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人为本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观察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211
试论以人为本在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中的运用
谯正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教育管理中心,贵州,铜仁
56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学校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人性化,力求实现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中学学校管理者要想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就需要改变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一切围绕“人”来进行,从而构建出一个人人自主、人人自治的学校环境。

关键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农村初中
教育本质上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关键,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先进与否往往影响学校未来发展的好坏。

以人为本,即关注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主要意义,确保人人尊严得到保障以及人在发展中的平等自主和自由权,因此学校要持续发展也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是学校管理的首要方针。

一、现阶段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压力过大阻碍农村教师的发展
许多农村学校虽然按照国家新的教育纲要办学,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以人为本”。

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制于应试教育的环境,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过分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学校高年级升学率等问题,甚至将这些因素与教师绩效考核评定相联系,忽视对教师的人文主义管理,使得“以人为本”仅仅成为一句口号,成为迎合应试教育的一面旗帜,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

由于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绩效考核标准的不合理、学校下发教学质量指标过高,甚至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与教师职称评定、各种奖金直接相关,学校对教师的奖惩制度离不开物质奖罚,忽视对教师心理上的疏导沟通,造成部分农村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心情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从而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除此以外,部分农村初中只重视直接的利益得失,对教师自身素质、知识储备方面的培训不足或者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师缺乏专业发展。

这对学校改善内部教师团队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严重危害。

也有一些教师存在新课程教学理念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些教师虽然同意新课程的基本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新的管理措施缺乏合理有效的实施力度、学校教育培训不到位,教师依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2.脱离实际不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理念最重要的是强调了要“以学生为本”,即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学校教育中都是以知识转移为重点,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进行知识教育、知识传播的工作者,当然也成为一系列教学项目的发起者和控制者。

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容器,这是受制于应试环境的背景,许多学校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造成的,于是为了丰富容器,学生只是在不断重复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教育的环节应该是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配合辅助引导,但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不仅仅意味着将其视为教育对象,学生应该被视为教育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以及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人。

傅雷曾说“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

”在飞速前进的信息化社会,学校或教师永远不能将人类社会的所有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袋中,他们只能教学生如何学习,如果学习环节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总而言之,教育实质上是学习者自身
的转变和经验的重组。

二、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路径1.人本教育的第一层面——以教师为本要完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化必须注意先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学校教学工作以教师为导向,必须在工作中营造轻松的管理氛围。

学校要让教职员具备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进而有更加强大的动力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工作。

学校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学校的教职员工会议就不能流于形式,这些会议应该成为教师真正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地方,只有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民主性,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才能更加紧密,教师才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轻松发挥作用。

同时,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要过分追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指标的实现与否,学生的成绩提升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努力,学校应该对教师取得的成就适时作出表扬,但是若教师遭遇失败与挫折,学校也不要一味批评,应该及时鼓励,让教师针对失败教训作出改进。

这样才能有效创建以“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

除此以外,学校教育工作在安排上要具有“人情味”,即尊重教师的感情。

农村初中教师由于环境的原因,有时生活上会有不便,学校管理者关心教师可以从此处入手,对教师平时的吃喝住行予以关注,合理分配教育补贴,尽可能地解决农村教师生活上的问题。

2.人本教育的第二层面——以学生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该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友好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改善课堂质量,完成既定教学指标。

同时,教学活动还需要从实际出发,比如:农村学校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住得离学校较远,学生上学耗时耗力,学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要结合人本思想,可以在校内设置学生宿舍,或者设置校车接送,尽可能地减少客观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总之在农村初中的教学方案上,一定要联系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综上所述,学校管理者要想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就需要关注学校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的制度、文化,到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关注的目标。

只有为教师和学生构建一个人性化的学校氛围,才能发挥出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优势,进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斌.《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模式探析》,《科技风》2019年第27期。

[2]李玮.《试论以人为本的中学学校管理》,《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