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控制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控制指标
(最新版)
目录
1.2023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
3.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
5.降低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
6.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
7.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 TNM 分期评估率
8.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9.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正文
2023 年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已经发布,其中包括了降低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等目标。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级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需要遵循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和《成都市医疗核心质量检查标准》等要求。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决策层 - 控制层 - 执行层的质量层级管理体系,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院长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作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负
责、层层落实,充分发挥管理体系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制定了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 年版)。
这些指标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医疗机构还需要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 TNM 分期评估率,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以及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