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深度学习的
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许敏敏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初级中学ꎬ江苏盐城224300)
摘㊀要: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ꎬ它借助于问题开展课堂教学ꎬ期望能够从 基于教材水准 的教学活动转化为 超越教材水准 的教学活动ꎬ深度学习模式下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高效学习课堂.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ꎬ基于深度学习模式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ꎬ从课前准备㊁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三方面着手ꎬ深入思考了如何结合深度学习模式优化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模式ꎬ以期为提升学生深度学习效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深度学习ꎻ课堂教学ꎻ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7-0101-03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简介:许敏敏(1975.10-)ꎬ女ꎬ江苏省盐城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㊀㊀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ꎬ学生的深度学习必须要建立在教师的深度教学基础上.因此ꎬ为了能够满足目前时代的不断发展ꎬ有必要在平时的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深度学习理念ꎬ使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充满活力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完成化学知识的学习.
1结合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ꎬ助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㊀㊀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与教师课前备课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ꎬ这里的课前准备并不是让学生完成传统的课前知识预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ꎬ他们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上ꎬ只能在低阶学习思维活动中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学习ꎬ因此学生在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的过程
中也往往会存在困惑感ꎬ在化学学习中难以明白如何分析课文中所给出的资料㊁课本中所出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㊁为什么要设计该知识点的学习等等ꎬ并且学生也难以对教材中所出现的化学概念㊁化学方程式等进行深入理解.学生在预习后往往只能记住一些化学术语ꎬ导致预习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因此ꎬ现阶段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学情制定课前准备任务ꎬ让学生的预习工作具有着力点ꎬ使教师在开展课堂深度学习时具有预备性ꎬ有助于引导学生快速在课堂上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中去.
例如ꎬ学习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这部分内容ꎬ教师就可以针对金属的综合利用相关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对应的表格ꎬ让学生在自学这部分内容后完成对表格空缺内容的填写ꎬ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自主学习ꎬ还让学生
101
完成了金属的综合利用与金属性质的相关练习.对于教师而言ꎬ更是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ꎬ有助于教师开展接下来的 性质决定用途 的重点内容的深度学习.又如ꎬ在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这种需要具有一定深度理解以及有知识衔接的应用型知识设置相关的复习及训练教学时ꎬ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阶段就可以采用设置习题的方式ꎬ让学生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㊁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以及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等ꎬ通过利用学生课前学习时间让学生对这几个概念进行复习ꎬ再由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复习知识内容进行深度加工ꎬ进而为接下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重难点内容教学做好充足地准备.深度教学中设计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ꎬ它需要学生完成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活动ꎬ设计学生课前学习任务是教师开展深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ꎬ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前准备安排时整合教学内容并统筹教学设计.好的课前准备设计不仅能够完美地与课堂深度教学进行契合ꎬ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乐趣得到激发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成就感.
2构建有效的化学教学情景ꎬ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2.1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教学情境
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学习ꎬ能够激发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ꎬ在具体的情境中也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化学知识ꎬ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迁移能力.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ꎬ在现阶段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背景下ꎬ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起来ꎬ为学生构建相对应的教学情境.
例如ꎬ在对 物质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ꎬ教师就可以将希沃白板中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ꎬ将化学习题设计成游戏的形式ꎬ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游戏完成PK.对于初三学生而言ꎬ他们通常难以阻挡游戏的诱惑ꎬ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参与化学知识有关的游戏活动ꎬ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充分调动起来ꎬ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ꎬ对于化学中与有毒物质有关的化学实验或是一些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演示实验ꎬ教师就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模拟实验室的教学情境ꎬ如在演示 金属与酸 反应的演示实验时ꎬ对于远离讲台的教室后方学生ꎬ他们所观看到的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ꎬ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ꎬ利用希沃授课助手中的投屏功能ꎬ将讲台中的实验操作采用手机录像的方式同步投屏到白板上ꎬ为教室后排学生提供清晰的实验画面ꎬ使学生能够在明显观看到实验现象后更加深刻且透彻地理解化学知识.不仅如此ꎬ除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教学情景外ꎬ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构建教学情境ꎬ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ꎬ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课堂实验现象与预设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进行提问ꎬ如为什么活泼金属钠无法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置换出来等等.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具有多元性ꎬ而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解答疑问ꎬ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深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结合学生的感官特点构建化学课堂教学情景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理论
中明确地提出ꎬ人体的感官经验从很大程度上为个体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来源.通过为学生构建利用眼㊁耳㊁喉㊁鼻等多感官器官参与的体验式教学情景ꎬ能够让学生在 身入其境 中完成学习体验ꎬ有助于学生自己进行主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中的抽象性知识较多ꎬ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
例如ꎬ在对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发现该知识点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ꎬ教师则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分子
201
模型开展教学活动ꎬ利用球棍模型为学生展示出抽象的反应过程ꎬ为学生构建能够观察整个反应过程的教学情景ꎬ以此来突破教学的难点ꎬ使学生能够对反应的原理及实质进行直观的观察.学生在教师的演示下能够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前后不会引起质量的改变ꎬ并且也能够从微观角度出发对质量守恒产生理解ꎬ同时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反应前和反应后元素的种类以及原子的个数不会发生改变.这种教学情景的构建ꎬ要学生从浅入深地完成化学知识的学习ꎬ使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产生深入理解ꎬ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提升了他们对化学课程的学习热情.
3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及反馈ꎬ点亮学生深度学习的道路
㊀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ꎬ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ꎬ并且让学生及时更新自己对学习的认知ꎬ不断优化及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ꎬ是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反馈可以分为2种ꎬ即课堂学习反馈和课后学习反馈.
课堂学习反馈通常包括在课堂上的提问㊁对化学实验方案的探究㊁操作化学实验的过程㊁描述化学实验现象以及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等反馈ꎬ课堂反馈具有及时性㊁随机性及简要性ꎬ并且它呈现出散射状.
例如ꎬ学生在完成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时ꎬ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所提出的完成实验的可行性方案ꎬ并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时是否正确ꎬ对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中不准确的描述进行纠正ꎬ并总结学生所得出的实验结论.以上这一过程能够适时地反映出学生深度学习的整个过程情况ꎬ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指明方向.
课后学习反馈通常是教师在批改或讲解学生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完成的ꎬ课后学习反馈具有系统性㊁高密度性及整合性的特点.教师在对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进行批阅时ꎬ能够了解并掌握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ꎬ教师在批改作业后通常会对学生出现较高错误率的题目进行总结ꎬ并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ꎬ为接下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错题讲评时提供反馈资料.课后学习反馈能够体现出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概念㊁化学学习习惯㊁化学学习能力的过程ꎬ它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指明了道路.
在对学生深度学习进行反馈时ꎬ需要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与课后学习反馈两者结合起来ꎬ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反馈中明确深度学习的方向.作为化学教师而言ꎬ需要对教学的动态进行重点关注ꎬ积极更新自己的课程教学理念ꎬ及时总结课堂教学反馈以及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ꎬ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及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认知ꎬ在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不断修正与优化的过程中ꎬ使学生能够在有环境㊁有依托㊁有空间的课堂中完成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ꎬ现阶段的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中ꎬ深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ꎬ它能够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师课堂所教授的知识ꎬ因此目前大部分教师开始从深度学习理念出发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与初三学生学习情况相结合ꎬ从化学教学课前准备㊁构建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三方面入手ꎬ助力深度学习模式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征.核心素养视角下模型认知思想的培养:以初中化学 多重表征 问题的复习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ꎬ2022(06):45-47.
[2]陈晓燕.像化学家一样思考:融合化学史与科学探究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和探索[J].
教育与装备研究ꎬ2022ꎬ38(05):19-22. [3]孙春霞ꎬ李宛洋ꎬ刘头明.在常规课堂中实施基于情境的深度学习:以 人类登陆火星的气体准备 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ꎬ2022(09):53-56.
[责任编辑:季春阳]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