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导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导纲
班级:姓名:小组号:
【学习目标】
1明确“拿来主义”的含义。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2.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重、难点】
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
【导学流程】
一、作者筒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背景介绍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却顽固地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文化界的反动文人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逆流,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当时左翼文艺队伍中也有人受“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O为了打击敌人,澄清在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观点,鲁迅写了此文。
三、文体介绍
杂文
内涵: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
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特点:杂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但以议论为主。
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
内容: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
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
基础感知
1读准字音
自诩(xu) 掘起(jue) 残羹冷炙(gengzhi) 冠冕(guθnmiθn)
第1页共3页
吝啬(HnS4)脑髓(suι)譬如(pi)孱头(CAn)
蹩进(bi£)国粹(CUi)
2.文章提到哪些“主义”?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3.本文1~2自然段驳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三、探究未知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悟和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几种论证方法:
①类比论证:类比法是把两种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的论证方法。
【类比法通式】①,因为B有C;②,因为B有C;③,因为B有C;……现在,④有B了,④也会有C.
【类比法示例】例如:“信心只有和自己的行动连在一起才有意义,我们决不做空抱信心的观望者。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出了一种盲目依赖的生活态度。
它使我们想起这么一种人:他也为国家忧虑,也想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去干;但是看见别人在等待,就灰心了。
他对自己说:'这叫我怎么办呢?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我和
他们不一样,我是做好准备的。
'于是他走到一架天平前,天平的一端是他将要加入进去为之奋斗的事业,天平的另一端是等待。
他无可奈何地摇着头,把自己的筹码放入等待的盘子。
但是他没有想到,那“当啷”一声舞码落盘的声音,同样也在一个人的心中引起了失望的共振。
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使翘着的一头永远悬在不着边际的空中。
”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
以这种社会现象类推和描绘那些虽有信心但不想付诸实践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也想做事,但就是不想实地去干,这跟都想依赖别人的和尚又有什么区别呢。
用类推的方式会让人把问题看得更透彻,得出的结论也会更加确凿。
②因果论证:因果论证法是由具有原因关系的论据推断出结论,或由结果反推原因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法通式】AfBiCiD ........... ->G<.
【因果论证法示例】例如:论辩之所以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那是因为:第一,论辩的目的在于探索真理,因此,凡是关心事物是非曲直的人,必定重视论辩的作用;第二,论辩是口才的高峰,它要求说话的人在多变的情况下,能随机应变,思路敏捷,对答如流,这是人们智慧的较量:因此,我们可以说,论辩是人的各种才能的综合竞争。
论辩为什么会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呢?在上文中列举了论辩的三种作用,这些作用都是作为前因出现的,既然有了如此众多的前因,那么,其结果”论辩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就使用权人无可怀疑了。
③比喻论证:喻证法是用比喻来论证道理的论证方法。
用打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方法,称之为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可以把人们比较生疏、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较为深奥的道理讲清楚,从而给人以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的感觉。
【喻证法通式】观点一建立比喻一在比喻中分析、阐发一得出普遍性结论印证观点。
【喻证法示例】例如:有篇高考优秀作文《机遇》这样写:“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
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