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据《新快报》报道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
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
因可能是()
A. 中美关系的改善
B.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
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中日邦交正常化故C正确
题干材料讲的是中日之间的关系据此排除ABD三项
故选C
2.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答案】C
【解析】2001年10月20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在世界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召开的.故选C.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 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 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结合所学可知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获得
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D
4.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是()
A. 邓小平
B. 刘少奇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2001年中国举行的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A. 万隆会议
B. 上海APEC会议
C. 世界妇女大会
D.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答案】B
【解析】
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经典
之词出自于()
A.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 万隆会议
C. 26届联合国大会
D. 雅尔塔会议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立
异的”结合所学可知 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万隆精神”
故选B
7.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 g(中国人来了)”作
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B
【解析】据题干“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 g(中
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结合所学可知 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故选B.
8.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回顾这样的现实“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
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
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中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C. 中国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1世纪初中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举措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
A. 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
B. 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 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D. 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答案】D
【解析】A.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不能体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特色排除A
B.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说法错误故排除B
C.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不能体现出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故排除C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故D正确
故选D
10.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有()
①努力改善日中关系
②实行贸易立国方针
③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
④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高度发展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为此努力改
善日中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要求成为联合国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实行贸易立国方针是其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意无关
11.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下列事件与他不相关的是()
A. 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周总理举行会谈
D. 1992年视察南方并进行南方讲话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周总理举行会
谈 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与周恩来不相关的是1992年视察南方并进行南方讲话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同时2018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五周年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所形成的外交布局是()
A. “一边倒”
B.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 不结盟、高层次
D. 以大国为主导以周边为基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故B正确
故选B
13.1971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对某外国记者说“之前有一个大国千方百计阻挠
我们采取‘鸵鸟’政策把脑袋伸在沙子里不看这个世界变化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它装
作看不见所以我们有二十多年被排除在外……”材料反映了()
A. 中美两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外交胜利
C. 中国代表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D. 中国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D
【解析】根据时间“1971年”和“中国这么一个泱泱大国它装作看不见所以我们有二十
多年被排除在外……”可知反映了中国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A. 《双十协定》的签订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呼声
B. 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答案】C
【解析】重庆谈判后《双十协定》的签订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呼声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中美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其关系影响着国际关系走向中美关系正常化最重要的前提是()
A.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重要的前提 C项符合题意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两项措施16.(2)展品之一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象老虎又象狮子狮子生于中亚一带未见于中原地方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好奇问“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16.(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16.(4)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认识
【答案】(1)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派大将霍去病、卫青出击匈奴
【解析】(1)西汉在巩固中央集权统治方面可答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设刺史监察地方等在解除外部威胁方面派大将霍去病、卫青出击匈奴
【答案】(2)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沿丝绸之路很多西方商人前来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沿丝绸之路很多西方商人前来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
【答案】(3)历史条件汉朝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精美的丝织品和丝绸贸易的发展汉朝的对外开放政策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汉朝政府的保护和经营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保证丝路畅通
【解析】(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汉朝的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都比较繁荣丝织品和丝绸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汉武帝两次派遣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此后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保证
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此外汉朝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对丝绸之路的保护、经营也是重要原因【答案】(4)体现了利用传统丝绸之路历史积淀造福沿线群众的“共赢”思想是古老的
丝绸之路在新时代中的新面貌
【解析】(4)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
17.(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海军建设近几年来取得了哪些领域的成就?
17.(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建国70年来我国海防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7.(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领域装备技术领域或国防科技领域或军事科技领域
【解析】(1)据材料“中方参阅舰艇和飞机包括航母辽宁舰……舰载直升机梯队等10个
梯队”可知中国海军建设近几年来在装备技术领域或国防科技领域或军事科技领域取
得的成就
【答案】(2)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海防建设奠
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走“科技强军、科技兴军”之路国家对科技
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广大海军官兵的努力
【解析】(2)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70年来我国海防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有新中国成
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海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防科
技工作者的努力走“科技强军、科技兴军”之路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广大海军
官兵的努力
【答案】(3)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成就)
【解析】(3)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是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成就)
故此主题是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成就)
18.(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在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
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18.(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5年亚非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
成功?
18.(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是指哪一事件?1972年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18.(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哪一外交政策?
18.(5)请列举出21世纪以来的两项重大外交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已形成怎样的
外交布局?
18.(6)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总结港澳回归祖国后出现的局面这种局面充分说明了什么?
18.(7)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答案】(1)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或团结亚非拉国家或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
好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1)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与发展中国家搞好关系争取合作与支
持周恩来总理在与印度和缅甸政府会谈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2)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2)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大会的圆满完成
【答案】(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田中角荣
【解析】(3)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开启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答案】(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析】(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一贯奉行的外交方针
【答案】(5)加入WTO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奥运会发展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解析】(5)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外交布局是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答案】(6)局面香港、澳门回归后出现了更加繁荣和发展的局面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
【解析】(6)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经济更加繁荣发展更加迅速说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答案】(7)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坚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等【解析】(7)首先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其次是积极发展本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获得平等外交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