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冰中取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冰中取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糖的来源及制作方法。
2.了解物质的三态及相关变化。
3.观察探究、体验感受,培养探究、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4.发展语言表达及交际能力。
二、教学预备
教学材料
水果糖、冰块、枸杞茶包、抹茶粉、热水壶、茶杯。
教学环境
教室、茶水间。
必备知识
物质的三态及相关变化。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要带来一种特别好玩的小实验。
“冰中取糖”,孩子们有
没有听过这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 实践环节
1.老师将冰块放在茶杯里,然后向茶杯中加入枸杞茶包和一些热水,培
养孩子们对物质三态的认知。
2.孩子们发现冰块溶化后,形成了液态,有些热水则变成了固体,热水
中的茶包则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此时,让孩子们试着捞取糖果放入茶杯中,孩子们发现糖果掉入热水里后,糖果颜色变淡又变重,看起来像是“慢慢在融化”。
3.接下来,老师将抹茶粉撒在茶杯里,糖粒则依次又慢慢地浮起来,像
是刚才的糖果重新化开了一样。
孩子们可以尝一尝茶水的味道,发现其中又酸又甜的味道。
3. 思考引导
1.孩子们在观察糖果融化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2.为什么撒上抹茶粉后,糖果又被分散了?
3.实验中,孩子们体验了物质的三态及相关变化,那么,实验中还有哪
些相关知识点呢?
4. 语言表达
1.孩子们发言,表达自己对实验的认识和感受。
2.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小小科学家的一次预测实验。
四、教学反思
1.整个实验环节丰富有趣,孩子们也能够较快地理解学习目标。
2.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试着进行一些发现性操作,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3.知识点的传递需要讲解得浅显易懂,而且需要与实验紧密结合,以此
落实所学知识点,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冰中取糖》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