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舟山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检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放大镜成像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B.
C.D.
5.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6.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 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7.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冰冻衣服变干--汽化现象
B.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
C.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
D.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
8.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所示,当把瓶内的空气抽出时,声音会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
A.声源发声太强
B.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C.声源离广口瓶太近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9.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如图,将竹管制成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吹出声音的
A.响度B.音色C.音调D.振幅
10.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B.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严寒冬天湖水温度分布图,湖面封冻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泳.湖面上的冰是由湖水________而成,发生这一物态变化需要________热量.由图可知水在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
12.远处物体在近视眼中的像位于视网膜_____,原因是此时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的品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_____,近视眼戴凹透镜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

13.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折射角等于________,界面的_______(选填“上”、“下”或“左”、“右”)方是玻璃.
14.伊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_____侧(填写“内”或“外”)。

15.以下例子:①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②闻其声知其人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⑤站在河岸上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⑥宇航员在飞船外面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可以进行,其中可以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可以反映声音特征的是_____。

16.如图所示,用A, 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更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_ (选填A/B )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________ cm.
三、计算题
17.体积为15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1068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
种液体后,质量为1092g。

已知:ρ铜=8.9g/cm3,ρ水银=13.6g/cm3,ρ水=lg/cm3。

求:
(1)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18.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

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

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m×4.5m、厚2cm。

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

(g取10N/kg)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求:一块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度线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为
______g。

(3)如图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___________,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 3。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 3;
(6)步骤B中将小石块取出时由于石块表面沾水会导致测得的密度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大”)
20.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三者高度,使得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是倒立______(缩小/等大/放大)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__(能/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3)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也可以不移动光屏,而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合适的______镜(近视/远视)(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而变短,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21.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_____(玻璃板或平面镜)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
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_____像。

22.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表格如下
方法:实验中通过_____来说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法。

问题讨论:被相同温度的沸水和水蒸气烫伤,水蒸气烫伤更严重一些,这是因为:_____。

23.(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如图乙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
__________,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_______.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凝固;放热;4.
12.前面强发散
13.EO 45°左
14.凝华内
15.⑤⑥①②④
16.A B 2.20
三、计算题
17.(1)30cm3(2)酒精
18.(1)43m/min;(2)6750N
四、实验题
19.水面到达标记处 20 2.6×103偏小
20.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缩小能左近视上
21.平板玻璃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不能虚正立、等大的虚22.加热时间的长短转换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

23.不能振动越大
24.v=s/t 刻度尺秒表便于计时 0.18 0.225 变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