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3 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测量物体的速度可以有哪些方法?
参考案例一――光电门测速原理
如图所示,图中滑块上红色部分为挡光板, 挡光板有一定的宽度,设为L.气垫导轨上黄 色框架上安装有光控开关,并与计时装置相 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当挡光板穿入时, 将光挡住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 计时,设记录的时间为t,则滑块相当于在L 的位移上运动了时间t,所以滑块匀速运动的 速度v=L/t.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纸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让小 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 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 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如上图)。 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两个物体由静止弹开也是一种碰撞情况 参考案例四――平抛测速原理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知识点 1 实验的基本思路
1.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 同一直线 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 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怎样找出不变量? (1)质量:质量是不变的,但质量与运动状态无关 ,不是 要寻找的量。 (2)mv: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 即是否有 m1v1+m2v2=m1v1′+m2v2′ ?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A、B两球碰撞后,速 度发生了变化,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发 生变化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
追寻不变量
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是不
变量?
m1 v1 + m2v2 = m1 v1’ + m2 v2’
?
或者,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是
不变量?
3.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应 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4.利用摆球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仪器靠在一个大 型的量角器上,这样可以较准确地读出小球摆动的角度,以 减小误差。
5.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 水平线上,以便对心碰撞,且刚好接触时,摆线竖直,将小 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参考案例二――摆球测速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把两个小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
们相碰。 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落下时的速度;测量被撞小球
摆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被撞后的速度。 也可以用贴胶布等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参考案例三――打点计时器测速原理
2.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参考案例一: v=ΔΔxt ,式中 Δ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 ,Δt 为光电计时 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 光电门 的时间。 参考案例二: v= 2gl1-cosθ,式中 l 为单摆摆长 ,θ 为小球被拉起 或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
参考案例三: v=st,式中 s 为 小车匀速运动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 t 为通过 s 所用的时间。
1、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1.1 一维碰撞
如图所示,A、B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小球A拉 起使其悬线与竖直线夹一角度a,放开后A球运动 到最低点与B球发生碰撞,碰后B球摆幅为β 角.如两球的质量mA=mB,碰后A球静止,B球 摆角β=α,这说明A、B两球碰后交换了速度;
如果mA>mB,碰后A、B两球一起向右摆动; 如果mA<mB,碰后A球反弹、B球向右摆动. 以上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
缩了的轻弹簧.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通过测量桌高和 水平位移,可以算出抛出时的初速度。
3、实验方案一: 3.1 用气垫导轨作碰撞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及分析(a-1)
实验记录及分析(a-2)
实验记录及分析(a-3)实验记录及分析(b)实验记录及分析—(c)
从上表中的三个关系中,找出碰撞前和碰撞后相等的关 系量。
2.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 的量是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之和,即m1v1+m2v2= m1v1′+m2v2′。
三、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 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 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 块在轨面上滑磨。
器等)。
A、B是两个悬挂起来的钢球,质量相等。使B 球静止,拉起A球,放开后A与B碰撞,观察碰 撞前后两球运动的变化。换为质量相差较多的 两个小球,重做以上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的结果看出,两物体碰后质量虽 然没有改变,但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与物体质 量的大小有关。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猜想碰撞 前后可能的“不变量”。
m1 v12 + m2v2 = m1 v1’2 + m2 v2’2 ? 也许,两个物体的速度与自己质量的比值之和在碰撞前
后保持不变?
……
v 1
v 2
v 1
v 2
?
mm mm
指明了探究的方1向和2 实验1 的目2 的
2、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
2.1 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 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 沿同一直线运动;
(3)mv2: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
量, 即是否有 m1v21+m2v22= m1v′1 2+m2v2′2 ?
(4)mv :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 即是否有mv11+mv22= vm1′1 +vm2′2 ?
知识点 2 需要考虑的问题
1.怎样才能保证碰撞是一维的? 可以利用凹槽或气垫导轨限定物体在同一直线 上运 动,也可以利用长木板限定物体在 同一直线 上运动,或使 两物体重心连线与 速度方向 共线。
6.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追寻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 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课堂小结
1、基本思路(一维碰撞) 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可能有哪些? 碰撞前后哪个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 2、需要考虑的问题 碰撞必须包括各种情况的碰撞; 物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碰撞前后物体速度的测量(利用光电门或打点计时
参考案例一――光电门测速原理
如图所示,图中滑块上红色部分为挡光板, 挡光板有一定的宽度,设为L.气垫导轨上黄 色框架上安装有光控开关,并与计时装置相 连,构成光电计时装置.当挡光板穿入时, 将光挡住开始计时,穿过后不再挡光则停止 计时,设记录的时间为t,则滑块相当于在L 的位移上运动了时间t,所以滑块匀速运动的 速度v=L/t.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纸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让小 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 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 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如上图)。 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两个物体由静止弹开也是一种碰撞情况 参考案例四――平抛测速原理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知识点 1 实验的基本思路
1.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 同一直线 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 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2.怎样找出不变量? (1)质量:质量是不变的,但质量与运动状态无关 ,不是 要寻找的量。 (2)mv: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 即是否有 m1v1+m2v2=m1v1′+m2v2′ ?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A、B两球碰撞后,速 度发生了变化,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发 生变化时,速度变化的情况也不同.
追寻不变量
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是不
变量?
m1 v1 + m2v2 = m1 v1’ + m2 v2’
?
或者,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是
不变量?
3.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应 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4.利用摆球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实验仪器靠在一个大 型的量角器上,这样可以较准确地读出小球摆动的角度,以 减小误差。
5.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 水平线上,以便对心碰撞,且刚好接触时,摆线竖直,将小 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参考案例二――摆球测速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把两个小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
们相碰。 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落下时的速度;测量被撞小球
摆起的角度,从而算出被撞后的速度。 也可以用贴胶布等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参考案例三――打点计时器测速原理
2.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参考案例一: v=ΔΔxt ,式中 Δ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 ,Δt 为光电计时 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 光电门 的时间。 参考案例二: v= 2gl1-cosθ,式中 l 为单摆摆长 ,θ 为小球被拉起 或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
参考案例三: v=st,式中 s 为 小车匀速运动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 t 为通过 s 所用的时间。
1、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1.1 一维碰撞
如图所示,A、B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小球A拉 起使其悬线与竖直线夹一角度a,放开后A球运动 到最低点与B球发生碰撞,碰后B球摆幅为β 角.如两球的质量mA=mB,碰后A球静止,B球 摆角β=α,这说明A、B两球碰后交换了速度;
如果mA>mB,碰后A、B两球一起向右摆动; 如果mA<mB,碰后A球反弹、B球向右摆动. 以上现象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
缩了的轻弹簧.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通过测量桌高和 水平位移,可以算出抛出时的初速度。
3、实验方案一: 3.1 用气垫导轨作碰撞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及分析(a-1)
实验记录及分析(a-2)
实验记录及分析(a-3)实验记录及分析(b)实验记录及分析—(c)
从上表中的三个关系中,找出碰撞前和碰撞后相等的关 系量。
2.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 的量是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之和,即m1v1+m2v2= m1v1′+m2v2′。
三、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 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气垫导轨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现代化教学仪器。切忌 振动、重压,严防碰伤和划伤,禁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将滑 块在轨面上滑磨。
器等)。
A、B是两个悬挂起来的钢球,质量相等。使B 球静止,拉起A球,放开后A与B碰撞,观察碰 撞前后两球运动的变化。换为质量相差较多的 两个小球,重做以上实验
通过演示实验的结果看出,两物体碰后质量虽 然没有改变,但运动状态改变的程度与物体质 量的大小有关。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猜想碰撞 前后可能的“不变量”。
m1 v12 + m2v2 = m1 v1’2 + m2 v2’2 ? 也许,两个物体的速度与自己质量的比值之和在碰撞前
后保持不变?
……
v 1
v 2
v 1
v 2
?
mm mm
指明了探究的方1向和2 实验1 的目2 的
2、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
2.1 实验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 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 沿同一直线运动;
(3)mv2: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
量, 即是否有 m1v21+m2v22= m1v′1 2+m2v2′2 ?
(4)mv :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 即是否有mv11+mv22= vm1′1 +vm2′2 ?
知识点 2 需要考虑的问题
1.怎样才能保证碰撞是一维的? 可以利用凹槽或气垫导轨限定物体在同一直线 上运 动,也可以利用长木板限定物体在 同一直线 上运动,或使 两物体重心连线与 速度方向 共线。
6.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追寻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 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课堂小结
1、基本思路(一维碰撞) 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可能有哪些? 碰撞前后哪个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 2、需要考虑的问题 碰撞必须包括各种情况的碰撞; 物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碰撞前后物体速度的测量(利用光电门或打点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