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14彩色的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测练习
1. 在课堂刚开始时,让学生听着音乐,做着自己最喜爱的梦,谈谈自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2. 在欣赏完名家作品之后,以口头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巩固本课的知识要点。
3. 通过再次欣赏学生作品,整体感知梦幻的世界。
自主,夸张,不可思议的创作特点。
4.观看幻灯片后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主讲述自己美好而奇特的梦境。
5. 通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让学生们进行创作,画出自己梦境中美丽而又奇异的景象。
第14课彩色的梦教材分析
《彩色的梦》是一节想象画练习课,想象画是学生绘画的基本训练方法,对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对画想象画的兴趣是非常浓的,而且,想象画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以,教小学生学好想象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材在命题的时候既要注意其思想性,又要有趣味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奇特之处。
2、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感受想象的乐趣。
3、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的把梦境描绘出来。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绘画制作的同时,培养动脑能力,造型能力,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二)难点:
1、梦的色彩情感体验及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2、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3、在绘画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三、课型:造型表现
四、本节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信心和决心。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互动,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5、教学手段生动有趣,运用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与信息技术整合,鼓励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五、本节课时安排
本节课时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为欣赏构思课;第二课时为创作绘画课。
六、学生创作,展现梦境。
说说自己梦境中美丽而又奇异的景象
七、个人展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进行创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