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场幻觉到生活真实_现代_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西方戏剧传统的消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于 戏 剧 中 的 “超 现 实 主 义 ”, 阿 尔 托可 以 说 是 一 个 终 结 者 。 他 用 “残 酷 戏 剧”的 理 论 总 结 了 超 现 实 主 义 戏 剧 的 成 果, 预 示 了 20 世 纪 下 半 叶 的 戏 剧 方 向 。 阿 尔 托 所 谓 的 “残 酷 ”是 指 一 种 人 类 只 要生 活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就 无 法 逃 脱 的 “必 然 性 ”, 是 某 种 直 接 性 、意 外 、不 可 逆 转 的决定性, 就像死亡, 瘟疫。戏剧就是要 展示这种像瘟疫一般狂暴的冲击力, 要 直捣观众的心灵深处, 刺激他们, 让他 们感到震惊而不是陶醉, 让他们领悟到 现实的欺骗性, 发现真实的自我。传统 戏剧总是在制造谎言和幻觉迷梦, 总是 企图掩盖真相, 使人沉迷于虚假的幻象 之中。残酷戏剧致力于破除虚伪的迷 雾, 还原世界的真实面目。它必然是一 种“总 体 戏 剧 ”, 是 独 立 于 剧 本 之 外 的 形 体 戏 剧 。它 将 舞 台 上 的 一 切 表 达 手 段 融 为 一 体 , 用 音 乐 、舞 蹈 、造 型 、哑 剧 、摹 拟 、动 作 、声 调 、建 筑 、灯 光 及 布 景 等 因 素把戏剧活动转化为一场神圣的仪式; 而导演则是这场仪式的神奇的安排者 和司仪。剧场可以在任何地方, 可以空 无一物; 演员必须像运动员那样自由地 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 演出除使用言 语、音乐 、叫 喊 等 听 觉 语 言 外 , 更 重 要 的 是视觉语言, 如 物 体 、运 动 、动 作 、姿 态 、 色 彩 、灯 光 等 等 。“戏 剧 可 以 从 话 语 中 夺 过来的是它在字词以外的扩散力, 是它 在空间的发展力, 是它作用于敏感性的 分 解 力 和 震 撼 力 。”②演 出 既 然 是 一 场 神 圣的仪式, 观众便是这场仪式的参与 者。他们必须成为演出的一部分, 构成 仪式并在仪式中被涤荡。于是, “我们取 消舞台及剧场大厅, 而代之以一个惟一 的场所, 没 有 隔 板 、没 有 任 何 栅 栏 , 它 是 剧情 发 展 的 地 方 。 在 观 众 和 演 出 、演 员 和观众之间将建立直接的交流, 因为观 众 位 于 演 出 中 心 , 被 演 出 所 包 围 、所 渗 透。”“因此, 我们抛弃目前现有的剧场, 找一间库棚或者谷仓, 模仿某些教堂和 圣殿的建筑, 还有像西藏某些庙宇的建
中 文 外 化 戏 建 剧 设 视 风 线 景 线
□ 李时学
从剧场幻觉到生活真实
— ——现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对西方戏剧传统的消解
自然主义戏剧虽然只有不到一百 年的发展历史, 但在西 方 近 、现
点。从这个起点出发, 它们消解了自亚 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西方强大的戏剧
代戏剧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传统, 试图以对剧场幻觉的颠覆来恢复
表现主义戏剧深刻地影响了皮斯 卡托和布莱希特这两位西方左翼戏剧 的巨擘; 尽管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是表现 主义戏剧家。无论是戏剧理论、剧作, 还 是舞台实践, 两位戏剧家都显示了与表 现 主 义 的 同 一 性 。“史 诗 剧 ”的 理 论 与 实 验将反叛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西方戏剧 传 统 的 始 作 俑 者 亚 里 士 多 德 。其 哲 学 与 社会学根源在马克思主义, 而其戏剧学 武器 则 主 要 来 源 于 表 现 主 义 。 反 对 “幻 觉”与 反 抗 社 会 的 思 想 一 定 意 义 上 得 之 于 表 现 主 义 的 启 示 。而 反 “剧 场 幻 觉 ”的 史诗剧及其“陌生化”效果, 警醒观众的理 性、激发他们去“改变世界”的戏剧功能论 是布莱希特被世界记住的两张名片。
参考书目: ① 蓝凡: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M], 学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② 施旭升: 《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 年。
注释: ① 《庄子·秋水》 ② 《庄子·天道》 ③ Aristole, 公元前 384— ——前 322 年, 古希腊哲学家。 ④ 引自论文《中西戏剧文化精神论纲》。 ⑤ 引自蓝凡: 《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学林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122 页。
摧毁了高贵却死板的新古典主义戏剧, 的总体性和表现人类非理性和潜意识
而 自 然 主 义 戏 剧 在 某 种 意 义 上 又 复 活 的合适形式。他们废除了自然主义的写
了 新 古 典 主 义 并 用 烦 琐 的 舞 台 细 节 和 实 布 景 和 实 物 道 具 , 采 用 立 体 的 、富 于
貌似逼真的表演将写实主义推到了尽 节奏感和象征性的舞台设计以及简洁
拟表演是形成中国戏曲相异于西方戏剧的独特舞台风格和 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组成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个 重要支柱。”⑤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 , 作 为 世 界 戏 剧 史 上 的 戏 剧样式, 有其深厚的文化和美学根源, 因此, 一种文化上的追 根溯源显然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文化上的追根溯源, 对于世 界戏剧艺术的认识就会失之肤浅, 甚至不可能深入地去体悟 戏 剧 自 身 的 形 式 与 意 味 。本 文 并 不 是 将 中 国 戏 曲 和 西 方 戏 剧 孤立并悬置起来看待, 而是将二者放在其文化形式中加以审 视和比较。这不仅是两种戏剧审美样式的差异, 更主要的还 体现为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碰撞。只有通过比较, 才能突显 其对象的个性, 也才能够更深入的把握其审美与文化的特质 以及其发展流变的趋向。
如果说象征主义使戏剧摆脱了刻 板地摹仿自然的樊篱; 那么表现主义则 使戏剧在 剧 本 结 构 、语 言 、舞 台 设 计 、表 演风格等更多的方面脱离了传统, 清理 了 “幻 觉 剧 场 ”。政 治 的 狂 热 性 使 表 现 主 义戏剧家试图用全新的戏剧形式来展 现 资 本 主 义 的 虚 伪 与 混 乱 。对 社 会 的 批 判、 讽 刺 和 抗 议 以 一 种 松 散 的 结 构 、变 形 的 人 物 和 夸 张 的 动 作 表 现 出 来 。毕 希 纳的 《沃 伊 采 克 》包 含 了 27 个 插 曲 式 场 景和大量的片断, 其中充溢着粗俗的俚 语和富于表现力的民谣, 传统戏剧的整 一 性 被 打 破 。莱 茵 哈 特 的 导 演 及 舞 台 技 巧为表现主义剧作的上演创造了可能 性 。“总 体 戏 剧 ”已 经 成 了 现 代 戏 剧 家 们 的共识, 莱茵哈特将一切艺术的成分都 纳 入 了 戏 剧 的 轨 道 。剧 本 只 是 戏 剧 的 构 成元素之一; 而演员不过是一个傀儡; 一 切 都 必 须 服 从 演 出 的 总 体 要 求 。演 出 可以在各 种 场 合 进 行 , 无 论 剧 场 、教 堂 、 舞 厅 还 是 展 览 厅 。舞 台 由 一 些 富 于 暗 示 性的简单装饰构成, 只提供一个框架和 背景 。 台 词 往 往 需 要 与 音 乐 、 舞 蹈 、动
头。 代 表 现 代 戏 剧 的 象 征 主 义 、表 现 主 的 、符 号 性 的 道 具 , 利 用 变 换 的 灯 光 将
义、超 现 实 主 义 等 以 及 代 表 后 现 代 戏 剧 舞台 、布 景 与 演 员 统 一 起 来 。 受 瓦 格 纳
的 机 遇 剧 、质 朴 戏 剧 、环 境 戏 剧 等 流 派 的启 发 , 戈 登·克 雷 提 倡 一 种 包 含 了 布
的结构和剧场幻觉视为对传统戏剧的 简洁而抽象的垂直立体线条构成一种
反动。于是, “破除幻觉”、重视观众参与 “条 屏 布 景 ”, 表 达 舞 台 的 象 征 意 味 。 他
成 为 现 代 、 后 现 代 戏 剧 的 一 个 重 要 起 称演 员 为 “超 级 傀 儡 ”, 用 风 格 化 的 表 演
它用 一 堵 透 明 的 墙 制 造 了 逼 真 的 幻 觉 , “总 体 艺 术 ”; 尼 采 等 人 的 非 理 性 主 义 哲
也用这堵墙阻断了舞台与观众。当年以 学 更 多 地 发 现 了 人 类 心 灵 中 难 于 描 述
雨 果 等 人 为 主 将 的 浪 漫 主 义 戏 剧 几 乎 的一面。象征主义戏剧似乎是实现戏剧
式 。他 们 有 意 识 地 打 乱 一 切 合 乎 逻 辑 的 思维, 混淆因果关系, 消除时间和地点 的 明 确 性 。艺 术 用 不 着 再 用 摹 仿 来 反 映 现实的真实, 因为能够被仿制的现实本 身就是不可靠的; 只有用超乎现实的手 段 才 能 传 递 关 于 世 界 本 质 的 信 息 。戏 剧 中的 全 部 传 统 的 要 素 , 舞 台 、 布 景 、情 节、人物 、理 性 的 结 构 、做 作 的 表 演 无 一 能 满 足 这 种 需 要 。他 们 要 恢 复 四 百 年 前 拉伯雷式的粗犷的狂欢艺术精神, 打破 虚假的剧场幻觉, 建立一种新型的戏 剧 。这 种 戏 剧 的 惟 一 目 的 是 要 让 观 众 感 到震惊, 让他们从无聊的梦幻中惊醒, 在误解中理解这个世界, 触及人类最隐 秘的本质。
框 式 舞 台 和 “幻 觉 剧 场 ”。
的心理活动的外化, 与思想有一一对应
在 现 代 、 后 现 代 主 义 戏 剧 家 的 眼 的诗意的关系。写实的舞台和表演恰恰
里 , 自 然 主 义 戏 剧பைடு நூலகம்代 表 着 旧 的 戏 剧 传 限制和破坏了这种诗意的表现力。瓦格
统, 它是 僵 化 的 、缺 乏 自 由 和 想 象 力 的 , 纳 提 倡 一 种 将 诗 歌 与 音 乐 完 美 结 合 的
本质 上 具 有 一 种 浪 漫 主 义 的 核 心 精 神 。 景 、舞 蹈 、动 作 、语 言 、线 条 、色 彩 、节 奏
他 们 再 次 将 共 同 的 反 叛 目 标 指 向 了 自 等一 切 因 素 “总 体 戏 剧 ”, 所 有 要 素 在 戏
然 主 义 , 把 反 对 生 硬 的 模 仿 , 反 对 僵 化 剧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他善于用
以一句“臭屎! ”开场的《乌布王》曾 经 在 19 世 纪 末 的 某 一 年 引 起 观 众 长 达 15 分钟的大笑。它震惊了那些习惯于传 统戏剧的温文尔雅的法国观众, 而它身 后 的 一 场 名 为 “超 现 实 主 义 ”的 运 动 则 震惊了世界, 改变了西方戏剧的格局。 人们吃惊甚至愤怒, 是因为雅里的这出 戏完全不合传统, 剧情杂乱无章且怪诞 不经, 人物极度的夸张和类型化, 价值 混乱颠倒, 整个演出显得毫无真实性可 言; 可是它的意义恰恰在此。英国戏剧 理 论 家 斯 泰 恩 曾 这 样 评 价 道 : “无 论 在 内容上和形式上, 该剧均是戏剧史上令 人摸不着头脑的一出史无前例的作品, 是对富有传奇性的历史剧的一次粗暴 的讽刺, 而它所引起人们的兴趣, 在时 间上则要比任何一出滑稽剧有权希望 得 到 的 还 要 长 。”①它 预 示 了 一 场 非 理 性 主 义 的 戏 剧 运 动 。从 达 达 主 义 到 超 现 实 主义, 从查拉到布列东, 在意识形态上 表现为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极度失 望和对抗; 在艺术上, 他们试图颠覆一 切 艺 术 的 崇 高 性 和 神 圣 性 。他 们 的 虚 无 主义和表达内心无意识的自动写作意 在创造一种无理性和无意义的艺术形
它连接着西方强大的戏剧传统, 把自亚 一种更加本质的生活真实。
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西方戏剧主流推
向了 极 致 。 这 种 戏 剧 传 统 的 核 心 是 “摹

仿说 ”, 是 戏 剧 的 “整 一 性 ”, 是 后 来 逐 渐
象征主义将世界看作是人类心灵
形 成 的 可 以 最 好 地 贯 彻 这 些 理 念 的 镜 的一 片 “象 征 的 森 林 ”, 一 切 事 物 都 是 人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林 琳
58
文 化 中 建 外 设 戏 风 剧 景 视 线
作、节 奏 和 各 种 情 调 一 起 共 同 构 成 演 出 的整 体 。 莱 茵 哈 特 扶 持 了 毕 希 纳 、魏 德 金德等表现主义剧作家, 在舞台上实现 了表现主义戏剧。对于传统戏剧来说, 表 现 主 义 戏 剧 更 具 颠 覆 性 。戏 剧 结 构 完 全 失 去 了 “整 一 性 ”。剧 情 由 一 系 列 的 插 曲 式 场 景 构 成 , 常 常 呈 跳 跃 式 、非 逻 辑 性的; 人 物 性 格 和 行 动 被 支 解 、变 形 , 没 有个性, 沦为象征性的符号; 舞台布景 和道具简单而抽象, 往往呈现出强烈的 刺激性色彩, 但不表明具体的时间和地 点 ; 语 言 狂 热 、激 烈 , 呈 短 促 、神 秘 而 令 人 费 解 的 “电 报 式 ”。 与 这 些 特 征 相 一 致, 演员的表演也风格化了, 动作快速、 夸张, 充满了狂暴的手势和肢体语言。 自亚 里 士 多 德 以 来 形 成 的 、统 治 西 方 剧 坛两千多年的传统正在瓦解。
来消除写实主义的机械摹仿。 1915 年, 法国现代实验剧场的先驱
科波与克雷在佛罗伦萨有过会晤和交 流的机会, 但很难说他们究竟谁影响了 谁 。或 许 他 们 的 头 脑 中 本 来 就 有 许 多 共 同的戏剧理想。同克雷一样, 科波与其 合作者杜兰和茹维等人追求剧场和演 出 的 整 体 和 谐 性 。他 们 要 求 舞 台 设 计 尽 量 简 约 、富 于 暗 示 和 象 征 性 , 演 员 可 以 像旧时的喜剧演员那样进行充满肢体 动作 的 即 兴 表 演 。 现 代 法 国 戏 剧 的 “大 众理 想 ”促 使 他 们 用 更 有 效 的 方 式 拉 近 演 出 与 观 众 的 距 离 。他 们 将 镜 框 式 舞 台 改造成伊丽莎白时代的伸出式舞台, 取 消 了 台 唇 、大 幕 和 脚 灯 ; 他 们 还 走 出 剧 院, 到露天乡村为节庆中的村民演出, 将 观 众 更 多 地 纳 入 了 表 演 活 动 中 。在 追 寻戏剧的象征性表现的实验中, 法国人 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象征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