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阅读中认识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发展:
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它的鼓励和援助,了解中胃的特殊,构造及动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青头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养成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习惯。
重难点:结合本文理解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头在牛胃里旅行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你到哪些地方旅行。
2、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是一次特殊的旅行。
(板书课题,齐读)
3、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认读生字。
3、开火车轮读课文,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什么?
4、小组交流,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
师板书:
牛的胃的结构是怎样的?
牛的胃如何消化食物的?
三、交流研究成果
1、牛的胃怎样的?
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清楚,所以当红头以为自己要死时,青头安慰它说……
2、牛的胃如何消化食物的?
(1)学生交流。
(2)多媒体演示,老师向大家介绍。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自由认读。
3、指名认读。
4、老师指导重点易错的字。
5、给生字扩词,学生练习写,老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咱、偷、救、命、拼、扫、胃、管、乎、流、泪、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旅行经历,字理识记“旅”
1.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旅行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2.过渡: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课题。
图片
3.引导思考: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你觉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场怎样的旅行?学生口头填空:一场()的旅行。
二、初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轮流读课文
2.检查字音
第一组:易读错字音
咱们拼命
第二组:多音字
答应回答答案应该应有尽有几乎几个茶几一骨碌
花骨朵骨头风骨骨气
3.难读句子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
然后细嚼慢咽。
4.说说故事大意
故事先讲蟋蟀红头和好朋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吃进牛肚子里,再讲青头在危急关头运用智慧,给红头鼓励,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了出来。
最后他们高兴地重聚一起。
三、再读课文,理清路线图
图片
四、再读课文,了解“反刍”
1.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7—18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教师引导:你平时是怎么吃东西的?
(2)随文识记“齿、嚼、吞”。
(“嚼”“吞”都有“口”字)
3.过渡:为什么要躲过它的牙齿?躲过牙齿就有生还的机会吗?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图片
5.引导思考:红头都被吞到胃里了,还有生还的希望吗?
6.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引导学生在这句话中找出“咽”的近义词。
(吞)
(2)学生说一说其他带“口”的字。
7.链接“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反刍”。
小贴士:反刍(chú)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
8.小结:张之路爷爷可真厉害,把“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巧妙地通过红头旅行里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左右结构的字:怜、救、拼、流
2.引导学生观察:“怜”第4笔撇穿插到竖心旁点的下面;“救”反文旁的撇穿插到点的下面;“拼”的第二横穿插到提手旁提的下面;“流”的第8笔撇穿插到三点水下面。
3.学生规范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精彩情节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知道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还知道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谁能借助路线图,把故事简洁地说一说呢?
红头在进行惊险旅行的时候,青头一直在帮助他、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度过了难关。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体会一下红头和青头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体会心情,分角色朗读
聚焦红头、青头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7—18自然段,并布置学习任务,请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2.学生交流对话内容。
(1)指名同桌合作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并引导学生思考,圈画:红头和青头经历了哪些心情变化,圈出关键词。
(2)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变化,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
”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3)引导学生体会红头从害怕到悲哀的心情变化,并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4)学生交流青头的心情变化,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5)引导学生体会青头从着急到镇定的心情变化,并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6)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
过渡:红头的获救离不开青头的帮助,它们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啊!
三、抓关键词,体会深厚友情
1.默读课文,提取信息,体会友情深厚
出示: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边读边用横画出有关句子,至少找到三处来说明。
2.边读边找,交流汇报。
(1)汇报找到的句子。
(2)寻找依据,方法指导
例:
青头大吃一惊,他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
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他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预设
师:你为什么找到这句?
生1:我从青头“蹦一骨碌爬起大声喊”感受到青头内心焦急万分,担忧朋友而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生2: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
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师:通过青头的动作、语言、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
情很深厚,你们很会思考!
3.小结学法:圈一圈说一说读一读
4.运用学法小组内汇报交流。
5.引读巩固,体悟深情厚谊
当红头被大黄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
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
当红头感到悲哀绝望的时候,青头——
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青头——当红头脱险的时候,青头——
6.小结: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7.红头终于脱险,你认为红头能脱险的原因是什么?
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对朋友的鼓励、帮助。
红头的忍耐不放弃。
8.总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自己一定要学会忍耐和不放弃。
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四、借助路线图,趣讲故事
这个故事科学童话故事里的角色语言、动作生动形象,如果两人合作,边讲边演,别人一定也能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
1.同桌合作演练
要求:
(1)借助路线图,把故事讲完整。
(2)抓住人物的动作、心情、神态的词,把故事讲有趣。
(3)能把科学知识讲清楚
2.同桌互讲互评——推荐展示——同学间互评
五、推荐阅读,向课外拓展延伸
1.回家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推荐《蚯蚓的日记》《高士其科普童话》、《杨红樱科学童话》
六、板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3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