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微观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需要政府? 1)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 2)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原因:外
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 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 个人或一小群人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公共 产品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也会出现“政府失 灵”。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1)
例:假设一架有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 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那么每 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为了不致亏 本,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问题:如果这架飞机起飞前还有10个空位,而 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 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 物价上升
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货币的价值下降, 物价上升。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上升的现象称为通货 膨胀(inflation)。
但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货 币管理当局发行过多的货币。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表示在短期, 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 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一组数据:2002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35060 美元,中国人均收入约为940美元,印度为480 美元。
生活水平的差别归因于生产率的差别。一个工 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
制定公共政策应考虑政策能否提高生产率 (productivity)。
历史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 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对比中国和北朝鲜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 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就 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资源稀缺性要求人们根据自己各种需要 的强弱,在稀缺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 权衡比较,从而做出选择,找出对自己 最有利的配置方法。
原理二: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 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 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某种 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任何一种成本可以用 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
竞争各方相互贸易,每个人、每个国家都 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交 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 的物品和劳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 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 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 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 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短期权衡取舍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个人的选择:安排时间、金钱 社会的选择:“大炮与黄油”、效率
(efficiency)与平等(equity)、保护环 境与增加收入
短期中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 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 与失业的组合
例:模型一:循环流向图
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 说明了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 之间流动。
模型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是比较利益和成本做出选择的,当利益和 成本变动时,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 己的行动。如西瓜价格的上升
政府公共决策要考虑某项政策会产生什么激励。 如:平均工资对劳动者的激励。
“汽车安全带法”对驾驶员的激励。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两人做蛋糕、面包。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些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
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 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2)
经济学的“边际”(marginal)是指一个微小的 增量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上学的边际收益(MR)是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收 益。上学的边际成本(MC)是多上一年学所增加 的成本
选择的困难不在于要不要做,而是做多少。需 要对比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3、随着技术变化,生产可能性曲线会移动
主要内容回顾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两个模型
作业:
P20问题与应用:3、5、6、8. P42问题与应用:2、5、6
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 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 合。
图中A点C点都是在现有生产要素和既定技 术条件下生产产量的可能组合,B点表示生 产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是无效率的, D点表示的生产组合在现有条件下是不可能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特征: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
2、曲线形状向外凸出(凹向原点);
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 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 个人或一小群人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公共 产品
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但也会出现“政府失 灵”。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1)
例:假设一架有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 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那么每 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为了不致亏 本,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问题:如果这架飞机起飞前还有10个空位,而 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 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 物价上升
政府发行过多的货币,货币的价值下降, 物价上升。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上升的现象称为通货 膨胀(inflation)。
但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一定是货 币管理当局发行过多的货币。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表示在短期, 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 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一组数据:2002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35060 美元,中国人均收入约为940美元,印度为480 美元。
生活水平的差别归因于生产率的差别。一个工 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的差别。
制定公共政策应考虑政策能否提高生产率 (productivity)。
历史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 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对比中国和北朝鲜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 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 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就 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资源稀缺性要求人们根据自己各种需要 的强弱,在稀缺资源的多种用途中进行 权衡比较,从而做出选择,找出对自己 最有利的配置方法。
原理二: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 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 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
考虑上大学的决策:收益?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某种 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任何一种成本可以用 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
竞争各方相互贸易,每个人、每个国家都 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交 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 的物品和劳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 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 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引导着他们的决策。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 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 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 的短期权衡取舍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个人的选择:安排时间、金钱 社会的选择:“大炮与黄油”、效率
(efficiency)与平等(equity)、保护环 境与增加收入
短期中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 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历的通货膨胀 与失业的组合
例:模型一:循环流向图
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 说明了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 之间流动。
模型二: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是比较利益和成本做出选择的,当利益和 成本变动时,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改变自 己的行动。如西瓜价格的上升
政府公共决策要考虑某项政策会产生什么激励。 如:平均工资对劳动者的激励。
“汽车安全带法”对驾驶员的激励。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两人做蛋糕、面包。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些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
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 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2)
经济学的“边际”(marginal)是指一个微小的 增量带来的变化,即数学中的“微分”的含义。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上学的边际收益(MR)是多上一年学所增加的收 益。上学的边际成本(MC)是多上一年学所增加 的成本
选择的困难不在于要不要做,而是做多少。需 要对比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3、随着技术变化,生产可能性曲线会移动
主要内容回顾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两个模型
作业:
P20问题与应用:3、5、6、8. P42问题与应用:2、5、6
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 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 合。
图中A点C点都是在现有生产要素和既定技 术条件下生产产量的可能组合,B点表示生 产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是无效率的, D点表示的生产组合在现有条件下是不可能 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特征: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
2、曲线形状向外凸出(凹向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