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萌发有关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萌发的有关问题
①种子的萌发就是指种子内的胚继续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一株独立生活的幼苗。

其中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连接的部位。

②种子萌发的条件是种子具有生活力,且满足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

有些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

③有机物转化
在胚乳中,复杂的贮藏物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例如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再水解为单糖被利用,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等。

这些贮藏物质水解后形成的最终产物,在胚中用来合成生命物质,直接用于胚的生长。

在胚中,物质的转化刚好与胚乳相反,可溶解的小分子化合物转化为大分子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最后形成新的细胞结构。

有机物种类增加:淀粉先水解为麦芽糖,再水解为葡萄糖;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④干重的变化
a、胚乳或子叶以物质分解为主,其重量不断减少。

而在胚中,物质转化以合成为主,胚由小变大。

从整个种子来看,则是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b、发芽的种子,虽然体积和鲜重(吸水)都在增加,但干重一般会显著减轻,干重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干物质。

c、油料种子萌发时干重先增加后减少。

先增加的原因是,脂肪水解后转化成糖类,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主要增加的是水中的O元素。

d、幼苗逐渐由异养(由胚乳或子叶提供养料)转为自养(子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只有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时,干重才能增加(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且净光合速率大于零)。

⑤吸水过程的变化
(1)吸水方式: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吸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是吸胀期,干种子迅速吸水,方式是吸胀吸水,靠的是种子内的亲水性物质,亲水性的大小关系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第Ⅱ阶段是吸水停滞期。

亲水性物质吸水达到饱和,而大液泡尚未形成,所以吸水缓慢或趋于停止。

第Ⅲ阶段是重新迅速吸水期,由于根的形成,吸水主要以渗透作用吸水为主。

⑥细胞呼吸方式的变化
a、干种子的呼吸速率很低,几乎测不出CO2的释放和O2的吸收。

b、随着种子吸水膨胀,呼吸迅速上升,这时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大大超过O2的消耗,这表明初期的呼吸是以无氧呼吸为主,有氧呼吸较弱。

c、当胚根突破种皮而伸出时,O2的消耗量大大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而占据优势。

d、当只存在有氧呼吸时,如果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则吸收的O2等于释放的CO2。

如果有脂肪的氧化分解时,则吸收的O2大于释放的CO2(脂肪含H多,含O少,所以氧化分解时耗氧多。


⑦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
玉米胚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小麦、水稻种子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⑧营养方式的变化
种子萌发经历从异养到自养过程,当幼苗叶片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后,才能进入自养过程。

因此,种子内贮藏的有机物质越多,越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幼胚的生长,因此在播种前要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

⑨激素含量的变化
种子萌发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发挥调节作用。

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

但种子萌发初期,生长素、赤霉素的含量逐渐上升,促进种子的萌发,生长素还能促进根的分化。

同时,细胞分裂素在种子萌发早期也有增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芽的分化,而脱落酸和其他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则明显下降。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受到各种激素的调节,以及环境中光照、温度、重力因素的调节,是基因、环境、激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