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快速保护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呼吁,分布式电源已经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分布式电源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将分散在用户侧的小型电源单元(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接入到配电网中,能够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用户自主供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与传统集中式发电相比,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载、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能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配电网的设计、规划、控制、保护等方面。

具体而言,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逆变器控制策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管理、配电网保护策略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基础和关键。

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包括同步运行并网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微网并网技术等。

同步运行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使其与配电网同步运行。

这种技术适用于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并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稳定的优势。

同步运行技术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负荷动态特性等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小规模的分布式电源接入。

逆变器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的直流输出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配电网进行并联运行。

逆变器并网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可实现对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微网并网技术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以及配电网设备通过微网控制器进行智能管理,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治能力的小型微网系统。

微网并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并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是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之间的桥梁,其控制策略直接影响到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

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研究摘要:首先,该文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后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带来的影响包括使重合闸不成功、使保护范围缩小、使保护灵敏度降低甚至拒动以及使保护误动这几方面;接下来,该文又研究了分布式光伏电站10 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方式及其继电保护配置,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10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方式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10kV电压等级并网接入典型保护配置及整定原则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光伏电站继电保护电力安全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c)-0034-01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发电系统。

这一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分散式资源,设置在用户附近地区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装机规格较小。

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迅速普及,导致其接入配电网的整体数量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并使配电网由原本的放射状结构转变为多电源结构,给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系统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

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设计来说,必须将配电网中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情况加以考虑,从而完成更加合理的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1 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后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传统的配电网原本是单一流向的,其单端电源网络呈现放射式结构,而继电保护措施也正是以此为标准进行配置。

一般来说,10 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应用的阶段式电流保护,且未安装任何方向元件。

一旦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之后,配电网在其构成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简单结构变为了多电源共用的复杂体系,流向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1]。

如果该系统出现了短路或其他故障,系统及光伏电站就会促使短路电流流向故障点,使短路电流大小发生变化,这样一来配电网原本的继电保护装置就无法发挥其保护作用,导致危害的发生。

通过总结分析,可知分布式光伏电站对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工作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1 使重合闸不成功当分布式光伏电站与配电网系统相连接的线路突然发生意外故障,而如果这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切除滞后于重合闸时间,就会引起电弧重燃,从而导致重合闸失败。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发布时间:2023-04-19T08:22:07.836Z 来源:《科技潮》2023年4期作者:张远丽[导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务。

当有阳光时,逆变器将光伏系统所发的直流电逆变成正弦交流电,产生的交流电可以直接供给交流负载,然后将剩余的电能输入电网,或者直接将产生的全部电能并入电网。

在没有太阳时,负载用电全部由电网供给。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澄江供电局云南玉溪 652500摘要:逆变型分布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系统的故障特性与传统配电网不同,原有保护配置方案也不再适用。

当线路发生故障后,线路保护的灵敏度下降,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相邻线路的瞬时速断保护失去选择性。

同时,逆变型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传统配电网由单电源变为多电源结构,配电网中的潮流方向及短路水平等均发生改变。

因此,必须加强对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的故障分析及保护的研究。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电网;故障;保护1光伏并网发电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务。

当有阳光时,逆变器将光伏系统所发的直流电逆变成正弦交流电,产生的交流电可以直接供给交流负载,然后将剩余的电能输入电网,或者直接将产生的全部电能并入电网。

在没有太阳时,负载用电全部由电网供给。

因为直接将电能输入电网,光伏独立系统中的蓄电池完全被光伏并网系统中的电网所取代。

免除配置蓄电池,省掉了蓄电池蓄能和释放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光伏阵列所发的电力,从而减小了能量的损耗,降低了系统成本。

但是系统中需要专用的并网逆变器,以保证输出的电力满足电网对电压、频率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逆变器同时还控制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并网电流的波形和功率,使向电网传送的功率和光伏阵列所发出的最大功率电能相平衡。

这种系统通常能够并行使用市电和太阳能光伏系统作为本地交流负载的电源,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负载断电率。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普及与电力市场的逐步改革,分布式电源逐渐成为配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传统配电网保护技术仍然以中央化的保护策略为主,无法满足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和运行需求,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传统保护方案对分布式电源的插入会发生误判、误动和配电设备的过当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分布式电源的稳定运行,也会增加系统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等。

因此,开展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对于提升配电网保护技术水平,保证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接入和运行,推进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包括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小型能源发电设备和传统配电网上的各种变电站、线路、开关等配电设备。

2. 研究内容(1)分析传统保护方法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问题,总结分布式电源保护的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2)确定分布式电源保护策略,设计分布式电源保护算法并验证其可行性;(3)实验分布式电源保护算法,并开展仿真验证;(4)针对研究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关技术改进和应用推广措施。

3.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现有国内外分布式电源保护技术的文献、论文进行调研,总结现有研究成果;(2)模拟实验法:构建分布式电源保护算法,在计算机仿真软件中对其进行验证;(3)现场实验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实验中验证与改进分布式电源保护算法。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1. 研究目标(1)分布式电源保护策略的研究与设计;(2)设计与验证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保护方案;(3)提供分布式电源保护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 预期成果(1)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技术研究框架体系;(2)设计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方案,提供可行的实践参考;(3)完成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仿真实验验证,并提出相关技术改进和应用推广措施。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1. 研究难点(1)如何设计与验证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的保护方案;(2)如何解决分布式电源保护方案中的相互影响问题;(3)如何确保分布式电源保护算法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配电网站域式快速线路保护方案及其实现

配电网站域式快速线路保护方案及其实现

第51卷第18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51 No.18 2023年9月16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Sept. 16, 2023 DOI: 10.19783/ki.pspc.230276配电网站域式快速线路保护方案及其实现廖峰,陈锦荣,区伟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为解决现有配电线路保护越级跳闸、动作时限长以及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并网后保护不适用等问题,提出了配电网站域式快速线路保护及其实现方案。

首先,采用基于连接点路径搜索的拓扑模型解析方法,并构建基于单向邻接矩阵的拓扑描述模型,形成保护应用拓扑矩阵。

然后,分析随机投退的多类型DG并网系统相间和接地短路时的故障特征,并提取故障定位有效信息,形成故障信息矩阵。

综合保护应用拓扑和故障信息生成故障定位矩阵,提出故障定位判据。

最后,设计开发保护成套装置,并利用已研制样机进行基于RTplus 平台的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配电线路不同位置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保护出口时间不超过60 ms,目标终端接收到跳闸命令并控制相应断路器跳闸,保护速动性和选择性要求均能得到满足。

关键词:配电网;站域式保护;快速线路保护;保护应用拓扑;故障信息矩阵Fast station-area protection of a distribution line and its implementationLIAO Feng, CHEN Jinrong, OU Weichao(Fo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Foshan 528000, China)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overstep tripping, long action time and inapplicability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ors (DGs) of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line protection, a fast station-area protection of a distribution lin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scheme are proposed. First, a topological model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connection point path search is adopted, and a topological description model based on a one-way adjacency matrix is constructed to form a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opology matrix.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to phase faults and phase to ground faults of a multi-type DGs grid-connected system with random switch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of fault location are extracted to form the fault information matrix. The fault location matrix is generated by synthesizing topology and fault information and the fault location criteria are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protection device is designed and a test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RTplus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action time does not exceed 60 ms while different types of faults occur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distribution line and the tripping command is received by the target terminal unit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breaker trip. Both the speed and selectivity requirements of distribution line protection can be met.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National High-tech R&D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2012AA050213).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station-area protection; fast line protection; protection application topology; fault information matrix0 引言目前我国配电线路相间短路保护主要采用阶段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2012AA050213);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资助(030600KK 52200020(GDKJXM20200559)) 式电流保护,而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则采用零序电流保护,依靠整定值和时限级差配合,实现线路出口到用户侧两级或多级保护[1-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是指与传统的大型集中式发电方式相对应的小型、分散式的电源,通常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燃气发电、燃油发电等非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置。

分布式电源具有接近负荷、生成清洁电能以及为用户提供电力品质的优势,因此在当前的能源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配电网是指从变电站到终端用户的电力系统,主要包括配电变压器、线路、开关设备以及终端用户等。

传统的配电网主要由大型的发电厂通过输电线路送至变电站,再由变电站通过配电线路供电给用户。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配电网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是对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相互影响和协调运行进行深入研究的工作。

目前的研究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的互动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产生了影响,而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也会对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提出要求。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分布式电源模型以及配电网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提供技术支持。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电力质量问题。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引起电力质量的变化,例如电压波动、谐波等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对电力质量的监测和分析,以及优化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质量。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可靠性问题。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加了配电网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配电网的可靠性下降。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完善保护措施等手段,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运行管理问题。

分布式电源与传统发电方式不同,其运行管理需要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分散性和多样性。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合理的运行管理策略,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研究涉及到电力系统、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方向。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前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由单电源辐射型网络变成多电源的互联网络,当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产生的故障电流电压大小、故障电流电压的故障特征,将对配电网原有的继电保护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文以分布式电源接入单侧电源的110kV 终端变电站为例,分析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线路保护、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1、单侧电源辐射型配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未接入分布式电源前,配电网为单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如图1 所示(除虚线框外)。

图1 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的系统接线图虚线框内为接入分布工电源)因单侧电源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其短路电流从电源到故障点单向流动,继电保护配置如表1 所示,能快速地隔离故障,满足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表1 单侧电源的继电保护配置2、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案2.1对线路保护的影响及解决方案无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单侧电源线路,其短路电流从电源到故障点单向流动,在电源侧配置线路保护,负荷侧不配置保护,如表1 所示。

分布式电源侧不配置保护,如图1 所示的断路器1(或2)。

当线路内部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继续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使瞬时性故障发展成永久性故障,造成系统电源侧线路重合闸重合不成功。

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原单侧电源线路,变为双侧电源线路,分布式电源侧断路器3、4位置应配置110kV 线路距离保护。

2.2对自动重合闸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自动重合闸不动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应根据不同的故障特征,采用针对性的自动重合闸方式:2.2.1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及异步发电机型分布式电源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因其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逆变器将动作关断分布式电源。

异步发电机通过配电网获得励磁电流,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失去励磁,经过10 个周波后,其输出的短路电流衰减到很小的数值。

因此,当双侧电源线路发生故障,线路两侧断路器跳闸后,系统侧重合闸通过“检线路无压”方式先重合,分布式电源侧通过“检母线无压线路有压”方式。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研究_1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研究_1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10-30T06:50:35.05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6月第12期作者:陈泽明[导读]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引入有利于降低电力生产和供电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传输损耗陈泽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引入有利于降低电力生产和供电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传输损耗,还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大量分布式电源直接引入配电网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管理及技术方面的问题。

其中,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最为突出。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故障特性;纵联保护引言通过分析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特点及对传统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及其故障后分布式电源的输出控制策略,并根据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相位比较式的纵联两端保护和纵联全域保护算法,可以实现在线故障准确定位,满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特性对保护提出的严格要求[1]。

随着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单电源网络,大量的发电机和负荷同时存在,配电系统中的潮流方向理论上可以是任意的,这势必要影响配电网保护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含有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新型继电保护进行了研究。

1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给配电网继电保护带来很大影响,可能会使保护装置误动、拒动及失去选择性,这些影响和DG的接入位置和容量都有关系[2]。

(1)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的影响DG对接入点上游的所有保护都将产生逆向电流,导致这些保护对于上游和下游的故障在达到整定值时都将动作,从而失去了选择性。

若DG接入点下游发生故障,DG具有分流作用,流过保护的短路电流将减小,当分流足够大时,将导致保护的灵敏度减小,对于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而言,其保护范围可能覆盖不到全线[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中央化电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成为了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指将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到低压配电网中,以满足特定区域的电力需求。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我们将从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接入技术入手。

目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类型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微型水电发电等。

这些分布式电源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通过电网进行输电。

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要解决电力输入输出的问题。

目前有三种常见的接入技术,包括并网逆变技术、孤岛保护技术和电力质量问题。

我们将介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点和挑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具有多种优点,例如能够提高电力供应可靠性、减少电力线路损耗、降低电力传输成本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机电耦合问题、电网安全问题和电力质量问题等。

接着,我们将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问题。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是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电网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有很多研究工作集中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问题上,例如功率分配、电压控制、电网稳定等。

我们将介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之一。

未来,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将更加智能化和可靠化,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例如电力输入输出平衡、电力储存和能量管理等。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是解决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综述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包括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接入技术、优点和挑战、调度和运行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

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和电力系统管理者有所帮助。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研究

3、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引入可能会对配电网的短路电流产生影响。例如,当分布式电 源与配电网并联运行时,如果发生短路故障,分布式电源可能会提供一部分短路 电影响其正 确动作。
二、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保护 方案
针对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需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具体来说,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的 集中式供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 新型的供电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过程中, 配电网的保护方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次演示主要探讨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 的保护方案。
谢谢观看
1、优化分布式电源的设计和配 置
在设计和配置分布式电源时,需要考虑到其对配电网的影响。例如,可以优 化分布式电源的启动和停运控制策略,以减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此外, 可以采取适当的滤波措施,以减少分布式电源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
2、采取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方案
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案已经无法适应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需求。因此,需要 采取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方案。例如,可以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保护算法,如 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等,以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和可靠性。此外,可 以采取分布式电源接入时的继电保护策略,以保证在分布式电源接入时不会对配 电网的继电保护产生影响。
1、继电保护的配合:分布式电 源的引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和 运行方式
2、故障定位和隔离:含分布式 电源的配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 定位和隔离变得更加复杂
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演示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系统建模:首先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模型,包括分布式电源的位 置、容量、运行特性等。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的潮流、电压、频率等进行分析, 以了解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方案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方案研究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方案研究1. 引言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转型,能源的控制和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电力领域,新能源的大量接入给传统的配电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解决方案成为了当前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方案研究,并对其中的技术难点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概述分布式电源是指安装在用电电源侧的电力装置,包括风电、太阳能电池板等。

随着新能源政策的不断推进,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传统配电网结构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传统配电网无法满足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

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难点3.1 电力质量问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电网的电力质量产生影响,如电压波动、频率扰动等,会给用户的用电设备带来损害。

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和输出能力来保持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对每个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

3.2 电网安全问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增加电网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如何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利用智能电力系统,监测电力的消耗情况,实时调整电力输出和传输方式,预测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3 电网稳定性问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带来系统不确定性和大规模随机性,同时增加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和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容错机制和紧急处理措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稳定性。

4.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应对措施4.1 系统建设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应首先建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完整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采集分布式电源的数据、分析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状态、对电网进行监测和控制等功能。

同时应建立电网接口标准、反应速度、参数设置等,以确保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网站的影响最小化。

4.2 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技术作为当前电网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应用可有效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研究综述近年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分布式电源是指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或传统能源(如燃气、发电机等)接入城市或区域电网中,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少电网的负荷压力。

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布式电源是指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或传统能源接入城市或区域电网中。

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对于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是分布式电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接入方法,如微网接入、分布式电源并网、孤网接入等。

这些接入方法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旨在提高接入效率和电网的可靠性。

电网控制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必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电网控制策略,如电网逆变控制、电网无功补偿等。

这些控制策略旨在实现电网的平稳运行和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利用。

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是指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选择、布置、型号等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该技术为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微网接入是一种小规模的配电网系统,通过微网控制器(Microgrid Controller)实现电网的监测、调度和能量管理。

该技术是实现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种重要方法。

分布式电源并网是将分布式电源通过电网逆变器并入到配电网中,实现小功率电源接入电网。

该技术是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电网逆变控制是将分布式电源的能量转化为电网所需的额定电能,实现小功率电源接入电网,并使分布式电源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

该技术是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一种重要工具。

3.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优化配置三、结论分布式电源技术是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一、综述本节将回顾分布式电源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包括逆变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并讨论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优势。

分析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如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保护整定配合、故障电流分布和方向元件、以及保护装置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整定值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等的影响机理。

基于上述挑战和分析,提出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继电保护配置和控制策略,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介绍为应对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而兴起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故障诊断和智能保护控制,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1.1 背景和意义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其对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位置也在发生变化,给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配电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对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配置研究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配置研究

0 5 0 0 5 1 ; 2 . 华 北 电力 大 学 , 河北 保定
0 7 1 0 0 3 )
1 传 统 配 电 网 的继 电保 护 配 置
配 电 网分为 高压 配 电 网 ( 3 5 ~1 1 0 k V) 、 中压 配
电 网( 6 ~1 0 k V) 和低 压配 电网 ( 2 2 0 v/ 3 8 o V) 。通 常所说 的配 电 网是 指 3 5 k V 及 以下 电 压 等 级 的 电
1 . 1 三段 式 电流 保 护
三段 式 电流保护 , 即采用 瞬时 电流速 断保 护 、 定 时 限 电流速 断保 护 和过 电流 保 护 。其 中, 电流 速 断 保 护按 照躲 过该线 路末 端短路 时流 过保 护 的最大 短 路 电流整 定 , 瞬时动 作切 除故 障 , 但 不能保 护线 路全 长; 定 时限 电流速 断保 护 按 照该 线 路 末 端 故 障 时有
方 永 毅 , 赵 拥 华 , 王 娜 , 李 信
( 1 . 国 网河北 省 电力公 司石 家庄供 电分公 司 , 石家庄
摘要 : 介 绍 传 统 配 电 网 的 继 电保 护 配 置 情 况 , 针对 分布式 电 源接 入 配 电 网后 保 护 配置 存 在 的 问题 , 分 析 分 布 式 电 源接 入 对 三段 式 电 流保 护 及 自动 重 合 闸的 影 响 , 提 出适 用 于含 分 布
线 路最 大负 荷 电流并 与相邻 线路 过 电流 保护 配合 的
原 则 整定 , 能保护 该线 路及相 邻线 路 的全长 。此 外 ,
泛应用和关注 。D G是指 区别于集 中发 电、 距 离传输 、
文章编号 : 1 0 0 1 —9 8 9 8 ( 2 0 1 3 ) 0 4— 0 0 1 4— 0 3

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研究

分布式电源的微网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案研究
第2 卷 第1 9 期
文章编号 :0 6 9 4 (0 2 0 — 2 9 0 10 — 3 8 2 1 ) 1 0 8 — 4



仿

21年1 02 月
分 布 式 电源 的微 网故 障分 析及 保 护 方 案研
( 庆 大学 输 配 电装 备 及 系 统 安 全 与新 技 术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庆 4 0 4 重 重 0 04)
ful p i . a t ont K EYW O RDS : srbue e e ain; i hrug t e ln F ul c m p n n ; rc in lp oe to Diti td g n rto Grd t o h h i e; a t o o e t Die to a r tci n
P C S AD.T e r s l p o e a t e dr c in ee n a e n t ef utc mp n n a o v h rb e , n ev — h e u t r v st t h ie t lme t s d o h a l o o e t n s l et ep o lm a d t a h o b c h l i l n tc a g t h a a i ft e d sr u e e e ain,t e tp ft e fu ta d t e rssa c tt e i t wi o h n e wi t e c p ct o h i i td g n r t dy l h y tb o h y e o h a l n h e i n e a h t
t s p pe s d te d rc in ee nt s d o h a tc mpo n st tr n h a l ,a d t e i l td i wih hi a ru e h ie to lme sba e n te ful o ne t odee mi et e fu t n h n smu ae t t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研究

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研究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电源与节能技术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研究李刚,刘世林(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山东为准确检测并切除故障,文章深入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下的继电保护自适应整定方法。

首先,分析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评估并调整保护装置之间的配合关系;其次,设计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下的继电保护方案,能够在发生故障时快速、高效地完成继电保护动作;最后,实现继电保护的自适应整定。

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自适应整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并切除故障,根据电网的变化动态调整保护装置自适应整定;继电保护;配电网运行;分布式电源并网Research on Adaptive Setting Method of Relay Protection for Grid ConnectedDistributed GenerationLI Gang, LIU Shilin(Zaozhu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Zaozhuang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tect and cut off faults,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adaptive setting method 2024年4月10日第41卷第7期107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Apr. 10, 2024, Vol.41 No.7李 刚,等: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 自适应整定方法研究式中:p ref 、q ref 分别为网侧变流器输出的有功、无功参考值;I w 、I e 分别为分布式电源的有功电流、无功电流; I max 为网侧变流器的输入电流上限;U 为并网点的电压。

此时,故障状态下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入配电网的输出电流为w w αe e cos sin j sin cos I I I I I θθθθ=−(2)式中:θ为并网点的电压相角。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分析发表时间:2016-04-22T16:21:42.0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第10期供稿作者:闫照云傅裕[导读] 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本文将对常规继电保护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继电保护策略。

(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江西南昌 330096)摘要:本文将对常规继电保护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继电保护策略。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保护方案;防孤岛保护;本体保护引言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影响:第一,光伏、风机、微燃机、蓄电池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变为多侧电源结构;第二,分布式电源多采用电力电子逆变器,其运行特性与常规电源差别很大,分布式电源提供的故障电流较小,尤其在系统扰动期间,由于其低电压穿越能力较低可能导致自行脱网;第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配电网存在非计划孤岛情况。

因此,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常规配电网保护不再适用。

本文针对配电网的结构和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性,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各种继电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

1 常规继电保护方案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典型配电网网络结构见图1,其中K0~K12为可控断路器,F1~F6为故障点。

(1) 保护设备配置分析:在主网K1处配置距离保护;在各断路器K0~K12处配置阶段式过流保护。

(2) 对于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针对图1配电网网络结构,常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主网故障当F1处故障时,K1处的距离保护断开断路器K1,但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会通过断路器K1.1向故障点F1提供短路电流,由于配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多采用电力电子逆变器,能提供的短路电流较小,K1.1的短路电流不足以启动该点的过流保护,最终将导致分布式电源自身保护动作,造成配电网内不必要的停电。

2)备自投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有很大影响,当断路器K1或K1.1断开时,该回进线失电,当备自投装置检测到M1母线失压、M2母线有电压时,将闭合断路器K1.2。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保护方案探讨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保护方案探讨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保护方案探讨詹义立【摘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分布式电源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主要作用是通过接入配电系统为配电系统提供电源供给.什么是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对继电装置有哪些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保护方案有哪些,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6(000)033【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方案探讨【作者】詹义立【作者单位】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福建福州350009【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分布式电源的不断更新,分布式电源具有的高效、清洁、持续、低碳等特征使其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推动了电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继电保护装置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分布式电源是指一种独立式的电源系统,其功率在50 000 kWh以下,该系统的电压一般在35 kV以下,这种能源的种类多种多样,不仅包括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还包括部分太阳能发电以及光化学发电系统等,几种主要的分布式电源如表1所示。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能够对继电装置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能够稳定电压系统。

配电网的接入对用户用电质量以及电压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受到电压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配电网往往不能有效地调节用户电压,而接入分布式电源则能够很好地调节用户端的电压稳定,能够对继电保护配置起到重要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架结构、故障电流变化以及潮流流向方面,电源对每个主体的容量、位置决定了对其产生的影响大小。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能够影响继电装置的灵敏度、重合闸以及选择方向。

图1所示为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系统图,其中,Es为系统主电源,Zs为Es的等效阻抗,L1为配电网的一条出线,ZL为L1的线路全长阻抗,DG为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通过一个双圈接入L1线路,ZDG为其等效阻抗。

2.1 保护灵敏度改变如图1所示,当故障发生在1的位置时,供给电源为Es,这个时候只有这一个电源,当接入分布式电源DG后,故障电流的提供不再单一,有两个电源处共同提供故障电流支持,通过两个电源的支持能够有效地降低保护F1位置的灵敏度,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就能够有效地对1位置进行有效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障 时 , G电源会 提供 故 障 电 流 , 进 行 电 网设 备 D 在
选择 、 验 和继 电保 护配 置 、 定 时 , 校 整 就应 该 考 虑
大, 显然不能满足未来 D G发展的要求 。文献[ ] 4 提 出引入故 障 电流 限制 手段 如 故 障 限 流器 等 , 使
故 障时 D 的影 响降低 , 电网不做 任何 调整 , G 配 借 此提 高传统 保 护 的灵 敏 度 。文 献 [-] 用 网络 57 采 化数 字 保 护 , 赖 于 通信 , 电 网需 做 调 整 , 方 依 配 该
能快速可靠切除故 障。
关 键 词 : 布 式 电源 ;配 电网 ;自适 应 电流 保 护 ;故 障 分量 分
中图分类号 : M 7 3 1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号 : 0 15 3 ( 0 1 2 -0 30 T 7 . A 10 — 1 2 1 ) 10 2 -4 5
Re e r h o s o e to S he e f r Po r Diti ut d s a c fFa tPr tc in c m o we srb e

分析 式电 N .1
分 布 式 电源 接 入 配 电 网 的 快 速 保 护 方 案 研 究
刘 海龙 , 钟 清瑶 , 王珠峰 , 邓 烨 ( 三峡 大学 电气与 新能 源学 院 , 北 宜 昌 4 3 0 ) 湖 4 0 2
摘 要: 分析 了分布式 电源对 配 电网继 电保护 的影响 。在此 基础上 , 出了分布 提
刘 海 龙 ( 9 6 ) 18 一 , 男 , 士研究 生 , 硕 研 究 方 向 为 电力 系 统 运 行 与控 制 。
式 电源接人配 电网的自适应 电流速断保护方案 。根据故障分量求解 系统等效 阻抗并判 断故 障类型 。通过 Ma a/ iuik仿真验证了保护方案 的可行性 。结果 表 明, tb S l l m n 此方案
K yw rsdsr ue e eain ( e od :i i t gn rt tb d o DG) p we irb t n nt ok ;a a t ec re tpoet n ; o rds iui ew rs d pi u rn rt i ; t o v co
f ul o po n a tc m ne t
c u d b ov d b efu t o o e t n h u t y ec u d b e t id i h c e .T ef a i i t f h — o l e s l e y t l c mp n n d te f l tp o l e i n i e n te s h me h e s l y o ea h a a a d f bi t d pi e c re t a tt p i g p o e t n wa r v d b t b i l k a t u r n s— i p n r t ci s p o e y Mal /Smu i .T e smu ain r s l h w t a h a l v f r o a n h i l t e u t s o h tt e fu t o s c n b u f q ik y a d a c r t l n t e s h me a e c to u c l n c u a ey i h c e .
0 引 言
近 年 来 , 布 式 电源 ( ir ue eeao , 分 Dsi tdG nrtn tb i
D 已经受 到越 来越 广泛 的关 注 。在 系 统发 生故 G)
的保 护不 受 任 何 影 响。文 献 [ - ] 出限 制 D 23 提 G
的容 量与接 入位 置 , 电网不 做任 何调 整 , 是随 配 但 着D G的发 展 及 其 环保 的优 点 , 入 容 量越 来 越 注
o i r ue e ea o ( G)ac s t tep w rds i t n n t ok w spo o e .T e e uvl t mp d n e n ds i tdg n rt n D tb i c es o h o e i r ui e r a rp s d h q i e e a c tb o w an i
Y c a g4 3 0 C ia ih n 4 0 2。 hn )
Ab t a t c o d n n l s f h f e c ,t es h me o d p ie c re t a t r p n rt cin b s d sr c :A c r i g t a a y i o e i l n e h c e f a t u r n s— i i gp oe t a e o s t nu a v f tp o
D G电源短 路 电 流 的 影 响。 因此 , 究 在 故 障状 研
态下 D 电源短 路 电流 的特性 及分 布式 发 电系 统 G
Ne wo k wih Dit i ut d Ge r to t r t s r b e ne a i n L UH i n I al g, Z O G Qn y o W N hfn , D N e o H N ig a , A G Z ueg E G Y
( o eeo l tc l nier g& R n w beE eg , hn he ogsU i ri , C l g f e r a E g ei l E ci n n ee a l n ry C iaT reG re nv sy e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