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文化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文化讲稿
第一篇:奥林匹克文化讲稿
奥林匹克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指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和活动内容,也可以解释为从古代奥运到现代奥运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
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也可以把奥林匹克文化分成广义和狭义两大部分。
广义奥林匹克文化应该包括古代奥林匹克传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精神以及所有的奥林匹克活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大众体育、奥林匹克文化等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和奥林匹克商业活动等等。
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是指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各种视觉形象,如奥林匹克标志、旗帜、奖章、招贴画、格言、徽记、会歌、奥运会火炬、吉祥物、纪念币、邮票以及开闭幕式、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文艺表演、科学报告会和奥林匹克大众传播等。
奥林匹克文化是体育与文化的结合。
奥林匹克文化以体育为载体,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并结合多种文化形式,共同构成奥林匹克文化的丰富内涵。
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是通过奥林匹克象征物、奖励制度和一系列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活动而体现出来的,体育与文化的结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其崇高理想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奥林匹克象征
为了表达和宣扬奥林匹克的崇高原则和理想,在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之初,顾拜旦亲自设置了许多标志和仪式,这些标志和仪式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日益完善定型,逐渐形成为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象征,他们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各种特征,是奥林匹克文化最有特点,最具魅力的部分。
一、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图案是1913年顾拜旦设计,于1914年第6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批准而被正式采用。
图案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规则梯形,五个不同颜色互相套接的圆环组成,颜色规定为:蓝黄黑绿红。
上面从左至右为蓝黑红,下面是黄绿环。
顾拜旦设计的用意是:代表全世界的五大洲已经连接在一起,共同为推进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不懈努力,代表着奥林匹克友谊的精神及全世界运动员之间的平等;六种颜色(加上白底),则代表着当时全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
五环颜色分别代表蓝色(欧洲)、黑色(非洲)、黄色(亚洲)、绿色(大洋洲)、红色(美洲)。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解释,五环图案的含义是:“代表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
今天,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仅次于国际红十字。
奥林匹克五环已经成为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象征。
如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一面105米长,75米宽的奥运五环大旗在主会场上展开,覆盖了出席开幕式的所有国家运动员,就是这种象征意义的生动体现。
二、奥林匹克徽记
由奥林匹克五环旗和其他特殊图案共同组成的图样。
各国和各地区使用必须经批准,而且被批准6个月内在本国注册,否则撤销。
中国的奥委会会徽是由奥林匹克五环和其上方的五星红旗组成。
三、奥林匹克旗
奥林匹克旗白底无边,中央绘制五环,蓝色靠近旗杆左上方。
原始五环旗1913年由顾拜旦设计,长3米,宽2米,制作于顾拜旦出生地一家商店,现悬挂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大厅中。
1914年复兴奥林匹克20周年,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召开第17届年会及第6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首次升起了奥林匹克旗。
1920年7届奥运会,比利时利用此旗为会旗,会后赠给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正式会旗自此诞生。
每届奥运会其旗帜飘扬在主体育场上空。
以后历届会旗交接仪式,由上届主办城市代表给国际奥委会主席,
主席再交给该届主办城市的市长。
旗帜在该市政府保存4年,再交下届主办城市。
在奥运会主体运动场升起的会旗是正式旗帜的复制品,规格比正式旗帜大。
四、奥运会会标(会徽)
奥运会会徽是当今世界最为人注目的主题标志,它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届奥运会市场开发工作的基础和形象景观工作的核心。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图案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既相互套接的奥林匹克五环,同时衬以表现奥运城市和东道国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题图案。
中国08奥运会徽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是北京奥组委从1985份参赛作品中甄选出来的。
它将中国的印章、文字和奥运五环有机的结合起来。
金石印章,是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的敬重与真诚,当我们郑重的印下这方“中国印”之时,就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丽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快、更高、更强”的激情乐章。
它的图案似印非印,似“京”非“京”,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奥,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表达北京热情的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国朋友加入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五、奥林匹克会歌
奥林匹克会歌是一首希腊古典乐曲,原名为《萨马拉斯颂歌》。
由希腊人萨马拉斯作曲,派勒玛斯作词,曾在第一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
当时许多人认为它并不理想,因为它需要和五环旗,圣火等互相配合,才能产生庄严神圣的气氛,激励全世界的运动员。
而当时这些标志和仪式尚未产生。
为此一直争论不休。
1958年以前,各奥运会承办国根据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民族文化差异和欣赏角度等,自由挑选曲目。
因此,奥运历史上曾出现过好几首会歌。
但经尝试,其效果均不如《萨马拉斯颂歌》,1958年在东京召开的55届年会,正式确定首届奥运会上演奏的这首歌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六、奥运会吉祥物
吉祥物是每届奥运会有趣而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最早出现在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的第10届冬奥会上。
1972年在德国墨尼黑举行的第二十届奥运会上,出现了一只取名为“瓦尔迪”的小猎狗。
从此后,各届奥运会主办国都仿效德国人的做法,将自己本国人民珍爱的,世界绝大多数人民喜爱的珍稀动物,精选一个(或几个)为吉祥物,例如雅典2个,悉尼3个,长野冬奥会4个。
我们北京五个。
以示奥运会吉祥如意,表达主办国祝奥运会圆满成功,祝福选手取得较好成绩。
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它们是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呢呢。
分别代表鱼、大熊猫、圣火、藏羚羊、燕子。
同时代表了奥林匹克五环的颜色,蓝、黑、红、黄、绿。
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好运。
第二节奥林匹克奖励
一、奥运会奖章
授予奥运会优秀选手以象征荣誉的纪念物做法源于古代奥运会。
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时,将采自……。
现代奥运会授予各项比赛的前三名奖章和奖状。
金、银、铜三种,圆形,直径不少于60mm,厚3mm,金牌为银质镀金,重95g,表面镀不少于6g的纯金;银牌重89g,铜76g。
奖牌正面为右手举花,左手抱橄榄枝的女运动员浮雕图案,背面为四种不同肤色人种的运动员抬起一位招手致意的获胜男运动员浮雕图案,既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也体现了全世界青年团结与和平的愿望。
北京奥运会奖牌直径70毫米,厚6毫米,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雕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整个奖牌珍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胜利者的礼赞,也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对获得4—8名的运动员只发奖状,不发奖章。
1928年,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奖牌作出规定:正面图案固定为古
罗马大竞技场,旁边是左手抱花、右手高举橄榄枝的女神像。
反面由东道国自行设计,对举办地点和届数做相应变更,标明运动项目。
奖牌大小统一规定为直径至少60毫米、厚度3毫米。
金牌由纯度92.5%的银制成,表面镀金不能少于纯金6克;银牌和铜牌用银或铜制成。
雅典奥运会时,将奖牌正面背景改为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女神像由坐姿改为站姿并插上了翅膀。
二、奥林匹克勋章
1974年,国际奥委会决定设立奥林匹克勋章。
奥林匹克勋章为环形,中间是奥林匹克五环,两边是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分为金质、银质、铜质三种。
奥运官方网站8月25日讯今天上午,国际奥委会举行答谢早餐会并颁授奥林匹克勋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获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颁授勋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邓朴方等14人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协助罗格颁授勋章。
根据75届国际奥委会会议决定,奥林匹克勋章理事会提名并经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可在对模范实践奥林匹克原则,积极宣传奥林匹克理想中成绩显著者,以及推进奥林匹克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和在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授予金、银、铜质勋章。
金质勋章一般授予为发展体育运动和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领导人,(如尤伯罗斯)国际奥委会前领导人;银质勋章授予功绩卓著的奥林匹克选手,国家或地区奥委会,体育界的领导人,以及其他知名人士;铜质授予成绩显著的运动员或其他体育工作者。
奥林匹克勋章不授予现任的国际奥委会成员。
目前为止,我国获得奥林匹克奖励情况:1986、4、18,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获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钟师统、荣高堂、李梦华、伍绍祖、陈先、路金栋、宋中、陈希同、张百发、张彩珍、黄中11人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奖章。
陈镜开1987年获得奥林匹克铜质奖章。
三、奥林匹克奖杯
国际奥委会全会1906年做出决定,对受公众尊重,热情和卓有成效地为体育服务,以及对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卓越成就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或其他社会团体,授予奥林匹克奖杯。
奖杯1976年纯银制作,一直保存在奥林匹克博物馆,每年颁发一次的奥林匹克奖杯是此杯的复制品。
1986年,为表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发展体育设施方面的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曾授予中国奥委会一座奥林匹克奖杯。
授奖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刘鹏代表中国奥委会向罗格授予中国奥委会勋章。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代表北京市人民从罗格手中接受了奥林匹克奖杯。
四、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奖
为了促进体育科学发展,促进体育科学与运动实践的结合,国际奥委会自1956年起,在奥运会年举办正式的世界性的体育科学大会。
国际奥委会自1989年起,还以“国际奥委会主席体育科学奖”的方式,对体育科学工作者给与奖励。
本特·萨尔丁博士,一位在丹麦大学哥本哈根肌肉研究中心工作的瑞典籍教授,最近荣获了国际奥委会颁发的奥林匹克体育科学大奖,并获奖金50万美元。
这是世界上奖金额仅次于诺贝尔医学奖的一个奖项。
萨尔丁是最早提出反对“卧床休息是恢复健康的最佳途径”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之一。
他认为运动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恢复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说,“在受伤或患病后,人们应与医生共同讨论制定出一套积极的康复计划。
” 萨尔丁是该奖项自1996年由医药巨头Pfizer公司设立以来的第4位获奖者。
Pfizer公司还承担了与国际奥委会合作的研究项目以及两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所需的经费。
第三节奥林匹克仪式
奥林匹克仪式是指围绕奥运会而举行的一系列礼仪性的活动。
主要有圣火传递、奥运会开闭幕式、发奖仪式。
它们集中体现了奥林匹
克运动的各种文化特征,是奥林匹克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一、奥林匹克圣火传递据古希腊神话传说,诸神之王宙斯为了永久统治大地,故意不给人类降火,使世人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
勇敢善良的普罗米修斯,决定违背宙斯的意志,当太阳神从天上驰过时,他用树枝从那里盗得了火种,从此人间有了火,驱散了黑暗和寒冷,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取自阳光之火被称为圣火)。
圣火传递仪式来源于古希腊。
在每年奥林匹克祭奠前,三名纯希腊血统的运动员手持火炬跑遍全希腊,传谕着将举行祭典的消息。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始于1928年,是国际奥委会德国委员莱瓦尔德建议的。
但当时由于技术原因,火种不是取自奥林匹亚。
正式圣火传递是在1936年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
圣火传递及点燃仪式是按古希腊方式进行的。
在奥林匹亚赫拉神庙遗址前,用凹面镜聚集阳光,希腊最高女祭司用火把点燃,(希腊长老)在身穿古希腊祭司服装的希腊少女簇拥下,把点燃的火炬交给由主办国派来的第一名运动员,(08奥运是希腊运动员)再用每人一公里接力跑的方式(无法跑的地方用飞机和轮船运送)(现在奥运火炬传递每人跑200米)传递到奥运会主办城市。
开幕式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将火炬交给本国的著名运动员,绕场慢跑一周后,在点燃置于火炬塔顶的巨型火炬,直到该届奥运会闭幕式结束时才被熄灭。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主题是“和谐之旅”,口号是“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又有创新:境内31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外21个城市传递。
火炬手最多21880人;(境内19400,境外2480)传递时间最长130天;(境外30,境内100)传递距离最长13.7万公里。
其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火炬要穿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在全国挑选10名最好的登山队员,在08年5月,沿西藏登山队奥运火炬珠峰传递路线登顶珠峰。
2008年5、8日上午9点17分,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完成了我们申奥时的承诺。
圣火传递激励人类追求光明,朝着崇高目标不断进取。
圣火传递也象征着奥运精神的传递。
二、开、闭幕式
开、闭幕式既要反映出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主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者工作的水平。
开、闭幕式是奥运会期间最隆重的仪式,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给世界最绚丽的人类文明之花。
它是体育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
开幕式举行之日成为全球最盛大的节日,常常吸引数十亿观众在同一时刻坐在电视机前。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主要由入场仪式、宣布开幕和宣誓仪式以及大型表演三部分组成。
开幕式的文艺表演成为奥运会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部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耗资700万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达到了2500万美元,雅典达到了8100万欧元,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行家的批评。
开幕表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为了搞好开幕式表演,各国奥运会组织者都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最优秀的创作、编导和演员,动用最先进的演出设备,以求得最佳的艺术效果。
如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有1.2万男青年女青年,1000人的合唱团,800人的军乐团,85架大钢琴,1500人的舞蹈队,20万件道具,1.5万套演出服装。
因为崇高的美学特征之一就是在数量上的无限大和力量上的无比威力。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员15000人,是历届奥运会之最。
欢迎仪式:时针接近20点,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突然,一道耀眼的焰火在体育场上方滚动,激活古老的日。
日
将光芒反射到2008面缶组成的缶阵上,和着击打声,方阵显示倒计时秒数。
缶面上连续闪出巨大的9、8、7……。
2008名演员通过击缶而歌的方式(全都是1.70米)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他们一边击缶,一边吟诵孔子的诗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演震撼强烈,猝不及防,冲击视觉。
文艺表演:核心的表演是在一张纸上(卷纸画)进行的,这张纸长147米,宽27米,重达800公斤。
诸多中国元素汉字、印刷术、太极拳……在长卷上展开。
运动员入场:希腊在前,然后按汉字笔画排序入场。
中国在最后,旗手姚明,手牵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映秀镇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林浩的手走在最前面。
而后是刘琪致辞,罗格致辞,胡锦涛宣布开幕。
张怡宁代表运动员宣誓。
点燃圣火:最后进入鸟巢的火炬手依次是许海峰、高敏、李小双、占旭刚、张军、孙晋芳、李宁。
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主火炬(火炬塔直到点火前15分钟才竖立起来)。
李宁,体操运动员,1981年18岁,在第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得自由操、鞍马、吊环三项冠军。
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夺得全部七块金牌的六枚,创造了体操史上的神化,被世人誉为“体操王子”。
1984洛杉矶奥运会,夺得3金2银1铜。
(那届奥运会,中国夺得15枚金牌,前苏联没有参加)。
1986年第七届世界杯或个人全能、自由操、鞍马冠军。
1988年汉城奥运会,李宁在最后一次奥运会中意外失利,从吊环上摔了下来,随后26岁的李宁宣布退役。
1999年,被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和阿里、马拉多纳、乔丹等运动员占到了一起。
李宁退役后进入商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宁牌服装及健力宝饮料多次资助各种体育活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宁现在的身价是16个亿。
三、发奖仪式
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发奖时,传令官首先公布冠军的名字,成邦及父母的名字,再把胜利者带到裁判席前,裁判官把橄榄枝花冠给冠军戴上。
现代奥运会发奖时,先宣布获奖运动员的国籍和姓名,获前三名的运动员依次站在领奖台上,然后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他指定的委员,在有关的体育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他代表陪同下,向获奖运动员颁发奖章和证书。
授奖后,在冠军运动员所属国国歌声中升这三名运动员所属国旗。
这时获奖运动员面向旗帜站立。
升旗奏歌仪式增强了颁奖仪式的民族主义色彩,激发了有关国家运动员和民众爱国主义热情,从而也增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对奥林匹克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节
奥林匹克文化活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奥林匹克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宣传和实现奥林匹克理想,促进体育和文化的繁荣,推动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奥林匹克日
1894年、6、23日,现代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永远缅怀顾拜旦等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创者,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每年这一天,定为“奥林匹克日”。
各国均以这一天为中心,举办各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奥林匹克日已经成为全世界团结与和平的一个象征。
我国从1986年起,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以长跑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以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和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开展。
二、奥林匹克艺术节
奥林匹克艺术节是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一届奥运会举行期间,奥运会组委会经国际奥委会同意,都要组织各种能展示举办国和世界各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称为奥林匹克艺术节活动。
在艺术节期间,音乐、舞蹈、文学、绘画、雕刻、摄影、戏剧、建筑艺术、体育集邮展览和图书展览等多种文化活动争奇斗艳,各类文化艺术珍品交相辉映,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三、奥林匹克邮票
奥林匹克邮票是历届奥运会主办国或其他国家为纪念各届奥运会而发行的邮票。
1896年希腊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发行了以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为题材设计的八种图案12枚纪念邮票,高于面值出售,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弥补了经费的不足。
奥林匹克成立十周年,(1906年),希腊政府又发行了一套(3枚)邮票,以后各界相继发行了邮票。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发行邮票已达数千种之多。
奥林匹克邮票,不仅将主办国的风土人情,奥运健儿的潇洒英姿凝聚在方寸之间,而且将奥林匹克知识包容在小小的画面里,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
2005年11月12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纪念邮票;
2006年6月23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2006年8月8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
(一)》纪念邮票
具体如下:
一、2005年11月12日发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纪念邮票1套6枚。
详情如下: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6-l)J
会徽
80分
2000万枚
(6-2)J吉祥物福娃贝贝
80分
1500万枚
(6-3)J吉祥物福娃晶晶
80分
1500万枚
(6-4)J吉祥物福娃欢欢
80分
1500万枚
(6-5)J吉祥物福娃迎迎
80分
1500万枚
(6-6)J吉祥物福娃妮妮
80分
1500万枚
四、奥林匹克集邮展览
根据萨马兰奇的提议,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于1982年12月7日在瑞士洛桑成立,萨马兰奇担任主席。
1985年3月18——24日,首届历时七天奥林匹克体育邮展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拉开帷幕。
奥林匹克邮展与奥运会同步进行的这些国际文化内容已成为奥林匹克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
几届的奥林匹克集邮展都达到了集邮爱好者之间的友谊,互利互惠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奥林匹克集邮队伍,用奥林匹克的精神激励、启迪青年一代的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的根本宗旨。
五、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博物馆是国际奥委会用来收藏各种与奥林匹克有关的实物、出版物和文书档案的机构,1939年始建于瑞士洛桑,1982年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
这里收藏着奥林匹克最为完整的宝贵资料,包括奥林匹亚出土的文物和考古文献,国际奥委会文件和多种报告,奥林匹克的有关著作,历届奥运会的总结报告,以及各国出版的体育书籍和体育报刊等奥林匹克资料,奥林匹克旗帜以及历届奥运会火炬等物品。
1993年6月3日,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在瑞士洛桑落成开放,奥林匹克博物馆一直免费向游览者开放。
六、奥林匹克学院
是国际奥委会和希腊奥委会共建的奥林匹克教育机构。
1947年希腊政府提出建立奥林匹克教育学院,当时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布伦戴奇认为建议有价值,1949年会议通过。
为推动奥林匹克研究和教育,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深入、持久地开展,国际奥委会于1961年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委员会,负责领导坐落在希腊奥林匹亚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
它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奥林匹克学院一道,组成了一个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研究奥林匹克问题的国际网络。
学院每年5月开课,10月结束,主要举办与宣传奥林匹克精神有关的研究班和会议。
学院每年夏天都举办为期两周的讲习班或专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