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 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 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 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 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 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 1:100000 肾上腺素的 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动力量,使患牙牙齿松动脱位。切勿以邻牙为支点,防止牙挺滑脱刺伤邻近或对侧软组织。
3)安放牙钳:合理选择适用牙钳,张开钳喙,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保持钳喙与牙
体长轴平行。再次核对牙位
4)脱位运动:包括扭转、摇动、拔出。扭转动作仅限于圆锥形单根牙;摇动时先向弹性大、
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方向另一侧摇动;最后牵引脱出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
(3)牙周病 晚期,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固位
(4)牙外伤 根中 1/3 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症
(5)错位牙
(6)额外牙
(7)埋伏牙、阻生牙
(8)滞留乳牙 影响恒牙萌出者
(9)治疗需要 因正畸、修复、肿瘤累及而需要拔除的牙
(10)病灶牙 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
(11)骨折累及的牙 视具体情况应尽量保留
2、拔牙禁忌症:心脏病(心梗<6m,不稳定或近期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脏病,未控制高血
压,心功能 3-4 级,心肌炎<3m,三度房室完全性传导阻滞,风心活动期);高血压 180/100mmHg
(肾上腺素不超过 0.04mg);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空腹血糖 8.88mmol/L,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 1-2.0cm 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 1cm 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 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 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 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 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 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 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 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 不做活检) 7、X 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11、sedation 镇静 通过药物作用使病人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达到精神放
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治疗的下,最小损伤,最快速度,最轻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完成
整个治疗)
1、牙拔除术适应症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常见的拔牙适应证如下:
(1)牙体病损 牙体缺损严重,用现有修复手段无法恢复和利用
在直视下操作,良好照明、充分止血、合适体位、合适器械 特殊情况下可不暂缓取出或不取出 11、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 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牙槽内小血管破裂,较 大知名血管破裂等。血块保护不良而脱落 处理:止血粉、明胶海绵加棉卷加压止血;缝合牙龈;填碘仿纱条;抗生素预防感染 全身因素:血液病,肝疾病等 处理:局部止血;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全身治疗,如输血等 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
给氧;出现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注地西泮 10-20mg;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法
迅速抢救。
9、全麻特点: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小儿老年病人比例高,手术
失血较多,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
10、清醒拔管指征:清醒(呼之能应);反射(咽喉,吞咽,咳嗽反射完全恢复,能睁眼,
吞咽);呼吸(潮气量通气量恢复正常,停止吸氧 5min spo2>90%);肌张力逐渐恢复
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口内注射方法及麻醉区域? 1)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 45。 注射针应高于下颌平面 1cm 并与之平行。 与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 3~4 ㎜的交点处进针,推进 2.5cm 左右, 可达下颌支内侧的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注入麻药 1~1.5ml 2)麻醉区域及效果: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 粘骨膜及下唇。 8、局麻并发症:昏厥,过敏反应,中毒,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 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霍纳 征,声音嘶哑,全脊髓麻醉) 晕厥 syncope:是一种突发性的、暂时性的意识丧失,通常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 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昏、胸 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习、呼吸困难→心率减慢、血压下 降、暂时性意识丧失。【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和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手 术。一旦晕厥,迅速放平座椅,保持呼吸通畅,氨水刺激,针刺人中穴,吸氧静脉补液。 过敏:分为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延迟反应于注射后数小时至数日后出现,其症状常为血管 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哮喘、过敏性紫癜等。即刻反应是使用极少量药后,立即发生及 严重的类似中毒的症状,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轻症的过敏反应,可给脱 敏药物如钙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吸氧。严重者立刻注射肾上腺素,
1)拔牙创出血及血凝块形成:15~30 min 出血停止,血凝块形成,具有保护创面、防止 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 2)血块机化:24 h 后血块开始机化,7 d 被肉芽组织替代,3-4 d 肉芽组织始被更成熟 的结缔组织替代,至约 20 d 完成。 3)骨组织的修复:5-8 d 开始形成新骨,3 mon 后完全形成骨组织 4)上皮覆盖拔牙创:3-4 d 开始上皮自牙龈向血凝块表面生长,24-35 d 甚至更长时间完 成 拔牙术中并发症:术中:晕厥、牙根折断、软组织损伤、骨组织损伤、邻牙及对牙损伤、神 经损伤、颞下颌损伤、断根移位、口腔上颌窦交通。术后:反应性疼痛、术后肿胀、开口困 难、拔牙创出血、术后感染、干槽症、皮下气肿。 10、断根原因及注意事项 技术因素:拔牙钳选择不当,与牙体接触面小;钳喙夹持的位置不正确 ,未与牙体长轴平 行;拔牙时用力不当 非技术因素:牙冠破坏广泛;牙脆性增加;牙根外形变异;牙根周围骨质变化 注意事项 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 仔细检查分析,肯定断根数目、大小、部位、深浅、牙根形态,必要时拍 X 片 特殊部位要注意重要解剖结构,如上颌窦、下颌管
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做支点;
操作中应注意保护,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伤及邻近组织;
用力必须有控制,不得使用暴力,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准确
4、拔牙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分离牙龈:持笔式握牙龈分离器,紧贴牙面插入龈沟,直达牙槽嵴,沿龈沟分离至牙的
另一侧,先完成唇(颊)侧和舌侧,再分离邻面
2)挺松患牙:将挺刃由牙齿近中轴角切入,以牙槽突顶为支点,有控制的旋转、楔入、撬
①.口外注射法
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 1cm 处刺入皮肤, 使注射针与皮肤成 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 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 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 整理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 1~1.5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 以免伤及眼球。
第一章 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 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 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 2-2.5cm 左右
早餐后 1-2H);甲亢(静息脉搏 100 次/min,基础代谢率+20%以下,不加肾上腺素);肝炎
急性期;妊娠前后 3 月(不加肾上腺素);月经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3-5 年内不拔牙);
阿司匹林停药 3-5d
3、牙挺使用注意事项:
绝不能以邻牙做支点,除非邻牙需同时拔出;
除拔除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做支点;
②.口内注射法
牵引上唇向前向上,注射针与上颌中线成 45°角,于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得口腔前庭 沟顶刺入,向上后外进针,即可到达眶下孔,但不易进入眶下管。
麻醉区域及效果:麻药注入眶下管内的麻醉效果较眶下孔注射为好,麻醉区域亦较广泛。 可以麻醉同侧下眼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颊侧牙槽突、 骨膜、牙龈和黏膜等组织。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 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 相应颊侧软组织。 口内法:上颌 7,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 6 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45°上后内,沿上颌 结节弧形表面滑动 2cm 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 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 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 复等手术。
5)拔牙后检查和拔牙创处理:检查牙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解剖规律等;用刮匙
探查牙窝,去除异物炎性肉芽组织等;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嘱病人咬紧,30min
后弃除 5)拔牙后注意事项:拔牙后 24h 内不可刷牙或漱口;拔牙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患 侧咀嚼;误用舌舔伤口,更不可反复吸吮 5、第一磨牙腭侧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易进入上颌窦 6、impacted teeth 阻生牙 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 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7、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出术的适应症 1)下颌阻生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者 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 2)下颌阻生智齿本身有龋坏,或引起第二磨牙龋坏 3)引起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食物嵌塞 4)因压迫导致第二磨牙牙根或远中骨吸收 5)已引起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6)因正畸需要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 7)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诱因的下颌阻生智齿 8)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为某些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者。亦可拔出 8、临床分类: 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 第Ⅰ类:在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 近远中径。第Ⅱ类: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不能容纳阻生第三磨牙 牙冠的近远中径。第Ⅲ类:阻生第三磨牙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颌骨内的深度高位(A),中位(B),低位(C)阻生 根据阻生智齿牙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垂直,水平,近中,远中,颊向,舌向,倒置 阻生 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颊侧移位,舌侧移位,正中位 9、拔牙创的愈合
动力量,使患牙牙齿松动脱位。切勿以邻牙为支点,防止牙挺滑脱刺伤邻近或对侧软组织。
3)安放牙钳:合理选择适用牙钳,张开钳喙,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保持钳喙与牙
体长轴平行。再次核对牙位
4)脱位运动:包括扭转、摇动、拔出。扭转动作仅限于圆锥形单根牙;摇动时先向弹性大、
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方向另一侧摇动;最后牵引脱出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
(3)牙周病 晚期,无法取得牙的稳固和固位
(4)牙外伤 根中 1/3 折断一般为拔牙适应症
(5)错位牙
(6)额外牙
(7)埋伏牙、阻生牙
(8)滞留乳牙 影响恒牙萌出者
(9)治疗需要 因正畸、修复、肿瘤累及而需要拔除的牙
(10)病灶牙 引起颌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颌窦炎等局部病变的
(11)骨折累及的牙 视具体情况应尽量保留
2、拔牙禁忌症:心脏病(心梗<6m,不稳定或近期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脏病,未控制高血
压,心功能 3-4 级,心肌炎<3m,三度房室完全性传导阻滞,风心活动期);高血压 180/100mmHg
(肾上腺素不超过 0.04mg);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空腹血糖 8.88mmol/L,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 1-2.0cm 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 1cm 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 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 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 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 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 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 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 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 不做活检) 7、X 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11、sedation 镇静 通过药物作用使病人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达到精神放
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治疗的下,最小损伤,最快速度,最轻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完成
整个治疗)
1、牙拔除术适应症
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常见的拔牙适应证如下:
(1)牙体病损 牙体缺损严重,用现有修复手段无法恢复和利用
在直视下操作,良好照明、充分止血、合适体位、合适器械 特殊情况下可不暂缓取出或不取出 11、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 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牙槽内小血管破裂,较 大知名血管破裂等。血块保护不良而脱落 处理:止血粉、明胶海绵加棉卷加压止血;缝合牙龈;填碘仿纱条;抗生素预防感染 全身因素:血液病,肝疾病等 处理:局部止血;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全身治疗,如输血等 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
给氧;出现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注地西泮 10-20mg;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法
迅速抢救。
9、全麻特点: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小儿老年病人比例高,手术
失血较多,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
10、清醒拔管指征:清醒(呼之能应);反射(咽喉,吞咽,咳嗽反射完全恢复,能睁眼,
吞咽);呼吸(潮气量通气量恢复正常,停止吸氧 5min spo2>90%);肌张力逐渐恢复
7、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口内注射方法及麻醉区域? 1)注射方法:病员大张口,下颌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将注射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 45。 注射针应高于下颌平面 1cm 并与之平行。 与上下颌牙槽突相距的中点线与翼下颌皱襞外侧 3~4 ㎜的交点处进针,推进 2.5cm 左右, 可达下颌支内侧的下颌神经沟,回抽无血注入麻药 1~1.5ml 2)麻醉区域及效果: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 粘骨膜及下唇。 8、局麻并发症:昏厥,过敏反应,中毒,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注射针折断,暂时性 面瘫,神经损伤,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霍纳 征,声音嘶哑,全脊髓麻醉) 晕厥 syncope:是一种突发性的、暂时性的意识丧失,通常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 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昏、胸 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习、呼吸困难→心率减慢、血压下 降、暂时性意识丧失。【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和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手 术。一旦晕厥,迅速放平座椅,保持呼吸通畅,氨水刺激,针刺人中穴,吸氧静脉补液。 过敏:分为延迟反应和即刻反应。延迟反应于注射后数小时至数日后出现,其症状常为血管 神经性水肿、偶见荨麻疹、哮喘、过敏性紫癜等。即刻反应是使用极少量药后,立即发生及 严重的类似中毒的症状,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轻症的过敏反应,可给脱 敏药物如钙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吸氧。严重者立刻注射肾上腺素,
1)拔牙创出血及血凝块形成:15~30 min 出血停止,血凝块形成,具有保护创面、防止 感染、促进创口正常愈合的功能 2)血块机化:24 h 后血块开始机化,7 d 被肉芽组织替代,3-4 d 肉芽组织始被更成熟 的结缔组织替代,至约 20 d 完成。 3)骨组织的修复:5-8 d 开始形成新骨,3 mon 后完全形成骨组织 4)上皮覆盖拔牙创:3-4 d 开始上皮自牙龈向血凝块表面生长,24-35 d 甚至更长时间完 成 拔牙术中并发症:术中:晕厥、牙根折断、软组织损伤、骨组织损伤、邻牙及对牙损伤、神 经损伤、颞下颌损伤、断根移位、口腔上颌窦交通。术后:反应性疼痛、术后肿胀、开口困 难、拔牙创出血、术后感染、干槽症、皮下气肿。 10、断根原因及注意事项 技术因素:拔牙钳选择不当,与牙体接触面小;钳喙夹持的位置不正确 ,未与牙体长轴平 行;拔牙时用力不当 非技术因素:牙冠破坏广泛;牙脆性增加;牙根外形变异;牙根周围骨质变化 注意事项 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 仔细检查分析,肯定断根数目、大小、部位、深浅、牙根形态,必要时拍 X 片 特殊部位要注意重要解剖结构,如上颌窦、下颌管
龈缘水平处的舌侧骨板也不应做支点;
操作中应注意保护,必须以手指保护,以防牙挺滑脱伤及邻近组织;
用力必须有控制,不得使用暴力,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须准确
4、拔牙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分离牙龈:持笔式握牙龈分离器,紧贴牙面插入龈沟,直达牙槽嵴,沿龈沟分离至牙的
另一侧,先完成唇(颊)侧和舌侧,再分离邻面
2)挺松患牙:将挺刃由牙齿近中轴角切入,以牙槽突顶为支点,有控制的旋转、楔入、撬
①.口外注射法
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得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 1cm 处刺入皮肤, 使注射针与皮肤成 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 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 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医学教|育网搜集 整理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 1~1.5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 以免伤及眼球。
第一章 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 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 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 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 2-2.5cm 左右
早餐后 1-2H);甲亢(静息脉搏 100 次/min,基础代谢率+20%以下,不加肾上腺素);肝炎
急性期;妊娠前后 3 月(不加肾上腺素);月经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3-5 年内不拔牙);
阿司匹林停药 3-5d
3、牙挺使用注意事项:
绝不能以邻牙做支点,除非邻牙需同时拔出;
除拔除阻生牙或颊侧需去骨者外,龈缘水平处的颊侧骨板一般不做支点;
②.口内注射法
牵引上唇向前向上,注射针与上颌中线成 45°角,于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得口腔前庭 沟顶刺入,向上后外进针,即可到达眶下孔,但不易进入眶下管。
麻醉区域及效果:麻药注入眶下管内的麻醉效果较眶下孔注射为好,麻醉区域亦较广泛。 可以麻醉同侧下眼睑、鼻眶下区、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及这些牙的唇颊侧牙槽突、 骨膜、牙龈和黏膜等组织。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 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 相应颊侧软组织。 口内法:上颌 7,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 6 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45°上后内,沿上颌 结节弧形表面滑动 2cm 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 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 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 复等手术。
5)拔牙后检查和拔牙创处理:检查牙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解剖规律等;用刮匙
探查牙窝,去除异物炎性肉芽组织等;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嘱病人咬紧,30min
后弃除 5)拔牙后注意事项:拔牙后 24h 内不可刷牙或漱口;拔牙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患 侧咀嚼;误用舌舔伤口,更不可反复吸吮 5、第一磨牙腭侧根,第二磨牙近中颊根易进入上颌窦 6、impacted teeth 阻生牙 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 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 7、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出术的适应症 1)下颌阻生智齿反复引起冠周炎者 预防第二磨牙牙周破坏 2)下颌阻生智齿本身有龋坏,或引起第二磨牙龋坏 3)引起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食物嵌塞 4)因压迫导致第二磨牙牙根或远中骨吸收 5)已引起牙源性囊肿及肿瘤 6)因正畸需要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 7)可能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诱因的下颌阻生智齿 8)因完全骨阻生而被疑为某些原因不明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者。亦可拔出 8、临床分类: 根据牙与下颌支及第二磨牙的关系 第Ⅰ类:在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可以容纳阻生第三磨牙牙冠的 近远中径。第Ⅱ类:下颌支前缘和第二磨牙远中面之间的间隙不大,不能容纳阻生第三磨牙 牙冠的近远中径。第Ⅲ类:阻生第三磨牙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下颌支内。 根据牙在颌骨内的深度高位(A),中位(B),低位(C)阻生 根据阻生智齿牙长轴与第二磨牙长轴的关系:垂直,水平,近中,远中,颊向,舌向,倒置 阻生 根据在牙列中的位置:颊侧移位,舌侧移位,正中位 9、拔牙创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