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计量工作计划》的通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计量
工作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2.03.11
•【字号】沪市监计量〔2022〕125号
•【施行日期】2022.03.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计量
正文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计量工作计
划》的通知
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有关处室、执法总队、机场分局,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市局行政服务中心,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2年上海市计量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3月11日
2022年上海市计量工作计划
为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做好市场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强计量战略规划,充分发挥计量在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强化与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布局的服务对接,在本市建设“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打响“四大品牌”等工作中发挥更大效能、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任务
(一)全力做强上海计量事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1.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

坚持以国家战略为牵引,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和碳计量、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开展前瞻性、先导性计量科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稳步推进“生物纳米几何量计量与智能检测技术”“悬臂式光波导生物纳米几何计量与智能检测技术研究”“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等国家和市级重点项目研究,在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行业形成一定的计量测试技术支撑能力。

依托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研发时间频率远程校准技术,建设数字化实验室,扩大上海优势。

围绕纳米计量、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强计量规范和标准研制,加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新型标准物质的研制应用力度,努力解决重点领域测量瓶颈,更好服务科创中心建设和市场监管。

(牵头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在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全年)
2.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市监计量〔2020〕186号),承担市场监管总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计量工作实施意见》编制工作(牵头部门:华东大区中心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全年)。

在法制监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出台一批具有长三角特色的“沪苏浙皖”计量技术规范(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长三角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全年)。

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产业计量云平台(长三角)长效运行机制,组织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挑战赛,推动长三角产业计量需求对接,开展中小企业计量服务活动(牵头部门:市局
计量处,配合部门:牵翼网、在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本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

继续推进落实长三角地区加油机交叉暗访和计量考评专家协作互派等工作,强化监管信息互通互联(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全年)。

3.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研究。

加快推进《上海市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修订,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局法规处,6月)。

建立完善市局层面计量工作专班机制,提高政策研究和宏观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计量智库作用,加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研究,全力编制《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本市实施意见(牵头部门: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职能处室、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各区市场监管局、各相关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市计量协会、市计量测试学会等,10月)。

组织召开2022年全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加强协同联动配合(牵头部门: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年)。

(二)着力提升治理效能,坚决守牢民生底线
4.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全面落实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要求,取消本市企业内部最高计量标准考核要求,加快推进计量校准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局法规处,6月)。

聚焦“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扎实推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承担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任务”自我声明、注册计量师注册审批改革试点等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完善放管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匹配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形成市、区两级协同监管的规制合力。

强化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注册计量师注册证等5项电子证照应用推广,鼓励本市计量技术机构出具计量检定和校准电子证书。

积极做好改革经验总结,扩大试点成果,更好服务全国计量事业改革发展大局。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局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各区市场监管局、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等,全年)
5.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部署民生领域专项检查,聚焦群众深恶痛绝的计量违法行为,加大对计量作弊,生产、使用不合格器具,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营造人民满意的市场环境。

继续开展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标准、型式批准及标准物质等“双随机”监督检查。

会同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开展粮食收购计量专项检查、水效标识产品专项检查、能源计量专项检查。

会同市
药品监管局指导出台药品包装减量团体标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上海市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公共服务平台二期建设,迭代优化平台功能,开展强制检定工作大排查,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和智慧监管。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局办公室、执法总队、机场分局、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
6.完善计量抽查监测机制。

加强风险监测和防范,坚持科学合理、广泛覆盖和检管结合的工作原则,加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时节抽查频次,加强电商平台抽查力度。

探索扩大定量包装净含量抽查备样范围,完善复检和救济机制。

坚持市区联动,加强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联管联动。

组织开展能效、水效产品监督抽查和计量器具产品风险监测。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各区市场监管局、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管局、市局机场分局、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各相关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三)努力夯实计量技术基础,全面提升量传溯源能力
7.强化本市量传溯源体系建设。

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量传溯源体系。

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和规范管理,加强新一代计量基标准研制,组织开展“静重力式标准机标准装置”等华东地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更新改造。

完善本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计量自身发展需要,分别制定、修订一批上海市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强化计量技术规范跟踪评估、立项、中期评估、审定、质量评价、复审等管理流程和要求。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各区市场监管局、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地方计量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全年)
8.促进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

落实《关于促进市场监管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市监计量发〔2021〕68号),突出“法制性”和“区域性”特点,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合作互利、错位发展的原则,持续优化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软硬件条件。

支持各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提升计量检定校准、型式评价、商品包装和商品量检测等能力,强化民生和法制计量保障水平。

进一步推进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张江园区新实验室建设,加快美兰湖基地建设项目规划研究。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各区市场监管局,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
9.加强计量比对工作。

积极发挥计量比对在事中事后监管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计量比对流程、提高计量比对质量、加强计量比对结果应用,邀请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相关计量实验室参与计量比对活动。

完成“扭矩板子”华东地区计量比对,组织开展“三等量块”国家计量比对和“毛细管黏度计标准装置”全国大区间计量比对。

强化主导实验室遴选,拓宽计量比对组织形式,实现计量比对全过程管理。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各计量比对主导实验室、参比实验室,全年)
(四)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0.推进产业计量服务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围绕本市三大先导和重点产业,全力做强科技创新的计量测试引擎,提升高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支持在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创新发展,推进产业计量服务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

完成“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商用飞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验收、“国家海洋动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批筹。

加强生物医药、氢储运装备、体外诊断试剂、分布式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培育。

编制《上海市产业计量测试服务案例汇编》。

筹备办好第三届全国产业计量(上海)大会。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在沪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全年)
11.构建碳计量工作体系。

促进市场绿色转型升级,出台本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探索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碳排放计量技术方法研究和实践试点。

推进能源计量审查和重点领域能耗数据采集,深化“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完善与应用,加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与本市节能降碳部门数据比对,探索开展二氧化碳统计核算方法研究,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碳排放测量方法、量传溯源方法及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

(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工作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相关职能处室、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计量协会,全年)
(五)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强化高品质生活计量支撑
12.提升计量服务效能。

全面启用网联出租汽车计价器电子封印系统,制定和发布全国第一个网联出租汽车计价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服务上海出租车远程调价,助力行业改革(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第一季度)。

指导出台《民用水表、电能表、燃气表计量争议处置规范》团体标
准,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协会、本市民用三表强检站,第一季度)。

统筹风险收益,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快速筛查和抽样检定技术规范研究,探索多元化监管方式,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7月)。

推进2022年电能表状态更换改革工作(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协会、市电能表强检站、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全年)。

继续开展市、区两级水、电、气民用三表检定质量抽查核验,支持有条件的区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设置水、电、气三表计量检定项目(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水表强检站、各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各相关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

13.推进诚信计量工作。

继续深化眼镜制配、加油站、水产、生鲜电商、茶叶等行业诚信计量示范创建,完成首批医疗机构计量示范单位创建验收。

严格实施诚信计量社(街)区地方标准,提升本市诚信计量体系创建实效(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协会、市计量测试学会、各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全年)。

推进松江区试点创建全国首个地市级“诚信计量示范区”完成验收,全面提升辖区商业、服务业等诚信水平,构建竞争公平、消费放心的宜居生活环境(牵头部门:松江区计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年)。

(六)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增强计量工作影响力
14.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全面总结长三角计量立功竞赛成果和经验,组织编制商品过度包装检测和加油机检定操作长三角计量技术规范,推动“检定检验流程、操作方法、判定尺度”三统一(牵头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5月)。

深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开展全市计量实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日常监管和查案办案能力。

组织开展相关领域计量培训(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能源计量、商品包装物减量和商品量培训)。

加强计量考评员队伍建设,实施考评员分类管理和退出机制(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全年)。

加大高端计量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做好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工作。

积极落实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项目考核自主管理要求和技术机构主体责任(牵头部门: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全年)。

15.加强计量文化软实力建设。

承办市场监管总局“5·20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新闻宣传处、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市计量协会,5月)。

开展计量创新案例和计
量文化科普素材征集活动,对优秀案例进行表彰,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交流计量创新方法与成功经验,传播计量文化,提升计量工作社会影响力(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市计量协会,6月)。

加大计量宣传力度,讲好计量故事,鼓励建设计量科普教育基地。

组织编制《上海计量》,编撰计量科普出版物(牵头部门:市局计量处,配合部门:科技和财务处、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市计量协会,全年)。

附件
2022年计量领域市级监督抽查计划
一、2022年市级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名称,共9类。

1.体温计(包括耳温计、电子体温计);
2.出租汽车计价器;
3.电子计价秤;
4.水表;
5.燃气表;
6.血压计;
7.压力仪表(包括压力表、数字压力计);
8.测量互感器;
9.可燃气体探测器。

二、2022年能效、水效标识产品市级计量监督抽查产品名称,共10类。

1.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
2.家用燃气灶;
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
4.通风机;
5.永磁同步电动机;
6.家用电冰箱;
7.储水式电热水器;
8.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
9.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
10.洗碗机。

三、2022年市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商品包装(过度包装)监督抽查产品名称,共8大类。

1.食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固体饮料、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水产制品、水冻产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糕点、年菜、保健食品、其他食品等);
2.瓷砖、木地板;
3.化妆品、洗化用品;
4.电线电缆;
5.油漆涂料;
6.润滑油;
7.农资产品;
8.抽纸等一次性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