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独生子女的性格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独生子女的性格心理
根据2012年1月教育部的统计数字,独生子女占了我国少儿总数的90%。
在城市的幼儿园、中小学越来越多的教育对象是独生子女,研究分析他们的各类特有现象,掌握其个性特点,寻求教育科学的方针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北京青少年心理中心在此与大家分享心得与支招:
1、孤僻心理。
表现为:少言寡语,独来独往,极少与人交流,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厌烦别人打扰,常常独处。
专家支招:产生原因既有性格方面的,也可能是遭受外界不良的刺激。
老师们、家长们应注意经常找孩子谈心,引导孩子与同学们多交流,安排孩子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多接近,尽量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能够发挥其长处的活动,以求渐变。
2、抑郁心理。
表现为:沉默寡言,凡事都没什么兴趣,难得开心一回。
性格太内向,遇到烦心事不愿与人倾诉,只憋在心中自己承受。
专家支招: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或因与同学闹别扭,或因遭受老师批评、家长怒斥的挫伤,或是家庭出了悲伤之事。
老师们、家长
们应给予充分关心,与其谈心,有疑问可以打电话咨询心理机构,及时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3、执拗心理。
表现为:凡事喜欢钻牛角尖,听不进别人的劝解,不通情理,不领情面,“一条道跑到黑”碰壁也不回头。
专家支招:性格愚昧所至,每当与人发生矛盾便成执着状态,令人难以插手解决。
老师们和家长们要时过境迁后再做工作,向孩子指出这种
4、狂妄心理。
表现为:大话连篇,出口就作惊人之语,却不着边际,喜欢想入非非,行为怪异,胆大妄为。
专家支招:产生原因主要是,性格张狂暴戾,存在不良思想。
老师及家长要从尊重孩子入手,抑其无理的一面,扬其敢做敢为的一面,购买一些有益书刊与孩子一起阅读,引导他们树立诚实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偏激心理。
表现为:过于坚持自我,凡事喜欢走极端,说话抬杠,办事过火,争论问题时脸红脖子粗,抓住别人不放,死也要争上风。
专家支招:产生原因是性格上争强好胜,而思维方法却是“一点论”。
老师及家长要向孩子多讲解偏激看问题的害处,与孩子分析凡事一分为二的道理,宽容才是处世之道。
6、冷漠心理。
表现为:面无表情、难得一笑,“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极少有同情心,不热心参与集体活动。
专家支招:产生原因较复杂,性格孤独,极少交往,生活阅历中见到阴暗面太多,或曾经上当受骗,身心受过较大的打击,从而消极对待一切。
老师及家长要主动热情相待,真诚相处,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对此,不能操之过急,心中的坚冰须一点一滴地融化。
安排有相同爱好的学生与孩子一起爬山,增加交往,也是个阳光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