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闵双武
【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水平,同时对观察组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562.43±76.32)ng/L,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
(165.72±13.45)ng/L(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
(1256.72±57.83)ng/L(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对儿童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作出准确和及时的诊断,同时也可以用于此类患者疗效的评价.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11
【总页数】2页(P110-111)
【关键词】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力衰竭;血清;儿童
【作者】闵双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内八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
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急性疾病,且是反复发作的一种逐渐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病程较长且迁延反复、预后差的特点,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1-2]。

以往诊断早期儿童心力衰竭缺
乏简单、经济和实用的辅助诊断方法[3-5]。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作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儿童心力衰竭的诊疗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儿童心力衰竭以及体检的健康儿童分别进行了NT-proBNP水平的检测,旨在为儿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儿童心力衰竭者作为观察组研
究对象,均符合《心脏病学》(第5版)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男4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8.20±4.47)岁,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Ⅰ级19例,Ⅱ级28例,Ⅲ级16,Ⅳ级6例。

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
童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9.02±3.55)岁。

1.2 方法
清晨采两组儿童的空腹静脉血3 ml,定量测定NT-proBNP水平,严格遵守仪器
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采用SSJ-2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瑞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试剂由ReLLA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观察分析观察组治疗后与
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为(1 562.43± 76.32)ng/L,高于对照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165.72±13.45)ng/L(P<0.05)。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为(700.43±45.66)ng/L,低于治疗3 d后的NT-proBNP水平(1 256.72±57.83)ng/L(P<0.05)。

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急性疾病,如果未能在发病早期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加重疾病的发展,甚至发生死亡[6-7]。

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速且具有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心力衰竭疾病已有多项研究证实[8-9]NT-proBNP水平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疾病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亦有文献表明[10]NT-proBNP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紧密联系,且可作为心功能分级标准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比较,观察组治疗前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儿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3 d后(P<0.05),但观察组治疗14 d后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提示NT-proBNP水平升高与儿童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此类疾病评估指标。

同时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治疗后3 d和14 d的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心功能逐渐好转,说明了患者心功能经针对性治疗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且NT-proBNP水平亦得到了控制,因而动态观察NT-proBNP水平可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协助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是反映心功
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可以有助于提高早期和无症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文献】
[1] 卢亚亨,王献民,郭永宏,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儿童急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38-40.
[2] 李敏,孙晓敏. N末端脑型钠尿肽定量检测在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5):714-715.
[3] 郑小亮. hs-cTnT联合NT-proBNP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1916-1917.
[4] 金明,杨栋,王汉斌,等. 血清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J]. 心电与循环,2016,35(6):446-448.
[5] 许桂芬,郑勇,杨巍. 尿酸、NT-proBNP及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海峡药学,2016,28(2):92-94.
[6] 高尚梅,何德英,刘红燕,等. 心衰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090-1092.
[7] 黄勇,魏心恒,龚凌云. 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2015,16(8):28-29.
[8] 陆桂宁,林春旺,曾祥林,等. 0~7岁儿童年龄分层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诊断心力衰竭的阈值[J]. 广东医学,2015,36(10):1542-1545.
[9] 黄晓雯,周涛,马力忠,等. NT-proBNP、cTnI联合检测诊断儿童肺炎并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2016, 27(20):3305-3307.
[10] 李彦娜. 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7-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