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传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上式可改写为:
Q 2 l (t1 t2 )(r2 r1 ) (t1 t2 )( A2 A1 ) (t1 t 2 ) t 推动力 r2 A2 b R 热阻 (r2 r1 ) ln b ln r1 A1 Am
其中Sm为对数平均面积
0),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为正值(a > 0)。
LOGO
(2)液体的导热系数 对于液体: t,
(水、甘油例外)
LOGO
(3)气体的热导率 对于气体: t,
1-水蒸气 2-氧 3-二氧化碳 4-空气 5-氮 6-氩
LOGO
二、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假设:(1) 平壁内温度只沿 x方向变 化, y 和 z 方向上无温度变化,即这 是一维温度场。 (2) 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
LOGO
三、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1.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对于单层圆筒壁的傅立叶定律改写 为: Q S dt ( 2rL) dt dr dr 边界条件为:r=r1,t=t1;r=r2,t=t2
r2
r1
Qdr 2 rLdt
t1
t2
Q
2 L( t1 t 2 ) 2 L( t1 t 2 ) r 1 r2 ln 2 ln r1 r1
气体
0 . 0 5 ~ 1 0.005~0.5
LOGO
(1)固体的热导率 对于固体: 金属 t , (高合金钢例外) 非金属 t , (冰例外) 多数匀质固体 和t有如下关系:
0 (1 at)
式中 ── t℃时的热导率,W/(m· ℃)或W/(m· K); 0── 0℃时的导热系数,W/(m· ℃)或W/(m· K); a ── 温度系数,对大多数金属材料为负值(a <
稳定的温度场。
导热系数为常数,对于稳态的一 维平壁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可写为:
LOGO
dt Q A dx
边界条件为:当x=0时,t=t1;x=b时,t=t2。积分得:
t1 t2 Q A(t1 t2 ) b b A 过程传递速率=传热推动力/阻力
平壁内的温度分布:
Qdx
LOGO
2.温度梯度 沿等温面法线方 向的温度变化率称 为温度梯度。
t t gradt lim n0 n n
LOGO
3.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表示传导的热流量
和温度梯度以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
t dQ dA n
4.热导率 热导率定义由傅立叶定律给出:
LOGO
模块四
传热
LOGO
项目一 概述
一. 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即热量的传递,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 现象。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物 系之间,就会导致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故在 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涉及许多的传热 过程。 化工生产过程与传热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化工 生产中的很多过程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例如,
LOGO
五、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 稳定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的
传热过程称为稳定传热。
不稳定传热:在传热系统中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传 热过程称为不稳定传热。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传热多为稳定传热。
LOGO
第二节 热 传 导
一、基本概念和傅立叶定律
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液体、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 体导热机理各有不同。 气体----温度不同(能级不同)的分子相互碰撞,使 温度较高的分子将热能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分子,造成热
量传递;
液体----液体中的分子比气体密集,分子间的作用力 较强,由分子振动的强弱导致热量传递;
LOGO
固体---- 相邻分子的碰撞或电子的迁移导致热量传 递。这种碰撞和迁移,类似于分子运动。 在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扩散运动对于导热起主导作用, 即良好的导电体也是良好的导热体。 导热是一种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分子传递现象;没 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1.温度场和等温面
LOGO
2.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依靠流体的宏观位移,将热量由一处带到另 一处的传递现象。在化工生产中的对流传热,往往是指流体 与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的热量传递。 由于引起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原因不同,可分为自然对 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流体原来是静止的,但内部由于 温度不同、密度不同,造成流体内部上升下降运动而发生对 流。强制对流:流体在某种外力的强制作用下运动而发生的
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对
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与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实质 上对流传热是流体的对流与导热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LOGO
流体在平壁上流过时,流体和壁面间将进行换热,引 起壁面法向方向上温度分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温度
梯度,近壁处,流体温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
LOGO
用饱和水蒸汽冷凝放热来加热物料是最常用的加热方法,
其优点是饱和水蒸汽的压强和温度一一对应,调节其压
强就可以控制加热温度,使用方便。其缺点是饱和水蒸 汽冷凝传热能达到的温度受压强的限制。 (2)冷却剂 工业中常用的有水(20~30℃)、空气、冷冻盐水、
液氨(-33.4℃)等等。
水又可分为河水、海水、井水等,水的传热效果好,应 用最为普遍。在水资源较缺乏的地区,宜采用空气冷却, 但空气传热速度慢。
对流。
LOGO
3.辐射传热:
又称为热辐射,是指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
的传递。物体将热能变为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 播,当遇到另一物体时,又被全部或部分地吸收而变为热能。
热辐射不仅是能量的转移,而且伴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此外,辐射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物质作媒介。
LOGO
三、典型的传热设备
LOGO
解:
q=1(t1-t2)/b1=1.05(1000-940)/0.23=273.9(W/m2)
q=2(t2-t3)/b2 b2=2(t2-t3)/q = 0.151(940-138)/273.4=0.442(m) 0.442/0.23=1.9 所以需要2块绝热砖
t4 = 34.9℃
LOGO
例1:某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种砖依次砌成:耐火
砖 b1 = 230mm,λ1 = 1.05W/(m· ℃);绝热砖 b2 = 230mm,λ2 = 0.151W/(m· ℃);普通砖 b3 = 240mm, λ3 = 0.93W/(m· ℃)。若已知耐火砖内侧温度为1000℃, 耐火砖与绝热砖接触处的温度为940℃,而绝热砖与 普通砖接触处的温度不超过138℃,试问:(1)绝 热层需几块绝热砖?(2)普通砖外侧温度为若干。
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湍流流动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关系:
湍流区:质点相互混合交换热量,t 小。
缓冲层:质点混合,分子运动共同作用,温度变化平 缓。 层流内层:导热为主,热阻大,温差大。
LOGO
二. 传热的基本方式
根据热量传递机理的不同,传热基本方式有三种,即热传导、 对流和辐射。
1.热传导:
热传导又称导热。是指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向同一物体的 低温部分、或者从一个高温物体向一个与它直接接触的低温物体 传热的过程。
特点: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 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
0
b
t2
t1
Adt
Q t xc A
沿壁厚方向温度分布为一直线。
LOGO
二、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工业上常遇到由多层不同材 料组成的平壁,称为多层平壁,如 图所示.假设层与层之间接触良 好,即接触的两表面温度相同.由
于各等温面的温度保持恒定,仍
为一维稳态导热,通过各层的热 流量均等于Q,则:
q t / n
一般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固体次之,液体的较
小,而气体的最小。
LOGO
物质热导率的大致范围
物质种类 纯金属 金属合金 液态金属 非金属固体 非金属液体
1 0
热导率
0 ~ 1 4 0 0
5 0 ~ 5 0 0
3 0 ~ 3 0 0
0 . 0 5 ~ 5 0
0
.
5
~
5
绝热材料
LOGO
为保证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移 出热量;化工生产设备的保温或保冷;生产过程中的热量的合理 使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换热网络的综合;蒸发、精馏、吸收、
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都与传热过程有关。
化工生产过程中对传热的要求有两种情况: (1) 强化传热
(2) 削弱传热
LOGO
物体的温度分布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
t = f(x、y、z、 )
LOGO
温度场:某一瞬间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 稳定温度场是指在温度场内各点的温度分布不
随时间而改变;不稳定温度场是指在温度场内各
点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改变。 等温面:同一瞬间,具有相同温度各点组成的 面称为等温面。温度不同的等温面彼此不会相交。
LOGOt1 t 2Fra bibliotekt 2 t3 t3 t 4 Q b1 b2 b3 1 A 2 A 3 A
t t t t t Q b b R A A
i i 1 3 4 1 i i i 1 i 4 i
总推动力 总热阻
推广到至n层
t1 t n1 t1 t n1 Q= n = n bi Ri i 1 i A i 1
A2 A1 Am ln A2 / A1
LOGO
2.多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对于多层圆筒壁:
t1 t n 1 t1 t n 1 2L(t1 t n 1 ) = = n n n bi 1 ri 1 Ri ln ri i 1 i Ami i 1 i 1 i
LOGO
解:设管外壁与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分别为t1 和t2 r1=0.025m,r2=0.05m, r3=0.075m
Q’/Q=1.44 因此将保温性好的材料,即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放在
里层为好
LOGO
第三节
一、对流传热方程
对流传热分析
对流传热
根据流体在传热过程中的状态对流传热可分为:(1)流体无 相变的对流传热:强制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2)流体 有相变的对流传热:蒸气冷凝、液体沸腾。
Q=
LOGO
注意:Q恒定,但 q 是变化的,故有
例2:有一蒸汽管外径为50mm,管外包以两层保温材 料,每层厚度均为25mm,外层与内层保温材料的导 热系数之比为λ2/λ1 = 4,此时的热损失为Q。现将内、
外两层材料互换位置,且设管外壁与保温层外表面的
温度均不变,则热损失为Q’。求Q’/Q,并说明何种材 料放在里层为好。
3.蓄热式换热
这种传热方式是冷、热两种流体交替通过同一蓄热室时, 即可通过填料将从热流体来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达到 换热的目的。
LOGO
优点:结构较简单,可
耐高温,常用于气体的 余热或冷量的利用。 缺点:由于填料需要蓄 热,所以设备的体积较
大,且两种流体交替时
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混 合。
LOGO
四、热载体及其选择
热载体:为了将冷流体加热或热流体冷却,必须用另一
种流体供给或取走热量,此流体称为热载体。起加热作 用的热载体称为加热剂;而起冷却作用的热载体称为冷 却剂。 (1)加热剂
工业中常用的有热水(40~100℃)、饱和水蒸气
(100~180℃)、矿物油或联苯或二苯醚混合物等低熔 混合物(180~540℃)、烟道气(500~1000℃)等; 除此外还可用电来加热。
1.间壁式换热器 主要有套管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
热溶液进 冷溶液进 冷溶液出
热溶液出
套管式换热器
套管式换热器
LOGO
列管式换热器
LOGO
3 1 2 3 6 5 4
4 5 6 7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LOGO
间壁式换热器热交换计算方程式 Q = KAtm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K--传热系数, W/(m2. ℃)
A--传热面积, m2; tm--平均传热温差,℃。 上式称传热速率方程式或传热基本方程式。
LOGO
2.直接接触式传热
在这类传热中,冷、热流体在传热设备中通过直接混合的
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又称为混合式传热。 优点:方便和有效,而且设备结构较简单,常用于热气体 的水冷或热水的空气冷却。 缺点:在工艺上必须允许两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