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合集下载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体,但有颜色的化合物(碘仿CHI3,黄色)。至今该理 论还有一些使用 。
(CH3)2N
H
N(CH3)2
C
孔雀绿隐色体(无色)
2019年9月18日
二、量子理论 1、光的量子理论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两象性)。 光是由无数个具有不同能量的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
一、发色团和助色团理论 1、发色团 有色物质有颜色的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带有一些不饱和
基团。这些基团称为发色团。如:-N=N-、>C=C<、 -N=O、-NO2、>C=O等。 有机物质要有颜色,发色团必须连在足够长的共轭体系 上,或者有几个发色团连成共轭体系。
含有发色团的分子共轭体系称为发色体。
λ max
λ
2019年9月18日
吸 收 带 : 有 机 有 ε
色 物 质 对 光 的 吸 εmax
收有一宽的区域,
形成一个吸收峰,
称为吸收谱带,
简称吸收带。
λmax
λ
第一吸收带:波长最长的吸收带。
2019年9月18日
最大吸收波长:每一吸收 ε 带都有一个与最高摩尔吸 εmax
光度ε对应的波长,称为


2019年9月18λ日
Logε
3、颜色的鲜艳度: 在吸收光谱上,吸收峰既高又窄,说明物质分子对可见
光吸收的选择性很强,较完全地吸收了某一种波长的光, 而对其他光涉及不多,其补色显得非常明亮、纯正,鲜 艳度比较高。
logε
鲜艳
半高宽
h
不鲜艳
1/2h
λ
2019年9月18日
§2 有机化合物的发色理论
2019年9月18日
605nm
700 nm
物体的颜色就是物

第03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03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435nm
580nm
560nm 500nm
480nm 490nm
4
二、吸收定律
Lambert-Beer定律:
l
I0
入射光 C
Iλ 透射光

在稀溶液(理想溶液)中,若不计溶质分子之间 的和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透射光强 Iλ与入射光强I0 之间成自然对数关系。 Iλ=I0 ℮ -k'c l (1)——这是光谱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吸收能级ΔE——等于染料吸收带宽的曲线积分(激化度)。 吸收带的宽度和颜色的鲜艳度有关。谱带越宽,颜色越灰暗。
7
1、 A-λ曲线:
A
1.20
0.90 0.60 0.30
λmax=530nm
0.00 380
480
580
680
780 λ(nm)
活性红X-3B的吸光度曲线
(l=1cm,c=50mg∕L)
1、稠环数越多,颜色越深越浓; 2、芳烃的直向稠合比角向稠合易于产生深浓色效应。 3、交替键越长,颜色越深越浓;
二、判断取代基与颜色的关系
1、供电子基一般产生深色和浓色效应; 如-NH2、-NHR、-NH2、-OH、-OR等 2、吸电子基一般产生深色和浓色效应; 如-NO2、-X、-CN、>C=O、—SO3H等 3、供吸电子基的协同作用,使深浓色效应增强,形成氢键,则更强; 4、隔离基可构成混色效应。 如均三嗪基、酰胺基、间次苯基、亚甲基等。
分子轨道理论着眼于处理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态和能量的关系,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由薛定谔(Schrö dionger)方程式算出可能出现
的分子轨道,再由各分子轨道能级间隔来确定吸收的量子能级,从而 与λ形成定量关系。

染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染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2、了解染料发色的分子轨道理论。它试图定量描述染料发色机制, 由于染料发色本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尚难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出染料的 λmax,但是它对进一步解释结构与颜色的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3、掌握染料颜色与介质性质的关系。一般来说,当激化态染料分子 为极性共振结构时,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当基态染料分子显极性 结构时,非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上述结论,反之亦然。
价键理论认为:对于共轭链来说,基态和激化态的共振程度随着双 键的增加而增加,其共振能随着双键的增加而下降,激化态比基态下降 得更快,因而激化能级间隔ΔE随着双键的增加而缩小,既是说最大吸收 波长λmax随之增加,这样而产生深色效应。
例如:卤代苯,引入吸电子基—X,使最大吸收波长增加λ’max↗。 在以上两图中,由价键理论判断:ΔE’<ΔE,则λmax>λ’max,产生深色效 应。
吸收强度,这一点对染料颜色的浓与淡具有实际意义。[1]P56-58
§3.3 染料发色的两种理论
经过漫长的研究过程,人们总结出染料发色的两个重要理论:
1、价键理论——用以定性地描述染料的发色机制, 2、分子轨道理论——试图定量描述染料的发色机制。
一、价键理论的本质
价键理论着眼于处理两个相邻原子之间相互作用时形成化学键的电 子运动状态和能量关系。它是“共振论”的一种描述形式。
更多内容,建议阅读:
[1] 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第三册,第3章,第4章 [2] J.Griffiths, Colour and Constitu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Academic
Press,1976
△阅读布置
关于“染料的颜色和结构”、“染料的光化学基础”、“上染过程的吸附 现象”、“扩散和上染速率”这些内容,我们将在本课程今后具体染料的 各章节中根据内容需要穿插讲授。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PPT精品文档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PPT精品文档
a称为吸光系数。浓度如以摩· 升-1为单位,则a改写为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 (以前称为克分子消光系数)。它 是溶质对某一单色光吸收强度特性的衡量。 T=I/I0, lgT-1称为吸光度,以A代表 (也称光密度,
以D代表)
A=lgI/I0 浓度c以摩· 升-1为单位,吸光度A和摩尔
吸光系数的关系为: A=cl
染料激化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间隔E必须与此相适
应。这个能级间隔的大小虽然包含着振动能量和转动
能量的变化,但主要是由价电子激化所需的能量决定
的。就有机化合物而言,对可见光吸收的能级间隔是 由它们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键电子所处 的能级比较低, 激化的能级间隔较大,所需能量属 于远紫外线的能量范围。>C=O、-N=N-等氧、
吸收波长为: =hc/E
由上可知,激化态和基态的能 级间隔越小,吸收光波的频率 越低,而吸收波长则与此成反 比。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 收波长应在380-780nm波段 范围内。染料激化态和基态之 间的能级间隔E必须与此相
适应。
v '= 2 v '= 1 v '= 0
E
v "= 2 v "= 1 v '= 0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颜色和吸收
染料的颜色是它们所吸收的光波颜色(光谱色)的补 色,是它们对光的吸收特性在人们视觉上产生的反映。 染料分子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染料分子 对光的吸收特性和它们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吸收定律 染料的理想溶液对单色光(单色光是波长间隔很小的 光,严格地说是由单一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光)的吸收强 度和溶液浓度、液层厚度间的关系服从朗伯特-比尔 (Lambert-Beer)定律。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3.1 引言 §3.2 吸收现象与吸收光谱曲线 §3.3 吸收光谱曲线的量子概念 §3.4 染料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3.5 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染料对光吸收现象的关系 2.了解光谱色的性质,吸收光谱曲线的量子 概念。 3.掌握染料分子结构与染料颜色之间的关系 (重点) 4.了解外界条件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注: 重氮组分 引入吸电 子基有利 于深色效 应.
② 在染料分子的共轭系统中引入取代基之间能形成 氢键,有利于深色效应。
三、染料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
染料分子对光的吸收是有方向性的,使染料显示不 同颜色。例如:
λmax= 603 nm
λmax= 420 nm λmax= 623 nm
结论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普通发色体的颜色,一般并不很深,对各类纤维也不一定有亲和力, 但当另外引入一些基团时,会使整个分子的颜色加深、加浓,并且对纤维 有 亲 和 力 , 维 特 把 这 些 基 团 称 为 助 色 团 。 主 要 的 助 色 团 有 : —OH 、 — OR、—NHR、—NR2、—Cl、—Br等。
此外,像—SO3Na、—COONa等较特殊的助色团,它们对颜色无显 著的影响,但可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并使染料在水溶液里带负电荷,从而 对某些纤维产生亲和力。


5955n8m0nm 黄
480nm
蓝 绿-蓝
580nm 黄-绿 绿 -绿 490nm
560nm
500nm
4. 颜色的拼配 三原色: 红 黄 蓝 红 黄
二次色: 橙
绿紫 橙
三次色:

黄灰 蓝灰 红灰
绿

颜色拼配举例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1. 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类能够通过吸附或化学结合将颜色转移到纤维或其他材料上的化合物。

染料通常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例如蓝莓、茜草和蓝靛。

合成染料则是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稳定的性质。

2. 染料的结构和颜色原理染料的分子结构对其颜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染料分子通常包含芳香环结构,并且可以存在不同的共轭结构以增强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

染料颜色的形成与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以及分子结构的共轭性有关,分子中的不同基团也会影响其颜色。

例如,共轭双键能够增加吸收光的范围,从而改变染料的颜色。

3. 染料的制备和合成合成染料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

染料的合成过程可以从天然化合物出发,也可以从基础化学品出发,如苯乙烯和硝基苯。

在合成染料的过程中,化学家需要考虑反应的选择性、产物的纯度以及环保性等因素。

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包括偶氮化、重氮化、醚化和酯化等。

4. 染料的性质和应用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良好的亲和性和稳定的耐洗性等优良性质。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油漆和墨水等领域。

染料的性质包括温度、PH值、光照、洗涤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在材料上的固着和稳定性。

5. 染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染料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地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目前,染料的环保性主要包括降解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方面。

化学家正在不断寻求新型绿色染料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染料在纺织品的应用研究。

6. 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是染料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分析染料需要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可以将染料分离,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光谱法则可以通过吸收、发射、拉曼等光谱技术,快速准确地对染料进行鉴定和分析。

7. 染料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染料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染料将在纺织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4直接染料染色
➢ 温度对拼色工艺的影响
➢ 选同类直接染料
➢拼色上染百分率<单独上染百分率 ➢低温时更显著(原因不很清楚),可能是不同染料分子
在染液中聚集引起
➢ 盐的促染作用
➢ 加盐使染料上染率显 著增加
➢ 在阴离子染料染带负 电的纤维的染色系统 中普遍存在
➢ 促染作用对水溶性大 的染料作用明显
➢ 促染作用对含负离子 多的纤维更为明显( 铜氨纤维素)
➢ 日晒牢度差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 直接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第三章 直接染料染色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直接染料的稳定性 ➢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直接染料的染色原理与工艺分析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染色工艺控制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染料参考资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染料参考资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第3章染料颜色和结构(Color and Constitution of Dyes)本章分4个小节进行介绍:§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3.2 吸收光谱的量子概念§3.3 染料发色的两种理论§3.4 染料颜色与结构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以下内容:1、侧重掌握染料发色的价键理论,即共振理论。

它可以定性地解释发色团与助色团在染料结构中与颜色的关系,即描述它们是如何产生深色效应、浓色效应、浅色效应、淡色效应的,以及这些效应和最大吸收浓长λmax和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max 之间的关系。

2、了解染料发色的分子轨道理论。

它试图定量描述染料发色机制,由于染料发色本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尚难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出染料的λmax,但是它对进一步解释结构与颜色的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3、掌握染料颜色与介质性质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激化态染料分子为极性共振结构时,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当基态染料分子显极性结构时,非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

上述结论,反之亦然。

4、尝试由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解释一些官能团,如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隔离基团在染料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判断染料结构与其颜色的关系,比较不同结构的染料其颜色的深浅和浓淡取向等。

5、物质的吸收特性和吸光曲线,由染料的吸光曲线分析染料。

§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一、概念述语光——可产生色感的电磁波。

习惯上称产生色感的电磁波谓之可见“光”,如红光、紫光等,不可见的电磁波谓之辐射“线”,如红外线IR 、紫外线UV 等。

色——视觉对可见光的感受。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便显现了物质的颜色。

发色团——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

它以提升染料的λmax 为主导。

助色团——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

它以提升染料的εmax 为主导。

全色——连续光谱依自然比例混合后的颜色。

可见光波全波段(380-780nm )的光按自然比例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指人类视野),反过来,白色光通过色散可以得到一段连续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染料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a
7
色环图
a
8
K/S
16
14
12
10
8
6
4
2
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波长
几种不同颜色染料的吸收光谱图
a
9
二、吸收定律
染料的理想溶液对单色光(单色光是波长间隔很小的 光,严格地说是由单一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光)的吸收强度和 溶液浓度、液层厚度间的关系服从朗伯特-比尔 (Lambert-Beer)定律:
EeEvEr
➢各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分子能量为各运动状态能量之和:
EEeEvEr ➢分子的能量状态称为分子能级。
a
16
v '= 2
v '= 1
E
v '= 0 E 1
激发态
v "= 2 v "= 1 v '= 0
E0
分子能级示意图
基态
激发 E=E1-E0
E=Ee+Ev+Er
这个能级间隔的大小虽然包含着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的变 化,但主要是由价电子激化所需的能量决定的。
助色团:指的是那些接在 共轭系统上的-NH2、- NHR、-NR2、-OH、-OR等供电子基团。
a
6
第二节 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颜色和吸收
染料的颜色是它们所吸收的光波颜色(光谱色)的补色, 是它们对光的吸收特性在人们视觉上产生的反映。染料分 子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染料分子对光的吸收 特性和它们的结构之间的关系。
最大摩尔吸光度εmax——对应于Amax,它决定 了染料颜色的浓淡;
吸收带宽Δṽ——对应于Δλ,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 鲜艳度(纯度);

第3章染料的结构与颜色讲述

第3章染料的结构与颜色讲述
不能完全解释有色物质的发色机理,有例外。有含有发 色体、发色团、助色团但没有颜色的化合物;有无发色 体,但有颜色的化合物(碘仿CHI3,黄色)。
A:吸光度,透光度T=I0 /I;I0:入射光强度;I:透射光强度; c:溶液浓度;l:光程;ε:摩尔吸光度。
➢ε与有色物质的结构、光的λ有关。
2020年10月4日
第三章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2、吸收光谱 ➢以ε和可见光的波长λ作图,得到的光谱图,称为吸收光
谱。横坐标:λ(nm);纵坐标:ε。
➢从ε-λ图中可以得到 ε 一定结构物质与吸 收光谱的关系。可 以代表某一化学物 质的结构特性。
2020年10月4日
第三章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发色团与助色团
HO
NaO3S
NN
O
O
酸性橙Ⅱ (C.I.酸性橙7,15510)
偶氮结构母体为发色体; -SO3Na、-OH为助色团。
还原深蓝BO (C.I.还原蓝20,59800)
只有发色体,不含助色团
2020年10月4日
第三章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 发色团助色团理论缺点:
性吸收的结果。
2020年10月4日
第三章 染料的结构与颜色
3、补色 ➢两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起来成为白光,这两种光的颜色
称为补色。 ➢一种色的补色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除去这个颜色光
后白光剩余的颜色。 ➢在颜色盘(环)上能很清楚地看到光谱色的补色就是它
的对角所表示的颜色。即物体的颜色实际上就是物体吸 收光的补色。
在380~780nm。 ➢人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到人眼
中,刺激人的眼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
➢红色光的波长最长:640~770nm;紫色光的波长最短: 400~440nm。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讲解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讲解

λ max
416nm
(在CH2Cl2中)
(在CH2Cl2中)
在染料合成中有时采用所谓隔离基的方法把两个发色体系联接 在一起,互不干扰而成为一个染料分子,以得到绿色、棕色或
其它颜色。常用的隔离基有:
C N
N C
C N
O C NH
均三嗪基
酰胺基
间次苯基
分子的吸收各向异性和空间阻碍 分子对光的吸收是有方向性的。这可以米契勒(Michler)蓝 和孔雀绿的吸收情况为例加以说明。 孔雀绿的共轭体系有两个向不同方向展开的共轭轴。其中一
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的能级比较高,激化所需的能量虽
较小,在一定条件下会对可见光发生吸收,但吸收的 强度都很低,对染料的颜色作用不大,而对染料的光 化学作用却有很大的意义。
二、吸收强度和选津 在光谱学中,人们用跃迁矩来估算吸收强度。据
估算,许多具有共轭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
吸收强的max可达105 数量级。人们把 max 很小的跃 迁称为“禁戒”的,而把max 大的跃迁称为“允许” 的。max 小于102的就算是“禁戒”的了。 要发生具有一定跃迁矩的所谓“允许”的跃迁, 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称为选律;主要的如下所 述。
染料激化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间隔E必须与此相适
应。这个能级间隔的大小虽然包含着振动能量和转动
能量的变化,但主要是由价电子激化所需的能量决定
的。就有机化合物而言,对可见光吸收的能级间隔是 由它们分子中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键电子所 处的能级比较低, 激化的能级间隔较大,所需能量 属于远紫外线的能量范围。>C=O、-N=N-等氧、氮
电子跃迁过程中,分子被激化成各种振动状态的机车
问题可以用法兰克-康登原理加以说明。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三、吸收光谱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某一
波段内,有一个吸收带,的
最大吸收波长称为该吸收带的 最大吸收波长,以max代表,相 应的吸光度可计算出摩尔吸光 系数max。
吸收带的面积称为积分吸
收强度,它表示整个谱带的吸 收强度。
在一个电子吸收光谱曲线图里可以有几个吸收带, 它们分别反映电子运动状态的不同变化。为了便于区
在没有外界磁场等因素的作用下,伴有态数改变的跃迁是“禁
戒”的。换言之,单态、三态间的跃迁( S T,S 代表单 态,T代表三态)机率一般是很低的。
吸收的强度分布和法兰克-康登(Frank-Condon) 原理 吸收光谱曲线图里的一个电子跃迁吸收带实际上是 一个包含着若干振动谱带和转动谱带的谱带系。它的 形态反映了电子跃迁过程中,分子被激化成各种振动 和转动能级状态的机率分布情况。
电子发生跃迁时,分子的电子能级发生变化,原子核 的振动状态和分子的转动状态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动。
所以,由于电子跃迁而发生的分子能量变化E是由电
子能量变化Ee,振动能量变化E 和转动能量变化
Er所构成的,而且也是量子化的。
E=Ee+Ev+Er 在光的作用下,当光子的能量和分子的能级间隔一 致时,便可能发生吸收,分子的能级增高而成为所 谓激化态。这种增高能级的过程叫做激化。
所谓的发色团,一般指的是那些能对波长为200~
1000nm 的电磁波发生吸收的基团。实际上,染料要
对波长大致为380~780nm范围内的光波发生吸收才
能具有颜色。它们的分子结构里要有—个由若干共轭
双键构成的共轭系统。这些共轭系统往往还带有助色
团,成为一个发色体系。所谓助色团,指的是那些接 在 共轭系统上的-NH2、-NHR、-NR2、-OH、 -OR等供电子基团。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第三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吸光值
0.4 0.3 0.2 0.1 0 400
吸光值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0.4 0.3 0.2 0.1 0 400
波长,nm 白色物质吸光曲线
450 HN SO2NH2
500
550
600
650
COCH3
波长,nm 灰色染料吸光曲线
二、吸收定律
Lambert-Beer定律
在连续光谱中,某些光量子的能量被物质吸收后,就形 成该物质的吸收光谱。
一般认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如果 物质的激发能ΔE对应的吸收光的波长在与此相应的范围 内,就能表现出颜色。
在可见光波范围内的激化能最高相当于:
1.17 105 E 293 千焦耳/摩尔 400 1.17 105 E 154 千焦耳/摩尔 700
1 0.9
N N HO C C N C N CH3
OH N N
NHCOCH 3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400 500 波长,nm 红色物质在可见光区吸收曲线
0.7
吸光值
吸光值
NaO 3S
SO3Na
SO3H
600
700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400
N 0.1 N
0 400
N
500 550
N
700
NH2
HO3S
SO3H
波长,nm 棕色染料吸光曲线
波长,nm 黑色染料吸光曲线
0.7 0.6 0.5
0.7 0.6 0.5
COCH3 NH N O O Cr N N O SO2NH2 HN COCH3 700 N O 或 SO2NH2 O Cr/2 N N O -

chap3 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

chap3 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
(一)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 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线形组合而成, Ψ =C1Ψ 1+C2Ψ 2+C3Ψ 3+………+CiΨ i. (2) 分子轨道=原子轨道数, 能级: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反键轨道。 (3) 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充入电子; NBMO 非键分子轨道 HOMO 最高已占轨道 π 4* LUMO 最低空轨道 π 3* π2 一般价电子的跃迁往往在这些轨道之间发生。 π1 (4) 电子跃迁发生在HOMO与LUMO之间 CH2=CH- CH=CH2
第三章 有机染料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3-1 光与色的基本概念 一、光和颜色
1. 光 (1)光——可见的电磁波 电磁波范围极广,可见光只是其中相对一部分380-780nm。 X射线 紫外线
10-9 兰色 10-7-10-5 青色 绿色
电磁波 γ 射 线
波长cm 紫外 10-11 紫色
可见光 红外线
日光
2. 色

(1)色——是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反应。 (2)物质的颜色(彩色)——吸收光的补色
白光 反射(黄)
吸收(兰)

黄染料的吸收图 (黄、兰(互补色) )

光线全部被吸收——黑——不透明 光线全部被反射——白色——不透明 光线全部被透过——无色——透明 光线各波段均匀地部分吸收——灰色 光线选择吸收——彩色
2 电子跃迁的基本类型 可能产生6种跃迁 σ π * ;σ σ *; π n σ* n π* 。 其中跃迁可能性较少。σ π
σ *;
*
π
π *; σ *。

π
3 各种电子跃迁类型的基本特点
跃迁类型 △E(kg/mol) λ max(nm) 跃迁强度 跃迁出现范围 属这类跃迁有 机分子 σ 800 150 小 远紫外 烷烃 σ

染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染料化学 第03章 颜色结构

《染料化学》原始教程第3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第3章染料颜色和结构(Color and Constitution of Dyes)本章分4个小节进行介绍:§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3.2 吸收光谱的量子概念§3.3 染料发色的两种理论§3.4 染料颜色与结构的关系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以下内容:1、侧重掌握染料发色的价键理论,即共振理论。

它可以定性地解释发色团与助色团在染料结构中与颜色的关系,即描述它们是如何产生深色效应、浓色效应、浅色效应、淡色效应的,以及这些效应和最大吸收浓长λmax和最大摩尔吸光系数εmax 之间的关系。

2、了解染料发色的分子轨道理论。

它试图定量描述染料发色机制,由于染料发色本质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尚难以通过理论计算求出染料的λmax,但是它对进一步解释结构与颜色的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3、掌握染料颜色与介质性质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激化态染料分子为极性共振结构时,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当基态染料分子显极性结构时,非极性溶剂将产生深色效应。

上述结论,反之亦然。

4、尝试由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解释一些官能团,如吸电子基团、供电子基团、隔离基团在染料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判断染料结构与其颜色的关系,比较不同结构的染料其颜色的深浅和浓淡取向等。

5、物质的吸收特性和吸光曲线,由染料的吸光曲线分析染料。

《染料化学》原始教程 第3章 染料的颜色和结构 §3.1 吸光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一、概念述语光——可产生色感的电磁波。

习惯上称产生色感的电磁波谓之可见“光”,如红光、紫光等,不可见的电磁波谓之辐射“线”,如红外线IR 、紫外线UV 等。

色——视觉对可见光的感受。

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便显现了物质的颜色。

发色团——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

它以提升染料的λmax 为主导。

助色团——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

它以提升染料的εmax 为主导。

结构化学-染料分子颜色与结构的研究

结构化学-染料分子颜色与结构的研究
那位交易员比较相信小道消息的传闻,认为这家公司的业绩将非常糟糕,因此他准 备买入看跌期权。他最初的想法是买进4月到期的股票期权,执行价格为40美元或45 美元。然而,该只股票期权的看涨和看跌期权都非常的昂贵,对比该只股票45美元的 价格,4月份到期,执行价为40美元的该只股票期权报价高达2.5美元。由于离到期时 间只有1个月,因此这只股票看跌期权确实过于昂贵。于是,他改变了策略,他以4.5 美元买入了4月份到期、执行价格为45美元的看跌期权,同时卖出相对应数量的虚值 看跌期权,以便对冲买入看跌期权的成本。当时卖出的该只股票虚值期权执行价为35 美元,卖出获得权利金为3.5美元,这样一个组合意味着他实际上花了1美元的成本。
• 净权利金=买入期权的权利金-卖出期权的权利金=2-1=1元
• 最大盈利=两个行权价格的差额-净权利金=4-1=3元(股价≥12元)
• 最大亏损=净权利金=1元(股价≤8元)
• 盈亏平衡点=较低的行权价+净权利金=8+1=9元
到期日标的股 票价格 7元 8元 9元 10元 11元 12元 13元
行权价为8元的 认购期权收益
• 小明认为XX股票未来会下跌,但是下跌幅度有限,小明估计股价会在12元与8之间徘徊 ,所以,小明买入一个价格为2元,行权价格为12元的XX股票认沽期权,获得股票下跌 的收益。卖出一个价格为1元,行权价格为8元的XX股票认沽期权。小明认为股价不太 可能跌过8元,通过卖出认沽期权减少成本。
• 净权利金=买入期权的权利金-卖出期权的权利金=2-1=1元
期权到期 日
水平价差策略
例:日历价差
;.
4
二、牛市价差策略
;.
5
牛市价差策略
牛市价差策略的使用场景 牛市价差策略的构成 牛市价差策略类型 牛市价差策略损益图 牛市价差策略案例 牛市差策略的使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O3S
重要概念: 物质的颜色不仅仅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而且也受到光源的影响!!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灯光下物体的颜色和在日光 下显
出的颜色有所差异。这是因为人造光源和日光的光谱成分 不同,在日光灯下红色总是显得暗淡,在功率小的电 灯 光下,白色物体常带有黄色。可见物体的颜色除与本身结 构有关外,也与照射的光源有关。
对于不可见光线不能按可见光的规律产生色的感觉。
紫外线被某些物质吸收后,又将光线放射出来,却 呈现特殊现象,即这部分放射出来的光线的波长比吸收
的光线的波长为长。
不少物质能吸收紫外线 而放出可见光线,因而呈现 闪亮的光,称荧光现象。能 呈荧光现象的物质称荧光物 质。当光源移去后该物质的 荧光现象亦停止。 利用荧光现象的染料有
~ 积分吸收强度 d ~ 1/ 称为波数
第三节 吸收光谱曲线的量子概念
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 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两象性)。
光是由无数个具有不同能量的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 能量与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hc E hν λ
因此,只有在154 ~ 293千焦耳/摩尔能量范围内产生激发
状态的分子才是有色化合物。
对于染料来说,主要是吸收波长为380nm~780nm的可见 光区,因此染料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之间能量间隔应当 与此对应。该能量间隔主要是由其分子中π电子运动所 决定的。所以,染料分子一般都是具有大π键结构。
OH N N SO3Na NHCOCH 3
定程度。物体吸收光线,是吸收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物体 吸收光的波长和吸收程度一般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可用下式 表示物体对某一波长的光吸收的程度:
O
Hale Waihona Puke NH2 SO3Na0.6
(H3C)2N C
N(CH3)2 Cl-
+
0.5
吸光值
吸光值
H2C O HN CH H2C
CH2 CH2 CH2
0.4 0.3 0.2 0.1 0 400
500 波长,nm
600
7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绿色染料吸光曲线
波长,nm
蓝色物质在可见光区吸收曲线
COOH
称为电子跃迁。在电子跃迁的同时,常常伴随着振动 能级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跃迁时总能量的变化应 是三种能量变化之和。 ΔE E1 E0 ΔEe ΔEv ΔEr
电子跃迁时的能量变化也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
当分子吸收某种能量后,分子中的电子从较低能级(基 态)跃迁到较高能级,而使整个分子的能量升高,处于 较高能量状态。通常把分子能量增高后的电子能态称为
激发态,而把能量增高的过程称为激发。 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称为激发能。由于一个分
子具有很多不同的高能级状态,因此可以吸收不同的能 量,达到不同能级的激发态。
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称为第一激发态,随着能量的升 高可以称为第二激发态,第三激发态等。一般来说
第一激发态对于染料的颜色形成最为重要。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在光的作用下,只有当物质分 子中电子跃迁时的总能量变化等于相应光子能量时,该 物质才可能吸收该能量的光子,产生跃迁。即跃迁所需 能量应与电磁波中光量子的能量相一致。
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等。
另一类物质吸收紫外线后并不 立即放出,即使光源移去以后还能 放出一种暗绿色光,称为磷光。
能被激发出磷光的物质如 钙、钡、锌的氯化物,碱土金属 的硫化物等。用钙、锶、钡的硫 化物与极少量放射性物质混合涂 在钟表指针上,能发出磷光。
总之,白光被物体部分地吸收可见光谱部分是物质呈 现颜色的原因。 当光线通过物体时可以完全被吸收,或者被减弱到一
1. 光与色的物理概念 光是一种电磁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υ=c/λ 光的颜色和光的波长是相互对应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在380~780nm。 人们感觉到的光的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到人眼 中,刺激人的眼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 红色光的波长最长:640~770nm;紫色光的波长最短: 400~440nm。 太阳光(白光):是由一个包含所有波长范围的混合光组 成的光。
(CH3)2N H C N(CH3)2
孔雀绿隐色体(无色)
二、量子理论
光是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波粒两象性)。 光是由无数个具有不同能量的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 能量与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hc E hν λ
ν越大,λ越短,能量越大。
第二节 吸收现象和吸收光谱曲线
一、颜色和吸收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 太阳光和其它光源的光都是由单色 光组成的复色光。复色光可以分成单色 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按照红、 橙、黄、绿、 青、蓝、紫顺 序形成彩带。 这样的光带称 为光谱。
图1-1
白光经棱镜后分成光谱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毛泽东诗词
2、物体的颜色
当太阳光或其他白光照射在物体上,可以看到几种情况: 无色透明——光线全部透过物体; 物体呈白色——光线全部被物体反射; 物体呈黑色——照射到物体上的光线全部被吸收; 物体呈灰色——各波段的光部分成比例地被物体吸收; 物体呈现一定的颜色——白光中的某一段或某几段光有 选择地被物体吸收。 结论: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对可见光中某一波长的光选择 性吸收后,反射回来的其他波长的光在我们视觉上产生 的反应。
0 400
N
500 550
N
700
NH2
HO3S
SO3H
波长,nm 棕色染料吸光曲线
波长,nm 黑色染料吸光曲线
0.7 0.6 0.5
0.7 0.6 0.5
COCH3 NH N O O Cr N N N O O SO2NH2 HN COCH3 700 或 SO2NH2 O Cr/2 N N -
吸光值
在连续光谱中,某些光量子的能量被物质吸收后,就形 成该物质的吸收光谱。
一般认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如果 物质的激发能ΔE对应的吸收光的波长在与此相应的范围 内,就能表现出颜色。
在可见光波范围内的激化能最高相当于:
1.17 10 5 E 293 千焦耳/摩尔 400 1.17 10 5 E 154 千焦耳/摩尔 700
D:光密度;I0:入射光强度;I:透射光强度; c:溶液浓度;l:光程;ε:摩尔吸光系数
ε与有色物质的结构、光的λ有关。
三、吸收光谱曲线
以ε和可见光的波长λ作图,得到的光谱图,称为吸收光 谱。横坐标:λ(nm);纵坐标:ε。 从ε-λ图中可以得到物质 的结构与其吸收 光谱 的关系。可以代表某一 物质的结构特性。 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在 同一入射光下的谱图是 不变的,但是相同的谱 图不能一定证实结构。
SO3H N N HO C C N C N CH3
1 0.9 0.8 0.7
OH N N
NHCOCH 3
吸光值
吸光值
0.6 0.5 0.4 0.3 0.2 0.1 0 400 500 波长,nm 红色物质在可见光区吸收曲线
0.7
NaO3S
SO3Na
600
700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400
HO NaO 3S N N
O
酸性橙Ⅱ (C.I.酸性橙7,15510) 偶氮结构母体为发色体; -SO3Na、-OH为助色团。
O
还原深蓝BO (C.I.还原蓝20,59800) 只有发色体,不含助色团
3. 发色团和助色团理论的缺点 应当说基本上只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基础。 不能完全解释有色物质的发色机理,有例外。有含有发 色体、发色团、助色团但没有颜色的化合物;有无发色 体,但有颜色的化合物(碘仿CHI3,黄色)。
当分子处于不同状态时,所有这些能量都不是连续的, 而是量子化的。分子处于不同状态时的能量,称为能级。 能级之间的间隔就是它们之间的能级差。
v0"
E
E2
v2' v2' v1'
v0'
E1
v3 v2 v1
r3 r2 r1 r0
v0
E0
分子能级示意图
在一般情况下,分子总是处于能量最低的电子状态,即 最低电子能级,称为电子基态,简称基态。同样,在 这种情况下,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往往也处于最 低能级状态,称为零振动能级和零转动能级。 当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能级也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运动状态的变化叫做跃迁,电子运动状态的变化
E E
hc

hc λ ΔE
上式把吸收光的波长λ与有色物质分子的激发能ΔE联系 在一起,物质分子的激发能取决于物质分子结构,从而 从本质上解释了物质选择性吸收可见光的原因。 举例:一个黄色的物质,其达到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只能 是波长为350-500之间的光才能提供,那就只能吸收 这部分光,而反射黄光。它无法吸收其他波长的光,而 显示别的颜色。
ε
λmax
λ
吸收带:有机有色物质对光的吸收有一宽的区域, 形成一个吸收峰,称为吸收谱带,简称吸收带。 第一吸收带:波长最长的吸收带。
ε
λmax
λ
最大吸收波长:每一吸收 带都有一个与最高摩尔吸 光度ε对应的波长,称为 λmax; 与λmax相对应的ε为 εmax。
ε εmax
λmax
λ
积分吸收强度:整个吸收带的吸收采用积分吸收强度 表示。
0.4 0.3 0.2 0.1 0 400
吸光值
0.4 0.3 0.2 0.1
O
450
500
550
600
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