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书法结合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与书法结合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
培养
摘要:在美术教育中,要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能
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将书法和美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向学生讲解两种融合的技法与审美意识,让学生对书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
在学习中逐步地培养其核心素养。

关键词:美术与书法;结合;核心素养
前言
在新历史条件下,作为一种艺术性科目的美术教育,其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法也属于美术课程,在美术
教育中,把书法教育与美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达到传承书法传统
文化,提高美术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1、书法与美术的关系
1.1理论层面书法与美术关系
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表现客体,用十分严格的创作方法和相应的写作技巧,
以一种独特形式呈现出来[1]。

就书法和美术来说,其发展往往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

以象形图案至象形文字,就甲骨文来说,其作用是辅助,而不是记忆。

美术
与书法往往有着紧密联系,这使得书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具备了美的意识,从而
形成审美客体。

对于美术,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书法与美术是一种“同根同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联系。

虽然二者并无明显的关系,但是字画笔法
却是一致,这是字画的深层关联。

1.2在美学层面书法与美术的关系
对于中国画来说,用的是水墨矿物作颜料,用的是绢布、宣纸和毛笔,以表
达作者的感情和精神。

对于书法美术来说,其虽是由汉字的实用性逐步发展而来,但其并不局限于汉字内容,也不会直接表现出客观知识,其更多是靠着作者自己
的知识、技巧,以汉字为媒介,表达自己心性,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思维与感觉,通过点、画、线,进行形态、结构的布置与布局,让欣赏的人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入意境之中,从而引起共鸣,获得一种美感。

2、美术与书法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在美术与书法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书法运笔能力
在书画之中,不仅有美术意识,还有书法运笔的知识[2]。

几百年来,很多画
作都被用来学习书法。

所以,在作画时,往往以书画为毛笔字。

用此法所创作的
书画,带有一种独特的书体特色,在画面上可以看到镶嵌在画面中的字迹。

比如:教师在讲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书法运笔
的绘画作品来指导学生进行对书法中的绘画内容进行了解,让学生了解画中的书法,并对学生的辨识图象能力进行培养。

教师可以借助郑板桥的那副《墨竹图》
给大家做一次解析,并对郑板桥的《墨竹图》中竹叶画法和书法中运笔的相似之
处做详尽阐述:《墨竹图》中的竹子笔直而立,叶子也显示出旺盛生机,从作品
的整体呈现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用笔刚劲有力的书法。

而且,从浓淡干湿相得
益彰的墨法以及疏密得当的布局设置可发现其“书画同源”。

通过《墨竹图》,
同学们对书法运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书法和美术的融合方式有了更深理解,
从而对书法和美术产生更大兴趣。

再比如:教师在教授《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时,给学生讲解书法写意之后,如何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国传统的写意方法。

首先,给
同学们讲解书法的运笔法,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提按等等,并让同学
们在练习中体会其中的美术知识。

然后,请同学们将所学到的“运笔”方法应用
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同学们可以运用一些递进方法来画石头,如中锋、侧锋、提
按等等。

同时,学生也运用藏锋、露锋等笔法刻画树木。

所以,本课程的讲授,
让同学们从自身体验中体会到怎样将书法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在学生运用书法
知识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其核心素养也得到培养。

2.2书法与美术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国国画基本上就是书法与美术的混合体,中国画一般有画、题字、落款。

在中国画创作中,美术和书法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书法是美术作品中不可
缺少的一环,其可以调节画面的格局,给画面增加生气,同时也可以衬托出题字
意境和意图。

比如:教师在教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时,可以向同学们讲解书法与美
术相结合的美学理念和美学境界,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感受到书法与美术相结合所
产生的意境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郑思肖的《墨兰图》为实例,向同
学们讲解书法与美术相融的美学思想。

首先,此画以墨兰居中,兰叶向两边展开,中心两片花瓣朝上,一朵兰花在中心绽放,这样的布局,凸显“疏花简叶”的含义。

右边诗句稍低于兰的顶端,左边的落款相对应,显示出整个构图和谐。

可见,在这一系列画作中,书画的美术手法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使得整个画面布局更加
协调,使得整个画作具有一种左右对称的美。

再比如:教师在教授《中国画》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画上题写文字,这样可以让其体会到书法与美术结合的美,从而更好地表现出画的整体形态。

并将完成的美术作品与先前无题词的作品相对比,让学生在两者之间的差异中,认识到书法与美术相结合下的完美表现。

在学
生理解审美理念后,其在拼读中国画时,就会更加投入,可以把自己所学知识,
用在对书法和美术的理解上,从而进行美术欣赏。

由此可见,在书法与美术结合
条件下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判断能力。

2.3用美术作品来装饰书法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美术作品来进行书法装饰,从而
深化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达到美术与书法结合的教学目标[3]。

比如:
教师在让学生完成书法创作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美术工具中的粉笔、水粉、
立德粉等美术工具,来装饰其书法作品,从而加强书法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
能力。

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书法训练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使用水彩笔画出汉
字色彩,从而达到个人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和核心素养,进而促使书
法教学与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2.4借助书法中的美术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书法中的美术意识是指书法、笔迹、漂白、结构等因素的一种“美”的呈现,而这种“美”又蕴涵于书法美术审美意识之中。

美术与书法的共同之处是作品的
排版。

在字画中所反映出的构图方式,与图画相似,一定要有节奏,要有干湿点,而且要有紧密关系。

教师教授书法与美术两者相似的排版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
对文化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教授《图像与眼睛》时,可以与学生分享书法中
的美术意识,让学生学会美术与书法结合。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张旭的《古诗四帖》时,由于此是草书作品,大部分人在看一幅字的时候,都会努力的去辨认上面的
字迹,认为只要知道上面的意思,就可以理解这幅字的意思。

其实并不是这样,
对书法的鉴赏不仅要从识字入手,更要从整体上来看。

教师可以把张旭《古诗四帖》中关于构图的观点告诉学生,使学生对《古诗四帖》中的构图和美术意识关
系有初步了解。

像《古诗四帖》的绘画布局意识:这件作品以逆锋起笔,线条随
着中锋的前进,墨色时重时轻,线条时粗时细,整体结构疏密相间,相互协调。

这与美术布局是一样的,其要注意的是,墨色浓淡关系、笔法线条的呈现形式,
以及整个画面的统一性。

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对美术与书法的了解会更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美术与书法结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在美术和书法结
合过程中的异同,让学生的书法美术意识得到提升,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和书法结
合教学过程中掌握书法的运笔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核心素养。

在书法
与美术结合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美术与书法的了解更加全面,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梅华.美术与书法结合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8):942.
[2]孟红霞.美术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书法教学创新[J].文理导航,
2020(7):2.
[3]叶真.美术核心素养视域下书法教学策略[J].美化生活,202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