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1中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脚踝(gu6) 赐给(ci) 僻静(pi) 什刹海(chd)
B.隐晦(hui) 愕然(色) 恣睢(sui) 獾猪(huan)
C惘然(w6ng) 滹沱河(Hd) 蠕动(而) 滁州(ch6)
D.海峡(xid) 模糊(m6) 怅惘(chdng) 五行缺土(xi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肴愕然嗤笑惘然
B.阴翳对羿栅栏觥筹
C.旷野惶恐蠕动咖啡
D.木椽吞噬赫然战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八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航空模型。

D.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

B、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根据要求,用诗文原句填空。

(8分)
(1)《山居秋瞑》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八年级语文试卷(C),第1页,共8页
(2)《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3)《蜀相》中作者对诸葛亮壮志未酬感慨万千的诗句是
‘‘,,
(4)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5)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蓉《乡愁》)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每题3分,共6分)
(1)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开播语是“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山东卫视的开播语是“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人海,孔子在这里诞生”。

请你为你家乡的电视台拟一个开播语。

(3分) 家乡开播语
(2)(AB两题中任选一题)(3分)
A.《三国演义》中,①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②周瑜,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临死时长叹“。

”③单刀赴会、败走麦城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一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5分)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这首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年,为诗人辞官南归故里时所作
7.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8.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3分) (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6分)
甲文: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荧。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白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问之朝幕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文: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①获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象芦苇。

②闾里:乡里。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佳木秀——(2)惟读书是务——一
lO、《醉翁亭记》作者是我国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分)
11、翻译句子(6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3)就阊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12、从乙文看出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至少指出两个。

(2分)
13、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相同吗?作简要分析。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
到海底安居
李湘洲
①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

到那时,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

③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

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④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

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

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记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l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⑤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也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

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这种水下房屋是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

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

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

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

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⑥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

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

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

⑦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

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

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

⑧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

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

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

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⑨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包括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

如何保证供电?目前,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

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

⑩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

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
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⑩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

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

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

14.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2分)
15.文章第④、⑤段分别介绍了法国人和美国人进行科学实验,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2分)
16.请指出第⑤段中加点的“当时”一词体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

(3分) 17.联系上下文,在第⑥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能自然衔接。

(2分) 18.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根据本文内容,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不少于2条。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为我唱首歌吧……
英·安德里安
(1)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

(2)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3)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

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

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

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哀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4)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5)“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6)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7)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

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问,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8)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目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显得绯红。

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9)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10)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

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

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11)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大的病痛啊!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从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

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

(12)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
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

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关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注】扑簌簌(sd),形容掉眼泪的样子。

19.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
20.揣摩旬中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2分) 答:一一——
(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2分)·
答:一一——一——
21.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3分) 答:一…一一一一一——
22.第(11)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2分)
答:
23.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2分)
答: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
……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