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核心的机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陵核心的机密
定陵最神秘之处当然是它的地宫,定陵地宫是一种怎样的布局呢?
地宫墓室在地表宝城封土下面,前有砖隧道、石隧道、金刚墙,隧道连接地宫。
地宫分为前殿、中殿、后殿与左右二配殿,全部为拱券式石结构,各殿间有石券洞相通,券洞前雕额枋、檐瓦,下做须弥座。
各殿间有石门相通,门用整块白石制成,门上雕刻着九排门钉和铺首衔环,给人以威严的感觉。
殿堂封闭时,用“自来石”顶门。
前殿和中殿高7.2米,宽6米,长58米,中间由一个长方形甬道相连,地铺由江南御窑精工烧制的方形澄浆砖。
后殿和两配殿地铺磨光花斑石。
玄宫连同隧道券前后长87.34米,左右横跨47.28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相当宽敞。
地宫内,前、中、后三室特别高大而且尊居中路。
中室陈设有神宗皇帝和孝端、孝靖二皇后的汉白玉石神座,形状与帝后生前所用御座相同。
神座之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五供之前又各有一口嘉靖年款的青花云龙大瓷缸,内存有香油,棺椁安妥后点燃,名“万年灯”或“长明灯”。
后殿长30米,宽9米,高9.5米,设有白石镶边的棺床。
棺床中央放置皇帝和二皇后的棺椁,棺椁之上放有木质仪仗、铭旌等,周围散放玉料。
26只装满随葬品的朱漆木箱和孝靖后的圹志分别放在棺床两端。
棺床上有方孔,内填黄土,当是传说中的“金井”。
左、右两配室长26米,宽6米,高71米,对称建于中室两侧,并有甬道与之相通,从建筑的体量、精致程度上略逊于中路三室,汉白玉棺床上也有“金井”,但无其他陈设。
定陵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3000多件。
其中有绚丽多彩的织品、服装,小巧玲珑的镶宝金质首饰,还有许多世间罕见的金器、玉器、瓷器等,都是研究明代工艺的珍品。
我们现在见到的地宫完好无损,人们就猜测,地宫石门在试掘时是怎样打开的?古时候,石门又是怎么关闭的?从《史记》以来大量文献记载,古代帝王墓室都设有伏火弩矢一类的防盗设施,定陵有没有呢?
定陵玄宫石门的打开方法,据当年发掘定陵的考古工作者介绍,定陵玄宫五室的七座石门,每座门的门扇里侧都有突起的石坎,门洞地面的中线位置也有凹进的石槽,玄宫在打开之前,顶门的石条(明代称“自来石”)就是上端顶在门扇的石坎之下,下端嵌在门洞地面的石槽内。
定陵发掘时,考古人员受文献记载中“拐钉钥匙”的启示,用一根开口的铁质板条,从宽约3厘米的门缝伸进,将石条卡住后顶起,石门就轻而易举地打开了。
根据石门和石条形状分析,帝后入葬完毕,石门的关闭方法,可能是预先将一扇石门关严,然后将另一扇石门关到地面石槽里侧的位置,送葬人员在殿室里侧将自来石立起,下端嵌入石槽内,上端靠在门扇的石坎上,室内的人员从门缝钻出,其他人员在门外用拐钉钥匙将自来石卡住,使之不至因一面悬空而倾倒。
然后回拉门扇,将门合严,自来石的上端就随着门扇的关闭,滑到石坎之下,石门便被自来石顶死了。
可以想像,当时玄宫的设计人员,在如何关闭、开启石门的方法上,确实是动了一番脑子的。
定陵玄宫在发掘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防范盗陵的弩矢、机关之类的东西。
大概是因为,明代的陵区驻有庞大的保卫陵寝的军事机构,陵寝的安全可谓万无一失。
明代的皇帝又自信其帝业会千秋万代,传诸无疆,因此,没有设置如上防范措施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