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变式练习,促进高三政治复习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变式练习,促进高三政治复习教学
发布时间:2021-03-02T01:53:31.89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36期作者:杨志云
[导读] 采用这样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免除大量相同样式的练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下文为笔者的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中学 231500
摘要:在高中的教学活动中,政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知识储备,还能增强其思想政治认知。
近些年来,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愈发重视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知识复习。
有研究表明,在高三政治课堂复习教学中合理运用变式练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本文主要从变式练习出发进行分析,提出并分析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应用变式练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变式练习;高三政治;复习教学
引言:
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复习课程也是十分繁重。
当前,尚且有很多高三学生在政治复习中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复习方式,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针对此,高三政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在此,变式练习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复习方式。
在教师的教学中,采用这样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免除大量相同样式的练习,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下文为笔者的分析。
一、在高三政治教学中进行变式训练的重要性
在政治学习中,学生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多且庞杂,一直以来,很多学生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但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
近些年,高考中政治试卷涉及到的基础试题较多,如果学生对于基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就很容易在做题中出现混淆,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
但是如果将变式训练应用到政治复习教学之中,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选择题的训练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题干不变,变化选项;或者选项不变,变化题干的方式,以此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应用变式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夯实基础,让学生将知识点掌握的更为扎实。
另外,高三的学生处于一个高考前的复习阶段,若是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点都是新的,教师在授课时进行创新尚且十分容易,但是高三的课程普遍都为复习课,学生往往会觉得课程内容单调乏味,每天的上课任务都是机械地重复,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对此,变式训练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学生在变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变换,学生也可以对试卷题目进行自主编排,成为“变式训练”的策划者,对试题的背景材料以及问题进行改变。
二、在高三正式教学中开展变式训练的策略
(一)同模异角变式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广阔性
在高三学生的政治复习课上,教师不应将学生置于一个每天重复着枯燥乏味题海战术的境地,复习也需要创新。
教师可以依据复习课的教学任务以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教学模式,让政治复习课堂变得更为灵活多样,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同一个材料、同一个背景来设置不同角度的问题,以此开展变式训练。
在对《经济生活》这一板块进行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另从政治、文化、生活与哲学等方面提出问题,让整个高中政治教材都紧密相连,学生也通过一道题就复习了高中政治的整个重点,提升学习效率。
以这样一道题为例:近些年,有些电视台在运营的过程中过于看重经济利益,导致很多不健康的影视充斥荧幕,对此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指出频道应以新闻宜传为主,必要时开办思想道德建设栏目,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的收视需求。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该《意见》的出台过程和内容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矛盾点。
学生在思考过后可能会得出如下结论:“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的观点。
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下发该《意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该《意见》的理由。
题目从不同的哲学原理出发,学生思考后得出的答案自然也不同,所复习的知识也不同,更加强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异模同角变式训练,提升学生思维灵活性
所谓异模同角就是教师从不同的模块背景中提出相同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能够加强学生对不同模块之间知识点的运用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答案的差别,够极大地加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2]。
例如,还是上述策略中的背景材料,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该《意见》的重要性。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给定的相同背景材料下,设问角度相同,学生还可以从教材中的哪个知识点着手回答问题。
在此,教师因带领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折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该《意见》的性。
变式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改府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广电总局下发该《意见》的必要性。
另外,在一个班级中,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不同,所以教师授课时,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教学,变换形式,这样做的效果要比没有目的性的统一重复式教学更好。
(三)同材异形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
在高三政治学科的复习中,仅仅依靠“同模异角”“异模同角”的变式训练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设计不同角度的问题,以此开展变式训练,加强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更好地面对高考[3]。
例如,教师在讲解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案例材料:米歇尔讲到“美国面孔和中国面孔”时强调:“对世界面言,你们所有人都是最好的美国面孔和最好的中国面孔”:“我希望你们能继续受益于彼此,互相学习,同时建立起友谊的组带,而这些组带能在未来数十年丰富你们的生活,也丰富我们的世界”。
问: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向世界呈现最好的中国面孔?学生刚面对这道题的时候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同分析材料,可以回想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做过的试题,进行变式训练: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
他坚持“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即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既体现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并借鉴西方博物馆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
独具特色,无与伦比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苏州博物馆新馆“苏而新,中而新”的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就这样,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印象与理解,从而增强其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且此种不同类型问题的变式训练,还可以增强学生自身的答题技巧,提高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三政治的复习教学中,变式训练是一种过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从同模异角、异模同角、同材异型等三个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不同模块知识的理解及其知识迁移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复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龙桂珍.运用变式训练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效率[J].读写算,2018(30):252-254.
[2]吴玉环.变式训练:高三政治复习的有效方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69-71.
[3]徐达良.刍议高三政治教学中的变式训练[J].新课程(下),2017(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