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其人——从言语角度解析《怦然心动》的成人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7月第39卷第7期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acherDevelopmentJul.2020
Vol.39No.7
doi
:10.3969/j.issn.2096 8531.2020.07.040 收稿日期:2019 10 28
基金项目:2017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抛锚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Hnjg2017 78),项目负责人:陈雁
作者简介:陈雁(1980—),女,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言如其人———从言语角度解析《怦然心动》的成人角色
陈 雁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文昌571321)
摘 要:一部好的电影,其角色的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以电影《怦然心动》中成人角色为切入点,采用会话分析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分析其言语,尝试从语言的角度解析人物的内心活动,解构其性格特征,揭示家庭因素对于男女主角的影响,以探究语言对于情节推动、角色刻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怦然心动》;会话分析;语言作用
中图分类号:I10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 8531(2020)07 0125 03
2010年,由导演罗伯·莱纳执导的青春片《怦然心动》上映,该片改编自文德琳·范·德拉安南的同名原著小说,描述了青春期少年“坚实与缥缈的浪漫爱情故事”。
虽然是一部小成本且情节简单的影片,但自上映以来,本片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影评人的赞赏。
影片极有技巧地在男女主人公的视角间相互转换,将青少年之间的傲慢偏见、怦然心动、相互了解、坠入爱河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简单、平凡而又温暖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刻画在大屏幕上。
有道是“言如其人”“言为心声”,语言是最能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手段。
一部好的影片,其角色的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而《怦然心动》正是这样一部有着鲜明特点和独特语言魅力的影片。
本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白和独白,细腻地刻画出剧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和生动的心理变化过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将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应用到电影《怦然心动》中成人角色的言语分析上,尝试从语言的角度解析人物的内心活动,解构其性格特征,揭示家庭因素对于男女主角的影响,以探究语言对于情节推动、角色刻画的重要作用。
一、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概述1975年,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Grice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会话交际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是:为了达到顺利且有效的交流目的,在会话中人们会遵守“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指出在会话时,交际者会“按照当下会话的目的或交
流方向,对会话过程做出自己的努力”[1]。
合作原则包括四
条“会话准则”:(1)数量准则:说话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充分;(
2)质量准则:说话的内容要真实;(3)关联准则:说话的内容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说话的内容要清晰。
在现实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出于某些目的,人们会违反准则、会撒谎。
当说话人违反了了会话准则时,“听话人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说话人所说
话语的隐含意义。
”[1]
这就是会话含义。
作为语用学的核心
内容,会话含义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Grice的会话交际理论无法完全完美解释言语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为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Grice的理论,Leech在Brown&Levinson礼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貌原则。
Leech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图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为了尊重对方,说话人需适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求得最佳交际效果”,如挽回面子、建立和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等。
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1)得体准则,(2)宽宏准则,(3)赞誉准则,(4)
谦虚准则,(5)一致准则,(6)同情准则[1]。
二、
《怦然心动》的言语分析(一)傲慢对比纯真Juli:Hi,I mJuliBaker.
Steven
:Hey,hey,whatareyoudoing?初次见到斯蒂文父子时,朱莉礼貌地自我介绍,按照“关联准则”,斯蒂文的回答应与自我介绍相关,“你干吗呢?”明显违背此准则,显示出斯蒂文的无礼傲慢。
Juli:Don tyouwantsomehelp?
Steven:No.Therearesomevaluablethingsinthere.作为一个七岁的孩子,朱莉没有领会斯蒂文的排斥,她使用了礼貌建议的表达方法D
on tyou...?以期提供帮助。
—
521—
按照“得体原则,即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斯蒂文可以使用“No,thanks”之类的表达去拒绝。
但斯蒂文违反“得体准则”———直接说“不”,违反“数量准则”———增加额外信息“那里面的东西很贵重”,这都显示出他在物质层面强烈的优越感和傲慢的态度。
Juli:Howaboutthisone?
Steven:No,no,no.Runhome.Yourmother sprobablywonderingwhereyouare.
Juli:Oh,no,mymomknowswhereIam.Shesaidit sfine.
Steven:It scrowdedinherewiththreepeople.
Juli:Idon tmind.
Steven:Bryce,isn tittimeforyoutogohelpyourmother?
为了让朱莉离开,斯蒂文在以上三轮对话中一再违反会话原则:违反“数量准则”(你妈没准在找你呢),违反“质量准则”(咱们仨在这儿有点挤吧;布莱斯,你妈妈还等着你去帮忙吧),违反“得体准则”(不不不,回家去吧),而不愿采取简单而奏效的方式———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不,谢谢,你和布莱斯去那边玩吧”。
有意思的是,朱莉没有领会这些言外之意,她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针对斯蒂文话语的表层意义进行回答。
这段对话很生动地勾画出斯蒂文体面外表下的虚伪与傲慢,通过对比,凸显出朱莉的纯真与热情。
很明显,布莱斯感受到了爸爸言语表层以下的东西,虽然还模糊不清,但也让他形成了“这姑娘也太不识趣了,毫无自知之明”的观念,从而在初见时就对朱莉产生了排斥。
(二)丧失灵魂对比坚持准则
Steven:Oh,thereheis.Thebricklayerwhothinkshe sapainter.Thattruck snotuglyenoughinreallife?He sgottamakeapaintingofit?Landscapes?Letmetellyousomething.Theworldwouldhavemorebeautyinitifhe ddoalittlelandscapingonthatpieceofcraphecallsayard.
在评价理查德的绘画爱好时,斯蒂文的“砌墙工当自己是大画家呢”与“赞誉准则即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背道而驰,目的是为了讽刺理查德毫无前途的追求。
斯蒂文认为理查德不配当画家的原因是建立在职业低等(砌墙工)和物质寒酸(寒碜的卡车和院子)的基础上,他的论点没有一条是与绘画能力以及能否成为画家有关。
通过违反“方式准则”的次准则“有条理”,斯蒂文的话表现出他对物质财富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财富追求的不屑,这也为他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埋下了伏笔。
片段1
Steven:Demo?Liketheyknowhowtomakeademo.
Lynetta:Youdon tevenknowthem.
Steven:Idon thaveto.Iknowthetype.
片段2
Steven:Hoodlums.Howyouthinktheycanaffordallthatrecordinggear?
Pasty:Steven,please.Youcan tjustmakeanaccusationlikethat.
Steven:Don tbesonaive,Patsy.Doyouknowhowexpen siveitistorecordademo?They reprobablystealinghubcaps,forChristsake.
当得知朱莉的两个哥哥在追寻音乐梦时,上述短短的对话中,斯蒂文的话几乎违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所有准则。
“唱片小样?以为自己有多专业啊。
”“你以为他们买得起录音设备吗?”“他们说不定还去偷毂盖来凑钱呢。
”这三个表述从不屑到怀疑最后升级到指控偷窃,程度逐次加深,其依据却是“我了解这种人”。
斯蒂文试图引导听话者推断出:朱莉的哥哥因为穷,所以道德有亏,为了实现梦想会不择手段,甚至犯罪。
斯蒂文对两兄弟的称呼从“这类人”(thetype)降为“小流氓们”(hoodlums),表现出他的敌意和轻蔑。
为什么斯蒂文会瞧不起贝克一家人?布莱斯反思后认为这是因为“他只是不满意自己”(hewasjustmadathimself)。
有研究者认为,斯蒂文思考行事都是“从资本主义‘利’的角度出发,他对绘画艺术和音乐都不屑一顾……在他身上没有一丝半毫的人文主义关怀气质”[2]。
培根曾经说过:“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3]通过分析斯蒂文的言语,证明了他因为自身精神层面的极度匮乏,所以一直在贬低贝克一家的精神追求的原因,暴露了他那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的腐朽内里。
因此,本剧的导演罗伯·莱纳根认为斯蒂文“虽然很有钱,表面上看起来生活很完美,可他丧失了灵魂”[4]。
对于斯蒂文的话,佩西母女并没有附和,她们违反“合作原则”是为了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故佩西劝告丈夫“不能随便下判断”,而丽娜特则直接指责爸爸“真混账”。
(三)冷漠自私对比循循善诱
在揭示贝克家不修整院落的原因时,切特与斯蒂文之间的对话值得人深思:切特先抛出一个假设“如果你有个先天弱智的兄弟,你会怎么办?”(Ifyouhadabrotherwithaseverehandicap,whatwouldyoudo?)切特选择了handicap这个词,《朗文当代词典》对于其定义为“由于受伤或损坏而不能充分利用身体或精神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中性词。
可见在说出问题时,切特采用了“得体原则”,以避免冒犯。
斯蒂文违反“相关准则”回答“没事说这个干吗啊?”(Whatthehelldoesthathavetodowithanything?)以此明确表示自己不想谈论这个问题。
切特接着告知朱丽的叔叔是弱智这件事,斯蒂文违反“同情准则”和“量的准则”,说出“那又怎么样”“他家的基因有问题,不能怨咱们啊”这类话,以此表达自己的不在意与轻视,他的话真容易使听话人反感。
切特没有去评价这些话的对错与否,他故意违反“量的准则”增加信息“如果不是缺氧所致,他也会和你儿子一样健康”,暗示布莱斯出生时也经历了类似危险的情况,同时讽刺和谴责了斯蒂文的自私冷漠。
从切特和斯蒂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切特说话循循善诱,在面对错误时,不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与对方起冲突,而是用语言去引导对方进行反思,因此导演雷纳说:“切特能够成为布莱斯的道德指南针,让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3]斯蒂文的说话方式简单粗暴,显示出他为人处世总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毫无同情心,冷漠自私。
—
6
2
1
—
(四)刻薄对比幽默
幽默极具技巧性,对事物的观察、对人物的揣摩、对知识的积累、对自己的应变能力等等,都具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幽默的技巧,往往会适得其反。
因此,有人将幽默和讽刺比作一对孪生兄弟,一旦把握不好分寸,不但不能让人发笑,反而会使人芒刺在背、骨鲠在喉。
在邀请贝克一家聚餐这个片段中,剧中的三个男性角色就很好地展示了幽默与刻薄的区别。
在得知妻子佩西要邀请贝克一家聚餐时,斯蒂文的第一反应“对啊,但一直没请,现在请不了了”(Yeah,butwedidn t.Andnowwecan t)违反了“量的准则”———他的话包含了过多不必要的信息。
“时效已经过了”(Thestatuteoflimitationshasrunout)违反了“质的准则”,因为邀请人吃饭是没有“时效”可言的,故可被视为虚假信息。
接着斯蒂文再次违反“量的准则”,多加了一句“请他们吃饭又治不好他哥哥havingthemoverfordinnerisnotgonnafixhisbrother”,想显示自己的幽默感或改变目前谈话的气氛。
佩西的回答违反“相关准则”和“礼貌原则”的次准则即“一致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限度”,她没有对自己丈夫的话做任何评价,不管丈夫说什么,她的话题始终围绕着要贝克一家吃饭,听了丈夫的话,“吃饭”的正式程度从“晚餐”(dinner)直接升级为“晚宴”(sit downdinner),可见她并不认同丈夫的话及其所谓的幽默感,反而觉得他说得过分了。
当斯蒂文知道妻子主意已决,便说了一句“杀了我吧”(Justshootmenow),他的岳父切特马上接了一句“小心梦想成真”(Carefulwhatyouwishfor),切特的话违反了“礼貌原则”的次准则“得体准则”,这种不协调性将讽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观众会心一笑,又丝毫不会减损切特身为长辈的权威和尊严。
当得知佩西邀请自己一家参加晚宴时,理查德问“连我们的朋友沙门氏菌也邀请了?”(E venourfriendSalMonella?)这明显是说了自知是虚假的话,违反了“质的原则”。
理查德其实对罗斯基一家非常不满,可是当着孩子的面,他并没有口出恶言,而是采取幽默睿智的方式来讽刺他们不恰当的做法。
三、言语的影响力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
在孩子的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怦然心动》中,一对邻居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
在罗斯基家里,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可家庭关系并不如外表看起来的那么美好。
在父亲的言行影响下,Bryce的性格是内向、矜持且胆怯的,幸运的是祖父切特在他十来岁的关键时刻来到他身边,切特在电影中有一句很棒的台词:“一个人的性格是在童年时代养成的,孩子,你现在做出的选择将会影响你的一生。
我不想看到你走得太远,却又无法收场。
”这句话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精髓。
街对面的房子里,在贫困的表象下是一个充满诚信和爱的家庭。
贝克一家有着强大的家庭价值观,他们真正看中的是正确的东西。
爱、家庭、相互扶持、关系很好的父母,使得家庭关系非常牢固,这也是为什么贝克一家三兄妹无不展现出活泼、热情、自信、坚韧的性格。
导演罗伯·莱纳在采访中曾说过:“《怦然心动》不仅仅是初恋的问题,还与你的家庭对你的影响有关。
”[4]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家庭成员的言行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如何给孩子打下基础,以及此基础上孩子的成长过程。
四、结束语
“电影是以现实为参照的影像文本。
”[5]挖掘电影中角色的语言,实际上就是在探究电影是如何在虚构与现实的世界搭建桥梁,以虚构的世界打动现实中的人心。
《怦然心动》这部电影很好地展示了青春片的语言美学,通过对其成人角色的言语分析,可以看出本片的导演是如何熟练地使用语言来塑造人物角色的内涵,以及强化人物设定的细节和烘托人物的复杂性格。
注重对人物性格细节的烘托,塑造出底质饱满、性格鲜明的角色,这正是《怦然心动》青春常驻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黄伟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怦然心动》的比较研究[J].电影文学,2013(19):41—42.
[3]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
[4]GoodwynHannah.DirectorRobReinerTalksFlipped[EB/OL].https://www1.cbn.com/movies/director rob reiner talks flipped,2010.
[5]杜伟华,张静.美国青春电影中的美国文化[J].电影文学,2017(9):53.
LanguageRevealsPersonality—AnAnalysisofAdultsinFlipped
BasedonthePerspectiveofDiscourse
CHENYan
(HainanCollegeofForeignStudies,Wenchang571321,China)
Abstract:Ascharactersofagoodmovie,theirlanguagealwayshasitsuniquecharm.Basedonthecooperativeandpoliteprinci plesofdiscourseanalysis,thispapertriestoanalyzethelinesoftheadultsinthemovieFlipped.Basedonanalyzinglanguage,thispa perexplainsthementalactivitiesoftheadults,deconstructstheircharacteristicsandrevealstheinfluenceoffamilyontheprotagonists,inordertorevealhowlanguagepromotesthedevelopmentoftheplotandmoldthecharacters.
Keywords:Flipped;discourseanalysis;functionsoflanguage
(责任编辑:侯秀梅)
—
7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