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争议解决方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一辆玛莎拉蒂车多次停在别人车位上,沟通无果后车位主愤怒砸车。
问:你认为玛莎拉蒂车车主的做法对吗?车位主的做法对吗?他该怎么解决这个事情?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导入到新课,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第一节争议解决方式
一、妥善处理纠纷的必要性
思考:上述事例中,车位主为什么可以要求莎拉蒂车主挪车?侵占车位的纠纷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产生了什么维权路见课件
通过阅读案例、观看视频来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纠纷时有发生,只有学会解决纠纷,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
板书
一、妥善处理纠纷的必要性
二、民事纠纷
三、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
材料:曹洋见课件
1、协商
协商的优势: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协商的程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材料:小强和小西见课件
2、调解
当事人向相关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问: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人民调解员是纠纷双方都信任的人,通过调解可缓解矛盾和纠纷,缓和关系,避免事态的扩大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
注意: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一旦签字认可,各方当事人均应遵守。
视频《调解》
材料:李某的父母购买的房屋见课件
3、仲裁
当事人根据其在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到中立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判,并受裁判约束。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设立行政复议制度?见课件
材料:小峰见课件
问: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5、诉讼
含义:诉讼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争议主体的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总结:我国宪法、劳动法、教育法和社会保障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劳动权、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权利。在现实中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难免会产生各种纠纷。纠纷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权益,还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材料:遵义男子轻生见课件
问:车位纠纷属于什么性质的纠纷?
纠纷: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刑事纠纷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争议解决方式》教学设计
课题
《争议解决方式》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生活中争议时有发生,了解解决争议的方式。
能力目标:掌握解决争议的方式,能够正确解决争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权,正确维权。
重点
如何解决争议
难点
如何解决争议
教学过程
二、民事纠纷
1、含义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2、内容
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
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
知识链接:行政纠纷、刑事纠纷
三、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
材料:李某家属
问:你认为李某家属是合理表达诉求吗?他们应该怎样做?
总结:发生了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采用合法手段来解决矛盾和争议,依法维护权利。
特点:(1)程序灵活,一裁终局,便捷、经济。
(2)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视频《亲民仲裁为市民维权减负》
材料:葛某见课件
4、行政复议
公民与行政机关发生纠纷,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该行政机关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