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名词解释
1、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将磷酸基团转移到其他蛋白质上的酶,通常对其他蛋白质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2、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一类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可磷酸化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底物。
3、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IP3,钙离子等,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4、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与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5、磷脂酶C phospholipid C
催化PIP2分解产生1,4,5-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两个第二信使分子。
6、门控通道gated channel
一种离子通道,通过构象改变使溶液中的离子通过或阻止通过。
依据引发构象改变的机制的不同,门控通道包括电位门通道和配体门通道两类。
7、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突触前端释放的一种化学物质,与突触后靶细胞结合,并改变靶细胞的膜电位。
8、神经生长因子nerves growth factor,NGF
神经元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因子
9、受体receptor
任何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的膜蛋白分子,通常导致细胞摄取反应或细胞信号转导。
10、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基质摄取特定大分子的途径。
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互补性的受体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并引发细胞质膜局部内化作用,然后小窝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泡而将物质吞入细胞内。
11、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
能将自身或胞质中底物上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细胞表面受体。
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调控。
12、调节型分泌regulated secretion
细胞中已合成的分泌物质先储存在细胞质周边的分泌泡中,在受到适宜的信号刺激后,才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分泌到细胞表面。
13、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受体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4、细胞信号传递cell signaling
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将外界信号经细胞质膜传递到细胞内部,通常传递至细胞核,并引发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5、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16、组成型分泌constitutive secretion
细胞内合成的物质以连续的、不需要调节的方式向胞外进行分泌。
17、G蛋白G protein
GTP结合蛋白,具有GTPase活性,以分子开关的形式通过合成
或水解GTP调节自身活性。
有三体和单体G蛋白两大家族。
18、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一类在质膜上7次跨膜的受体。
配体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导致受体的构象发生改变,与G蛋白亲和力也随之增加,从而通过G蛋白的耦联向下游传递信号。
19、Na+-K+泵Na+-K+ pump
又称Na+-K+ ATPase,能水解ATP,使α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Na+泵出细胞,而将K+泵入细胞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20、Ras 蛋白Ras protein
单体G蛋白家族成员,在信号从细胞表面受体传递到细胞核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1、SH结构域SH domain
是Src同源结构域的缩写,这种结构域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密结合,形成多蛋白的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
22、内分泌endocrine
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3、旁分泌paracrine
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
24、自分泌autocrine
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
25、激素hormone
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如肾上腺、睾丸、卵巢、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垂体)合成的化学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被分泌到血液中后, 经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6、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
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是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或被相应的信号分子所识别, 并与之结合, 将外部信号转变成内部信号, 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27、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
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
28、离子通道偶联受体ino-channel coupled receptor
具有离子通道作用的细胞质膜受体称为离子通道受体。
它们多为数个亚基组成的寡聚体蛋白, 除有配体结合位点外, 本身就是离子通道的一部分,并借此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
信号分子同离子通道受体结合, 可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