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护岸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5T08:59:27.994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月第22期作者:桑梅
[导读] 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桑梅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丽水市莲都区水利局,323000
摘要:生态护岸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护岸是传统护岸的发展和创新,不仅能防洪、固土,还能净化水质和改善环境,在具有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具有景观效应,能够协调周围的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纵观我国目前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其生态护岸的应用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应用时还要不断进行优化,同时要遵循生态护岸设计的原则,不断促进我国的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护岸;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水利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的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情况了。
所以,相关的工程设计以及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这一现象的重视程度,从而在设计管理方面,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1设计原则
生态护岸设计要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应用要求、施工条件、地形地质、波浪和水流特性等,选择墙式、直立式、坡式或者其它护岸形式;同时,应因地制宜的选用当地材料,在满足防冲和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情况下选取能够符合美化环境、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要求的护岸型式。
护岸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护岸线应与河势相适应,两岸护岸间距不宜突然放大或缩小;②护岸县要尽量平顺,各段护岸不得选用急弯或折线,要平缓连接;③护岸线布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减少动迁,同时要有利于防洪抢险和工程管理;④设计方案不得侵占河道和束窄行洪断面,科学设计工程措施和护岸线位置,最大程度的保持河流自然形态,恢复河道生态功能,避免“硬化、白化、渠化”河道。
2生态护岸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2.1补充和完善生态环境的监测内容
在实际的环境保护以及相关的保护区内,可以根据自身环境的特点和需求,自行补充相应的生态监测实质。
同时,也要从实际的需求出发,建立健全相应的自然观测站,并且,要将数据进行保存,从而能够给以后的水利策划提供数据支持和帮助。
针对一些政府批准的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增加相应的生态观测以及检测点,从而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为策划数据的标准性以及真实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水污染严重,已经成为现如今生态的重点问题了,并且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环境建设进程。
因为在生态资源发展过程中,其中的必备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是一项十分关键的资源,只有水资源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补充,才能够为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净化能力,一方面能够极大地为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极大地帮我国解决有关水资源的匮乏问题。
2.2平面布置
在进行生态护岸建设时,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河流的平面布置,这也是河道蓝线规划的重要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各具特点,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护岸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河流的实际情况,尽量遵循自然的原则,保持河流原有的平面形态,尽量不改变河流的曲折度和分支数量。
自然的河流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已经形成了相对科学的弯度,自然的河道弯度会有效延缓水流速度,减少对河岸水土的冲刷,还会为水中的生物提供栖息地,而分支则可以有效分担水流量,这都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所以在进行平面布置时要尽量不改变河流原有的曲折度和分支数量。
2.3设计方案切实可行
评价河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是以其长期应用效果为基础进行的,因此,规划设计质量是河道治理的重中之重。
由于生态护岸是以原有河道作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具有更加详实的考察数据,能够实现对河道现状的准确掌握并克服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结合生态理念提出的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
同时,具有更加明确的设计目标,因此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以及整个施工阶段,都可以有效避免混乱情况的出现。
除此之外,与传统的护岸设计方法相比,生态护岸设计有专门的勘察部门及人员,获取的相关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这也为后期的方案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确保了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
2.4要与环境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原则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之中在水资源的调节以及水资源的储存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在水资源的保护上,作用不够明显。
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
并且,在以后的水利工程施工进程中,也要加强对于水资源的保护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
能够将生态保护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贯穿在整个建设施工工程中。
所以,实际的施工进程中,要将环境保护工程融入实际的水利施工中,促使二者能够融合发展,协调共促。
但是,不能避免的就是,二者的融合会带来很多问题,特别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水利工程施工人员,能够加强对新技术开发的重视程度,从而能够研发出更多更高效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2.5断面设计
生态护岸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还应该注重其断面的设计,河流的断面在自然的作用下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形态,每一条河流的作用力不同,其断面结构也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其宽窄和深浅度不同,生态护岸建设断面设计可分为以下几类:(1)斜坡式断面。
在目前的生态护岸建设中,斜坡式断面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断面类型,相较于其他断面而言,斜坡式断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其更能维护生态间的平衡,促进河道间的生物健康成长。
斜坡式断面的护坡材料种类也比较多,设计人员在选择时应该根据河流的实际情况而定,斜坡式断面的护坡材料主要有三种,即多孔隙结构、覆土类结构和笼系结构。
(2)改造型断面。
由于受传统护岸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河流的护岸设计采用的都是硬质的材料,虽然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但是极不利于生态间的平衡发展,而生态护岸的改造型断面设计原则是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计时会根据人们的生态需求,把水位以上的材质设计为绿色的生态护坡材质,进而保护河岸的生态
环境。
(3)复合式断面。
复合式断面设计主要是针对于河道比较窄的河流而提出的一种断面设计,在复合式断面设计中,其材质的选择一般为生态石笼。
2.6推动自然化河流建设
生态护岸以河道原本的基础构造作为工程基础,保持了河道自身原本的蜿蜒性属性,这种蜿蜒结构实现了增加河道蓄水量的目的,与直线河道相比,对水流产生冲击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降低河道的受破坏程度。
除此之外,蜿蜒位置具有更大的蓄水空间,可以满足水中生物的生存需求。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生态护岸不仅可以增强河道水资源蓄积功能,还可以提高水环境中的生态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有效促进河流流域良性生态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结语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水系的建设,水系的建设离不开江河湖泊作载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应合理应用生态护岸技术,在对生态护岸进行设计时,还应该着手于当下的实际问题,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而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常青.内河航道桩式生态护岸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5):103-104.
[2]刘子源.河道生态护岸优化设计研究[J].地下水,2021,43(1):224-225.
[3]刘小娟.生态护岸在三明东牙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9(1):26-28.
收稿日期:2021-12-06
基金项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RC2135)
作者简介:桑梅,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河道建设运行管理工作。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