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2020春大作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D)。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4.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B)。
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5.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是(B)。
A、埃里克森 B、霍尔 C、荣格 D、何林沃斯
A、小明 B、林先生 C、一样高 D、难以比较
26.推孟把智商达到或超过(D)的称为天才儿童。
A、150 B、130 C、120 D、140
27.有句俗话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C)。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南宋的忠诚被后人所敬仰。此处“忠”是文天祥的个人特质中的(C)。
3.简述影响推理的因素。(4)
答:推理材料的性质;前提气氛效应;赌徒谬误;以及题外知识的介入。
4.简述意志的过程。(4分)
答:意志的过程包括(1)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选择目标、设定标准、制订计划、心理冲突和矛盾、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2)执行决定阶段:在作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4、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五、血管造影术
2.简述精神药物类药物的类型。(6)
答:抑制剂(depressant):凡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身体机能降低的药物,如酒精、鸦片类等。
兴奋剂(stimulant):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增强身心活动效率的药物。
致幻剂(hallucinogens):也称为迷幻剂(psychedelics),指能产生幻觉(包括视觉、听觉和其它感觉系统的幻觉)的精神药物.
4.动机性遗忘
答:指由一定的动机驱使所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5.意志
答:是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四、简答题(共4题,总计20分)
1.简要说明脑成像技术包括哪些?(6分)
答:一、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扫描)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
三、磁共振成像(MRI)
12.梦多发生在(D)。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
1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B)为核心建立的。
A、认知学习 B、观察学习 C、交往学习 D、直接学习
14.计算机辅助教学是(B)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A、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作用 C、次级条件作用 D、经典条件作用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行为反应
20.微弱、持久、具有渲染行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心情
21.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D)
A、动机斗争 B、确立目的 C、采取决定 D、执行决定
22.进退维谷是一种(B)式的动机斗争。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15.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是(A)。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1小时
16.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C)。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7.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具体物体的倾向叫(A)。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 普通心理学【0031】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共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B
B
A
C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六、论述题(15分/题,共1题,总计15分)
论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5分)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18
19
20
B
D
B
B
A
CADຫໍສະໝຸດ CA2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D
C
D
C
C
D
B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费西纳 D、艾宾浩斯
2.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属于(D)。
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ABC
ABC
AD
BCD
ABC
ABC
BD
1.下列属于脑机制的研究方法的是(ABD)。
A、损毁法 B、切除法 C、内省法 D、微电极记录法
2.动机的功能有(ABD)。
A 、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3.在三色说中,光线的三原色(ABD)。
A、红 B、 蓝 C、黄 D、 绿
4.哪些选项可用情绪态度解释错觉(ABC)?
A、功能固着B、定势C、表象D、动机
18.如果一个失语症病人无法将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从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D)受到损伤。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弓形束 D、角回
19.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C)表现。
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 C、智力分数 D、离差智商
8.智能不足通常分成几个等级,即(ABC)。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9.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中的成分智力包括(ABC)。
A、元成分 B、执行成分 C、知识习得成分 D、一般成分
10.下列现象属于错觉的是(BD)。
A、两小儿辩日B、白日梦C、光阴似箭D、情人眼里出西施
6.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的是(A)需要。
A、生理 B、安全 C、归属和爱 D、自我实现
7.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C)毫微米的电磁振荡。
A、280~680 B、280~780 C、380~780 D、380~680
8.“带着眼镜找眼镜",这种心理现象可以用(A)来解释。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感觉阈限
9.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魏特默 B、弗洛伊德 C、华生 D、冯特
10.“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所描述的现象,被称之为(B)。
A、视差 B、错觉 C、知觉 D、似动
11.课堂上突然闯进来一个人,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叫(B)。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了意志的哪种品质(D)。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24.“高分低能现象”说明(D)。
A、知识与能力完全无关
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D、知识多并不等同于能力强
25.根据量表测得8岁小明的智商是110,25岁的林先生的智商也是110,则两人的智商到底谁的高些:(C)。
A、一日三秋 B、风声鹤唳 C、 度日如年 D、光阴似箭
5.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包括(ABC)。
A、手段-目的分析 B、算法策略
C、逆向工作 D、顺向工作
6.意志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D)。
A、采取决定阶段 B、自由意志阶段 C、自制力阶段 D、执行决定阶段
7.在智力测量中用到了(BCD)等指标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总计15分)
1.情境
答: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也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2.更年期
答: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3.强化
答:指因强化物的出现而增加有机体以后在相同情境下重复表现该反应的过程。对情境反应的结果(即带来的刺激)导致该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的过程。
A、首要特质B、主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
29.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编制者是(D)。
A、冯特 B、荣格 C、巴普洛夫 D、卡特尔
3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B)。
A、8±2 B、7±2 C、6±2 D、容量几乎无限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题,总计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BD
ABD
ABD
五、绘图说明题(10分/题,共1题,总计10分)
绘图并解释系列位置曲线。(10分)
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双重记忆理论:把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最早由威廉·詹姆斯于1890年提出。
首位效应: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
4.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B)。
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5.最早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是(B)。
A、埃里克森 B、霍尔 C、荣格 D、何林沃斯
A、小明 B、林先生 C、一样高 D、难以比较
26.推孟把智商达到或超过(D)的称为天才儿童。
A、150 B、130 C、120 D、140
27.有句俗话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C)。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对南宋的忠诚被后人所敬仰。此处“忠”是文天祥的个人特质中的(C)。
3.简述影响推理的因素。(4)
答:推理材料的性质;前提气氛效应;赌徒谬误;以及题外知识的介入。
4.简述意志的过程。(4分)
答:意志的过程包括(1)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选择目标、设定标准、制订计划、心理冲突和矛盾、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2)执行决定阶段:在作出决定之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入实际行动。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4、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五、血管造影术
2.简述精神药物类药物的类型。(6)
答:抑制剂(depressant):凡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身体机能降低的药物,如酒精、鸦片类等。
兴奋剂(stimulant):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增强身心活动效率的药物。
致幻剂(hallucinogens):也称为迷幻剂(psychedelics),指能产生幻觉(包括视觉、听觉和其它感觉系统的幻觉)的精神药物.
4.动机性遗忘
答:指由一定的动机驱使所出现的主动性遗忘。
5.意志
答:是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四、简答题(共4题,总计20分)
1.简要说明脑成像技术包括哪些?(6分)
答:一、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扫描)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
三、磁共振成像(MRI)
12.梦多发生在(D)。
A、过渡期 B、轻睡期 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期
1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B)为核心建立的。
A、认知学习 B、观察学习 C、交往学习 D、直接学习
14.计算机辅助教学是(B)原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A、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作用 C、次级条件作用 D、经典条件作用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行为反应
20.微弱、持久、具有渲染行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心情
21.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D)
A、动机斗争 B、确立目的 C、采取决定 D、执行决定
22.进退维谷是一种(B)式的动机斗争。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15.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时间上的划分界限是(A)。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1小时
16.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C)。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7.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具体物体的倾向叫(A)。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 普通心理学【0031】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 满分:100 分
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共计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B
B
A
C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
六、论述题(15分/题,共1题,总计15分)
论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5分)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18
19
20
B
D
B
B
A
CADຫໍສະໝຸດ CA2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D
C
D
C
C
D
B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费西纳 D、艾宾浩斯
2.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属于(D)。
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ABC
ABC
AD
BCD
ABC
ABC
BD
1.下列属于脑机制的研究方法的是(ABD)。
A、损毁法 B、切除法 C、内省法 D、微电极记录法
2.动机的功能有(ABD)。
A 、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3.在三色说中,光线的三原色(ABD)。
A、红 B、 蓝 C、黄 D、 绿
4.哪些选项可用情绪态度解释错觉(ABC)?
A、功能固着B、定势C、表象D、动机
18.如果一个失语症病人无法将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的物名声音之间建立起对应的联系,从而不能理解词语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大致判断病人的(D)受到损伤。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弓形束 D、角回
19.当人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C)表现。
A、心理年龄 B、比率智商 C、智力分数 D、离差智商
8.智能不足通常分成几个等级,即(ABC)。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9.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中的成分智力包括(ABC)。
A、元成分 B、执行成分 C、知识习得成分 D、一般成分
10.下列现象属于错觉的是(BD)。
A、两小儿辩日B、白日梦C、光阴似箭D、情人眼里出西施
6.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的是(A)需要。
A、生理 B、安全 C、归属和爱 D、自我实现
7.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C)毫微米的电磁振荡。
A、280~680 B、280~780 C、380~780 D、380~680
8.“带着眼镜找眼镜",这种心理现象可以用(A)来解释。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像 D、感觉阈限
9.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魏特默 B、弗洛伊德 C、华生 D、冯特
10.“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所描述的现象,被称之为(B)。
A、视差 B、错觉 C、知觉 D、似动
11.课堂上突然闯进来一个人,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叫(B)。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2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体现了意志的哪种品质(D)。
A、独立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24.“高分低能现象”说明(D)。
A、知识与能力完全无关
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C、掌握过多的知识反而会阻碍能力的发展
D、知识多并不等同于能力强
25.根据量表测得8岁小明的智商是110,25岁的林先生的智商也是110,则两人的智商到底谁的高些:(C)。
A、一日三秋 B、风声鹤唳 C、 度日如年 D、光阴似箭
5.问题解决过程中常用的启发式策略包括(ABC)。
A、手段-目的分析 B、算法策略
C、逆向工作 D、顺向工作
6.意志过程包括哪些阶段:(AD)。
A、采取决定阶段 B、自由意志阶段 C、自制力阶段 D、执行决定阶段
7.在智力测量中用到了(BCD)等指标来表示个体的智力水平。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总计15分)
1.情境
答:情境指影响事物发生或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也指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
2.更年期
答: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3.强化
答:指因强化物的出现而增加有机体以后在相同情境下重复表现该反应的过程。对情境反应的结果(即带来的刺激)导致该行为反应的频率增加的过程。
A、首要特质B、主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
29.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的编制者是(D)。
A、冯特 B、荣格 C、巴普洛夫 D、卡特尔
3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B)。
A、8±2 B、7±2 C、6±2 D、容量几乎无限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题,总计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BD
ABD
ABD
五、绘图说明题(10分/题,共1题,总计10分)
绘图并解释系列位置曲线。(10分)
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双重记忆理论:把记忆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最早由威廉·詹姆斯于1890年提出。
首位效应: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