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接地线夹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接地线夹的设计
摘要:高压线路出线侧可供悬挂接地线的位置高,导线垂度大,现有的接地线
装置主要适用于将水平导线接地,不适用于弧度型导线和垂直导线接地,线路外
侧接地线悬挂难度大,耗时长,悬挂不够稳固,影响停电操作的操作质量,延长
操作时间,降低操作效率。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L型接地线夹,其通过螺旋齿轮
的转轴原理将接线线夹和人工旋转操作杆两部分进行分离,以此构成核心部件—L 型操作机构,实现对垂直导线的便捷接地方式。

关键词:接地线夹;导线端线夹;垂直引线
引言
高压线路上进行停电作业时,为防止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
导致设备带电,需要在门型构架的线路侧悬挂接地线,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常规的接地线夹主要为水平扣入式,主要适用于水平型导线的接地。

而在线路外
侧的弧度型导线及竖直型导线上悬挂接地线时,常规的水平扣入式接地方式不仅
对操作人员要求极高,且容易出现操作杆长度不足,接地线难以稳固,线夹与导
线接触面积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接地质量,为解决弧度型导线和垂直导线的接
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L型接地线夹。

其通过螺旋齿轮的转轴原理将接线
线夹和人工旋转操作杆两部分进行分离,实现对竖直引线导体的便捷接地方式。

该接地线夹适用于竖直导线的接地,为变电站停电检修工作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
支持,为实现高电压线路外侧引线高效、便捷、可靠接地提供可能。

1 传统接地线现状
1.1 传统接地线的结构
接地线主要由接地端线夹、接地线、导线端线夹、操作杆等部件组成,其中,导线端线夹用于连接接地线与导线,是接地线的关键部位,直接决定接地线的装
拆方便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目前,比较常用的接地线夹为螺旋压紧式导线夹,通
过夹具内带可调节行程的螺栓与导线端线夹压紧导线,具有耐用性好,连接相对
稳固,非常适用于挂接水平方向的导线。

然而对于垂直方向引线,如电压互感器
的引线,在挂接时往往不方便,承受的应力也极大,容易损坏导线。

1.2 不同引线类型接地线装设
变电站设备多种多样,引线的类型往往与现场情况相匹配,按照装设位置可
分为水平型、弧度型、垂直型。

图1所示为三种引线类型接地线示意图。

根据杠
杆原理,由图2可知,操作人员装设接地线时,导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越大,
其所承受操作杆的支撑力越大,操作难度越大,耗时越长,此外导线端线夹和引
线承受的应力加大,容易造成接地线夹松脱,引线变形,降低接地效果,尤其在
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更为严重。

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加,接地位置不断增高,往往需
要登高作业,加长的操作杆极大地增加了操作人员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图2 新型L型接地线夹实物图
在进行接地线时,接地夹上的接线孔连接铜线,夹紧部的勾端与半月夹口之
间的间隙扣在需要接地的导线上,逆时针旋转操作杆通过齿轮传动,通过连接部
带动夹紧部的活动半月夹口,同时限位机构滑动,直至勾端夹紧导线。

同理,不
再接地时,只需顺时针旋转操作杆使半月夹口往相反方向移动,松开导线不再夹
紧,即可取下接地线夹。

3 实施效果
新型竖直导线用接地线夹研制完成后,结合停电,分别在线路外侧悬挂接地线,记录接地线悬挂情况。

结果表明,在使用L型新型接地线夹后,操作人员均
能不借助高空作业车单人高效地完成线路外侧悬挂接地线工作,提高接地质量。

本文所研制的新型L型接地线夹的实用效益是:
(1)通过螺旋齿轮的转轴原理将接线的夹紧部和操作杆两部分进行分离,以此构成L型操作机构,利用旋转操作杆的转动方式为垂直引线提供了一种高效、
便捷、可靠接地的接地线夹。

(2)操作杆设有绝缘部和护环,安全可靠,保证操作者的作业安全。

(3)避免了高空作业车昂贵的费用,如推广应用到惠州供电局所管辖的各个
变电站,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更为显著。

4 结语
本文针对垂直引线挂接地线操作难度大、体力消耗多、导线易损坏的问题,
设计了一种新型可调节接地线夹。

新型线夹可提高挂接地线的效率、节省操作时间、减小操作难度、降低作业风险,提高地线挂接的作业质量,为电网人员工作
环境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致谢
高士森、黎舟洋、黄志、赖昱光等工作人员对本文中设计思路提供了宝贵的
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刘生辉,李柳松,等. 多角度可调式高压接地线的设计[J]. 广西电力,2015,38(2):63-65.
[2]江伯顺. 变电倒闸操作中安装接地线的一种新方法[J]. 广东电力,2013,26(8):86-88.
[3]林冶,李景禄,李超. SYJ型接地装置的开发与应用[J]. 电力建设,2010,31(1):59-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