法
阿是穴(扁平疣体)治疗方法:采用火针放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点刺疣体使之炭化,疣多者分次点,每次以4~6个为宜。

(二)穴位中药埋藏治疗
术前常规消毒臂部,局部麻醉后,做长7~8mm的纵形切口,面部局部麻醉,取单发成熟的扁平疣,将其自基底部全部切下,切面向下埋于臂儒穴中,充分止血后缝合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用酒精棉球加压止血。

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并隔日换药1次,注意防止切口感染。

同时内服中药:香附、板蓝根、柴胡、血竭各15g,上药加水1000mL煎至200mL,用棉布蘸药反复搓洗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每剂可用3日。

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三)刮破外敷
用手术刀(或剃须刀)将扁平疣体表面角质层刮破,取六神丸数粒,研碎敷患处,胶布固定,大多5~7天即可结痂脱落而愈。

(四)中药内服外洗
1.取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桂枝、杏仁、牛劳子、生地黄、玄参、蝉衣、金银花各10g,生甘草5g,每日1剂,
水煎,分两次内服,2周至1个月为1个疗程。

病久者选用生牡蛎30g,丹参、鸡血藤、玄参各15g,当归、红花、紫草、赤芍、川芍、白蒺藜、三棱、莪术各10g。

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内服。

药渣外洗。

2.取薏苡仁15g,红花、苍术、藿香、马齿苋各9g,厚朴、白术、甘草各6g,陈皮5g。

每天1剂,水煎,分两次内服。

外洗:蛇床子、苦参、千里光各30g,煎水外洗,每日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