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剪力墙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了
解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性能,掌握其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的基础。
本文结合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并
就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分析
前言
剪力墙结构是指纵横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为结构墙的结构。
当墙体处于建筑
物中合适的位置时,它们能形成一种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同时,又能
起到对空间的分割作用。
近年来,由于建筑需求的增加和用于建造住宅的土地供
应紧张,高层建筑的建造成为众多开发商的首选,推动了剪力墙结构日益广泛的
应用。
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促进建筑事业的发展,有必要
加强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以提高剪力墙结构的综合利用率。
1.剪力墙结构设计概述
1.1剪力墙的分类及其受力特点
为满足使用要求,剪力墙常开有门窗洞口。
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剪力墙的
工作特点和分类与其所开洞孔的大小和数量有关。
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可分
为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和壁式框架(如图1)。
不同类型的剪力墙,
其截面应力分布也不相同,计算其内力和位移时则需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
(a)整体墙(b)整体小开口墙(c)双肢墙(d)整式框架
图1剪力墙分类示意图
(1)整体墙:无孔洞或孔洞很小的剪力墙称为整体墙,其受力特点如同竖向悬臂梁。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剪力墙高宽比较大时,其受弯变形后的截面仍然
符合材料力学中的平截面假定,截面上的正应力呈线性分布。
(2)整体小开口墙:当剪力墙上所开洞孔的面积稍大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这类剪力墙,其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略偏离直线分布的规律,变成相当于整体
墙弯曲时的直线分布应力之上叠加了墙肢的局部弯曲应力,当大部分楼层上的墙
肢不出现反弯点时,称这类剪力墙为整体小开口墙[1]。
(3)联肢墙:当剪力墙上所开的洞孔较大且连梁的刚度比墙肢的刚度小得多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这类剪力墙,其连梁跨中会出现反弯点,各墙肢的单独
工作能力也比较明显,可看成是若干单肢剪力墙由连梁联结起来的剪力墙。
(4)壁式框架:剪力墙洞孔开得越大,各墙肢的独立工作能力越明显。
当连梁的刚度很大,而墙肢的刚度相对较弱时,剪力墙的受力状况已接近普通框架的
受力特性,其特点是墙肢截面的法向应力分布明显出现局部弯矩,在许多楼层内
墙肢有反弯点。
1.2确定剪力墙的厚度
剪力墙厚度的大小与建筑物的层数、高度、荷载大小、截面承载力、开裂、
减轻自重、轴压比的要求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根据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
要求确定。
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剪力墙,其在底部加强区的厚度宜适当增大。
剪力墙最小厚度的选用还需要保证墙体本身的稳定和施工方便[2]。
在工程设计时,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剪力墙的厚度,也可采用下列公式来估算剪力墙的厚度:一般剪力墙的厚度:
按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
式中为剪力墙厚度;为楼层层高或剪力墙无支承长度。
2.剪力墙结构的设计
2.1剪力墙的布置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不同方向的剪力
墙宜分别联结在一起,以形成空间结构;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
布置剪力墙的结构形式,并宜使两个方向抗侧刚度接近,即两个方向的自振周期
宜相近。
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
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及承载力均较大,为
充分利用剪力墙的能力,减轻结构自重,增大结构的可利用空间,剪力墙不宜布
置得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
剪力墙布置对结构的抗侧刚度有很大的影响,剪力墙沿高度不连续,将造成
结构沿高度刚度突变。
所以,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允许
沿高度改变墙厚和混凝土等级,或减少部分墙肢,使抗侧刚度沿高度逐渐减小。
在地震区,细高的剪力墙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而低矮墙属剪切脆
性破坏,抗震性能差,为此宜将剪力墙设计成高宽比H/B较大的墙。
当剪力墙较
长时,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
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且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此外剪力墙洞口的布置,会极大地影响剪力墙的力学性能。
为此规定剪力墙
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其应力分布比较规则,又与当前普遍应用的计算简图较为符合,设计结果安全可靠
2.2梁端部弯矩的设计
剪力墙的特点是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而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都相对很小。
当剪力墙与平面外方向的梁连接时,会造成墙肢平面外弯矩,而一般情况下并不
验算墙的平面外刚度及承载力。
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当剪力墙墙肢与其
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且梁截面高度大于墙厚时,可采用以下措施减小梁
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以抵抗该墙肢
平面外弯矩;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
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
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当与剪力墙相连的楼面梁为钢梁时,剪力
墙内宜设置型钢,钢梁应与型钢连接[3]。
除了加强剪力墙平面外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以外,还可采取减小梁端弯矩的
措施。
对截面较小的楼面梁可设计为铰接或半刚接,减小墙肢平面外的弯矩。
铰
接端或半刚接端可通过弯矩调幅或梁变截面来实现,此时应相应加大梁跨中弯矩。
2.3抗震结构设计
剪力墙结构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当有少量长度大于8rn的大墙肢时,计算中
楼层剪力主要由这些大墙肢承受,其他墙肢承受的剪力较小,一旦发生地震,尤
其高烈度地震时,大墙肢容易首先遭受破坏,而小的墙肢的承载力有限,使整个
结构的各墙肢可能被各个击破,这对结构是极为不利的。
同时,细高的剪力墙
(高宽比大于2)容易设计成弯曲破坏的延性剪力墙,从而可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
因此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
间宜采用弱连梁(跨高比宜大于6的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
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
独立墙段宜通过设置门窗洞口或结构洞使洞口间的墙肢
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较短墙肢受弯产生的裂缝较小,墙体的配筋能较充分发
挥作用,有利于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3.剪力墙结构设计优化
3.1剪力墙结构设计材料优化
剪力墙材料用量是整个结构材料用量的核心。
在满足安全适用的前提下,如
何减少剪力墙材料用量是结构设计师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优
化也是首先从减少剪力墙结构材料的角度考虑的。
影响剪力墙材料用量的几何因素有长度和厚度,在设计中为了保证结构为一
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长度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设置,一般不宜减短。
同时,结
构的刚度与剪力墙长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厚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减小剪力
墙截面厚度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用量,又不至于严重削弱结构的刚度。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设计应在满足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薄,也就是在满足刚度等要求的
前提下,达到减少剪力墙材料用量节约造价的目的。
3.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的提升
提高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控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的高宽比,使其大于2,这样的剪力墙其受力性能接近于悬臂梁;采用有边缘构
件的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受力钢筋要有很好的锚固,在无边缘构件的剪力墙中应
设置暗梁,暗柱;提高底部剪力墙的抗剪可靠度,保证剪力墙的抗弯屈服出现在
抗剪破坏之前。
4.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关设计者应当加强
相关理论的研究,在掌握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以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不
断采用新技术,改进新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在
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这样才能真正的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经济性
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薛云飞,马晓霞.谈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建筑,2013(06).
[2]李捍文.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中).
[3]孙雪兰.浅谈高层剪力墙结构的优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3,8(12):35.
作者简介:
吴智登(1986.4-),男(苗族),广西柳州人,本科,从事结构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