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历史复习各地模拟题汇编 必修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三复习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历史(必修三)
一、选择题:
1.(2010年安溪、德化联考)“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D 材料中很明显体现了对长者、尊者的尊敬,这符合我国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2.(08-09箕城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几种主X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兼爱,非攻”
③“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
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A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用人的重要性.
3.(2008年9月某某高三调研题)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A.高二(11)班儒家信徒汪洋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恣肆
C.高二(12)班法家代表落英 D.高二(6)班墨家代表缤纷
【解析】B 结合各派的思想主X,道家主X无为,顺应自然,最不可能救灾。

4.(2010年泰兴市模拟)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
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从合到分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百家争鸣使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使社会动荡、变革。

给人们带了思想的解放。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X,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社会的发展。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因此④的叙述是错误的。

5.(2009年4月某某市二模)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解析】B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和行都产生于心”是王阳明的思想,故AC不是其共同点;“探究万物”以明理是朱熹的主X,故D不是其相同点;双方都认为,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B为双方共识。

6.(2009年3月滨州市高考模拟)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某某革命思想的形成
【解析】B 注意要求:深远影响。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2009某某文综高考题)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X,属于较难题。

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

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

8.(2010年泰兴市模拟)2010年是马丁路德某某改革493周年。

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
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某某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B 马丁路德阐述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实际是说明人们可以不通过教皇自己和上帝沟通,这就强调了人的独立性。

9.(2010年安溪、德化联考)“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
B.信仰即可得救
C.主X简化某某仪式
D.主X因行称义
解析:B 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这是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0. (2010年泰兴市模拟)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
解放潮流,他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发展了人文主义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抨击了封建制度
D、否定某某作用
D 启蒙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11.(2009·某某联考)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

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60万人。

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A、它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某某权说”,重视公共意志
C、他是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他编撰了《百科全书》,是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12.(2010年吉水模拟)“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人定胜天
B、因地制宜
C、听天由命
D、勤劳致富
B 提取信息: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据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所以题中观点是因地制宜。

13.(2008·某某调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
C.某某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 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
14.(2010年某某模拟)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某某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和“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里的牛顿”。

这说明了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欧洲某某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15. (2010年泰兴市模拟)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某某精神办学
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

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某某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

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某某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B 自由、某某精神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要主X,因此原因是近代工业化发展
16.(2010年泰兴市模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C 开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从“天朝上
国”的迷梦中醒来,开眼看世界,探索新知识,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7. (2009·高考模拟)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
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

……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

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18.(2010年泰兴市模拟)“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
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

”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D 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

新文化运动把
斗争的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儒家思想的封建钢厂伦理道德
19. (2009·高考模拟)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
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2010年泰兴市模拟)三某某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A 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某某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③④是不正确的。

21.(2010·某某统练)孙某某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某某逝世日)为
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某某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2. (2010·某某月考)“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某某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3. (2009·高考模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X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X
24.(2010年泰兴市模拟)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30年,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不满D.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D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5. (2010年安溪、德化联考)创作下列文学作品的共同背景
①欧美国家正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改革②欧美地区掀起了民族某某运动
③世界正经历着第一次工业革命④欧洲启蒙思想的启迪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A 18、19世纪之交的欧洲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变革时期。

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反复的权力争斗。

欧美国家正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另一方面,欧洲弱小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并在1848年达到高潮。

率先发生于英国的经济危机也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也对其产生起了启迪作用。

二、非选择题:
26.(2009年 1月某某市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语》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
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孙某某指出:“仁爱的好道德,中国现在似乎远不如外国。

中国所以不如的原故,不过是中国人
——《孙某某全集》第九卷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3)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道德”含义的本质区别。

(4)材料三中孙某某的认识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
26.【解析】
(1)整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用;
(2)分两种情况:伏尔泰属于一类;孟德斯鸠和卢梭属于一类。

先分析思想主X,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他
们对儒学的态度;目的:从他们的阶级属性分析,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
(3)孔子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代表;孙某某主X的道德肯定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4)通过材料中阴影部分的内容概括。

参考答案:
(1)反对社会混乱,反对暴力,对鬼神敬而远之。

(3分)缓和社会矛盾。

(2分)
(2)尊崇。

(1分)他认为儒学是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1分)批判。

(1分)他们认为儒学维护专制统治。

(1分)发展资本主义。

(1分)
(3)材料三封建道德;(1分)材料四资产阶级道德。

(1分)
(4)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借鉴西方近代文明。

(2分)
27.(2009·高考考前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27.(1)反对君主专制。

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美好的构想。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冲击了儒学的正统,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3)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严厉抑制异端思想,如大兴文字狱。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使这种思想的发展缺乏应有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的支撑。

28.(2010年高州模拟)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

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

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
......的有哪三大事件?
(2) 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28.解析:第一问结合材料便知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人文主义”思潮,推动这种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三大事件是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和欧洲启蒙运动;第二问中,梁启超先生为我们归纳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三部曲,即学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学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层面的新文化运动。

第三问中,袁世凯之所以没有敲开“那道门”,即指袁世凯为什么复辟帝制失败,究其根源,在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得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还有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动摇。

我们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问中,我们也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等。

(1)思潮:人文主义。

(2分)
事件: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及欧洲启蒙运动(6分)。

(2)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9分)
(3) 原因:辛亥革命使某某某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6分)
(4)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

(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