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塑料助剂研究的期刊文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期(总第139期)塑料助剂57国外有关塑料助剂研究的期刊文摘
作用于接触活性的抗菌聚合物表面的功能化淀粉微粒(Carbohydrate Polymers,2020,229:115422)
淀粉具有可再生、生物可降解,便于改性而且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生物相容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功能化生物大分子材料,本项研究就将淀粉用作了制备抗菌性聚合物材料表面的模块性平台。

研究者们探究了将杀菌剂分子化学接枝到淀粉上,并考察了接枝产物在聚乳酸(PLA)中抗菌特性。

研究合成了聚六亚甲基盐酸脈盐(PHGH)并将其作为抗菌剂接枝到淀粉上,接枝产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将改性淀粉以不同比例添加进PLA膜中,并测试了其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抱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

结果显示,当细菌接触髙分子表面材料时,高分子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性质,显示材料在自净化表面材料,如用作医疗设备和食物包装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活性的聚罗丹宁/攥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Polym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2019,58(13):1461-1470]
本项研究首先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镰铁氧体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化学聚合法制备了用作抗菌剂的聚罗丹宁/镰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PRh/NiFeQQ。

利用红外光谱(FTIR),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动态激光光散射(DSL),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合成的NiFe2O4纳米颗粒和PRh/NiFe2O4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化学、磁学和形貌表征。

FESEM分析表明,NiFe2O4纳米颗粒具有平均直径为50nm的多边形结构。

根据纸片扩散法以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测试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试,与NiFe2O4纳米粒子相比,PRh/ NiFe2O4纳米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具有更好的抗菌作用。

富含丁香酚抗菌剂的大豆分离蛋白纳米复合膜的相互作用和性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8,135(10): 45941]
本项研究设计了一种由大豆分离蛋白(SPI)、粘土(Na=MMT)和丁香酚抗菌剂组合而成的纳米复合材料薄膜。

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的晶格间距的变化证明了粘土与丁香酚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SPI溶液中添加粘土(5%和7.5%)可增加其切力变稀行为和稠度。

同时,也观察到SPI膜中粘土的良好剥离,SPI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受粘土影响但不受水蒸气渗透影响的现象。

相反,在SPI溶液中添加丁香酚不会影响稠度,但会导致SPI膜L降低和水蒸气渗透率提高。

丁香酚的存在抵消了粘土对成膜溶液稠度的影响,促进了粘土的插层过程,并改善了水蒸气渗透性和抗菌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粘土的存在不影响丁香酚/SPI薄膜的抗菌作用。

脱乙酰电纺纤维素纳米纤维中引入银纳米颗粒及其对抗菌活性的影响|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2018,29(1): 394-400]
在本项研究中,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随后通过碱性水解作用将CA纳米纤维转化成了纤维素纳米纤维。

用SEM,T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

进而将银纳米颗粒(AgNPs)以不同浓度引入再生纤维素纳米纤维中,并针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BH5a、革兰氏阳性球抱菌和黄曲霉进行了的抗菌性能测试,发现了极强的抗菌活性。

环境因素对含有抗菌剂的聚(3-瓮基丁酸酯-co-3-S基戊酸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Polymer Composites,2018,39(3):915-923]
矿物油的短缺,日益严重的废弃物问题以及社会意识的增强,使得生物基聚合物成为石油基塑料的重要替代品的潜力越来越大。

但目前生物基聚合物的应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部分原因是某些生物基聚合物的性能不足而且价格高昂。

本项研究的重点是用有机改性的蒙脱土增强聚(3-轻基丁酸酯-co-3-径基戊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的共混物。

此外,将两种天然蜂胶添加剂和工业抗菌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以期能继承其抗菌特性。

研究了吸水率、耐候测试带来的老化,以及抗菌作用等环境因素对这种生物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热行为和色度变化的影响。

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在各种应用场合,如用作包装材料时这种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

纳米纤维PA6/DTAB膜在空气过滤过程中的抗菌修饰稳定性[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C: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2019,96:807-813.]
本研究用一步法静电纺丝技术,即在纺丝液中直接添加抗菌剂制备了含有十二烷基三甲基漠化钱(DTAB)的聚酰胺6(PA6)抗菌空气过滤膜,并试图验证其抗菌功能稳定,具有持久抗菌活性。

研究中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率扫描电镜(HRSEM)揭示了改性剂对PA6纳米纤维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用XPS、电动分析和抗菌测试证明吹气测试后复合物的稳定性和持久抗菌活性,表明所制备的膜可以长期在空调系统中使用。

(张苇杭、张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