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_黄雪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以残次哈密大枣为原料,采用酶重量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
Box-Behnken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
析试验,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建立并分析各个因素与对应变量的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提取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液料比27∶1,酶解温度50℃,酶解40min 。
在此条件下,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3.04%。
关键词: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酶重量法;响应面法;提取工艺
Optimizati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of Defective Jujube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HUANG Xue-jiao,CHEN Kai,XU Jian,WEI Yu-long,LI Huan-rong *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Medical,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
Abstract :The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was extracted from defective jujube by enzymatic-gravimetric method.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s,according to the Box-Behnken central combination experimental design principles,taking the yield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as the response value,and designing the three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the extra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of defective jujube were optimized.At the same time,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riable we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of defective jujube were as follows:addition of α-amylase was 0.5%,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was 0.6%,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was 27∶1,hydrolysis temperature was 50℃,and hydrolysis time was 40min.Under this condition,the yield of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of defective jujube was up to 13.04%.
Key words :defective jujube;insoluble dietary fiber;enzymatic gravimetric method;response surface method;extraction process
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黄雪姣,陈
恺,许
建,韦玉龙,李焕荣*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2015,15(2):55-61
加工研究
Storage and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S201.1DOI :10.3969/j.issn.1009-6221.2015.02.0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1BAD27B02)
作者简介:黄雪姣(1985—),女,汉族,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李焕荣,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工作。
*新疆地区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40万hm2,占全
国种植面积近三分之一[1]。
目前新疆的红枣多以干制
为主,只有少部分加工成枣酒、枣汁、枣罐头等[2]。
在红枣加工过程中,有近30%的红枣为果实质量小、有碰
55
2015年第2期联系邮箱:bxyjg@
伤、裂果、成熟度低等残次果,不能进入市场。
这些残次枣一般仅作废弃处理,只有极少数用作动物饲料[3]。
残次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若能加以开发利用,在延长红枣产业链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总称,可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DietaryFiber,IDF)两大类[4]。
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主要为植物细胞内的储存物质和分泌物,另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多糖和合成多糖,其组成主要是一些胶类和糖类物质。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原果胶和壳聚糖等[5-7]。
目前国内外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酶解法、酶-化学结合法、膜分离法和发酵法[8]。
其中,酶解法具有提取条件温和、节能、易于实际操作、污染小等特点,且制得的膳食纤维色泽浅、纯度高,有利于制备高生理活性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作为人类“第七大营养素”在维持膳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作为一种高效优良的生物填充剂,具有改善肠道菌群、控制体重、缓解便秘及预防痔疮等功效[9-10]。
本试验旨在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重量法提取残次枣中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为残次枣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1.1.1材料与试剂
残次哈密大枣。
95%乙醇:分析纯,由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α-淀粉酶(≥3700U·g-1),由北京恒泰拓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性蛋白酶(≥0.8U·mg-1),由美国BIOSHARP公司生产。
1.1.2仪器与设备
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DHG-9123A电热鼓风干燥箱,HR2860搅拌器,Al204-IC电子天平,N-1001旋转蒸发仪,FW-100万能粉粹机,HHS电热恒温数显水浴锅。
1.2方法
1.2.1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
残次枣(去核)→烘干→粉碎、过筛(40目)→石油醚脱脂→95%乙醇脱糖→干燥→二次粉碎→准确称取→α-淀粉酶酶解→高温灭酶→中性蛋白酶酶
解→高温灭酶→真空抽滤→取滤渣→洗涤→干燥→反复烘至恒重→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1.2.2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根据GB/T22224-200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11]中所示的酶重量法对原料的总膳食纤维(TDF)含量、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及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进行测定。
准确称取已干燥试样,按一定液料比加入蒸馏水,经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保温酶解后,酶解液经乙醇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重后得到总膳食纤维(TDF)残渣;酶解液直接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重后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残渣;酶解液经一定浓度的乙醇沉淀后,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重环节,即可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残渣。
TDF、IDF和SDF的残渣除去蛋白质、灰分和空白可得到试样中TDF、IDF和SDF的含量。
计算公式为:
X(%)=(mR1-mR2)÷2-mP-mA-mB
(m1+m2)÷2
×100
式中:X——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mR1和mR2——
—双份试样残渣的质量(mg);mP——
—试样残渣中蛋白质的质量(mg);mA——
—试样中灰分的质量(mg);mB——
—空白的质量(mg);m1和m2——
—试样的质量(mg)。
1.2.3酶重量法的精密度测定
为验证酶重量法测定膳食纤维数据的可靠性,用相对标准偏差衡量试验结果的精密度。
1.2.4单因素试验
在前期预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α-淀粉酶添加量、中性蛋白酶添加量、液料比三个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因此在进行单因素试验时,固定了其他试验条件,如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为50℃。
1.2.4.1α-淀粉酶添加量对IDF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5份经预处理的试样,每份1.0000g,按35∶1的液料比加入蒸馏水,分别加入0.2%、0.4%、0.6%、0.8%、1.0%的α-淀粉酶和0.6%的中性蛋白酶,按“1.2.1”的工艺进行提取,确定α-淀粉酶添加量的取值范围。
1.2.4.2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IDF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5份经预处理的试样,每份1.0000g,按35∶1的液料比加入蒸馏水,分别加入0.6%的α-淀粉酶和0.2%、0.4%、0.6%、0.8%、1.0%的中性蛋白酶,按“1.2.1”的工艺进行提取,确定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取值范围。
Storage and Process 56
2015年第2期投稿平台:
1.2.4.3液料比对IDF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5份经预处理的试样,每份1.0000g,按15∶1、20∶1、25∶1、30∶1、35∶1的液料比加入蒸馏水,分别加入0.6%的α-淀粉酶和0.6%中性蛋白酶,按“1.2.1”的工艺进行提取,确定液料比的取值范围。
1.2.5残次枣的IDF得率
计算公式为:
IDF得率=干燥后IDF残渣质量
样品质量
×100%1.2.6响应面分析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Y(%),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对提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1.3数据分析
试验均经三次重复操作,数据结果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
采用MicrosoftWord2007作图,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0,响应面试验设计选用DesignExpert8.05b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残次哈密大枣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由表1可见,残次哈密大枣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13.12%,说明其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2.2膳食纤维含量的精密度测定结果
酶重量法测定残次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试验结果均经三次重复操作,取平均值,同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表2结果表明,IDF和SDF含量各自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最高限度20%之内,显示精密度较好[12]。
2.3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α-淀粉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得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在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6%,液料比35∶1,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50℃的条件下,随着α-淀粉酶添加量的增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之增加,当α-淀粉酶添加量达到0.6%时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12.73%,之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呈下降趋势。
故α-淀粉酶添加量的范围选取0.6%左右较为适宜。
由表3可知,处理间的F值为113.59,远远大于查表所得的3.48(a=0.05)。
说明α-淀粉酶添加量对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具有显著影响。
2.3.2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得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α-淀粉酶添加量0.6%,液料比35∶1,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50℃的条件下,随着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之增加,当中性蛋白酶添加量达到0.6%时,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12.88%,之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呈下降趋势。
故中性蛋白酶添加量选取0.6%左右较为适宜。
由表4可知,处理间的F值为132.43,远远大于查表所得的3.48(a=0.05),说明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具有显著影响。
图1α-淀粉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得率的影响
Fig.1Effect of addition ofα-amylase on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表3α-淀粉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得率影响的方差分析表Table3ANOVA anyalysis for the effect of addition
ofα-amylase on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变异来源
Sources of variation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值
F value
处理间Between groups 4.5344 1.134113.59
处理内Within groups0.100100.010
总变异Total 4.63414
表1残次哈密大枣中膳食纤维含量
Table1Dietary fiber content of the defective Hami jujube
类别Category 含量/% Content
总膳食纤维TDF content15.92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content13.12水溶性膳食纤维SDF content 2.49
表2酶重量法的精密度(n=5)
Table2Precision gravimetric method of enzyme(n=5)
类别Category 平均含量/%
Average
content
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最高限度/%
The highest
limitation
IDF11.9114.1120 SDF 2.939.4520I
D
F
得
率
/
%
Y
i
e
l
d
o
f
I
D
F
α-淀粉酶添加量/%
Addition ofα-amylase
13
12
11
10
1.0
0.8
0.6
0.4
0.2
黄雪姣,等: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57
2015年第2期
联系邮箱:bxyjg@
2.3.3
液料比对残次枣IDF得率的影响
如图3所示,在α-淀粉酶添加量0.6%,中性蛋白
酶添加量为0.6%,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50℃的提取条件下,随着液料比的加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随之增加,当液料比达30∶1时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13.29%,之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呈下降趋势。
故液料比的范围选30∶1(mL/g )较为适宜。
由表5可以看出,在各液料比处理间的F 值为25.681,大于查表所得的数值3.48(a =0.05)。
说明液料比对残次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2.4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IDF 的提取工艺2.4.1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通过上述单因素试验,得到残次哈密大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α-淀粉酶添加量、中性蛋白酶添加量、液料比。
根据此条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各因素及水平见表6,试验结果见表7。
表6
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6
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n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水平
Level
因素Factors
A α-淀粉酶
添加量/%Addition of α-amylase
B 中性蛋白酶添
加量/%
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C 液料比(mL/g )Liquid to solid ratio -10.40.425∶100.60.630∶11
0.8
0.8
35∶1
表7
Box-Benhnken 设计及试验结果
Table 7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nhnken experiment
序号
Number 因素Factor
IDF 得率/%Yield of IDF A B C 110-112.75201112.383-11012.66411012.54511112.6561-1012.647
00012.88800013.01900012.99100-1112.8611-10-112.8912-1-1012.81130-1-112.721401-112.931500012.991600013.0217
-1
1
12.78
表5
液料比对残次枣IDF 得率影响的方差分析表
Table 5ANOVA anyalysis for the effect of liquid to solid ratio
on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变异来源
Sources of variation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值F value 处理间Between grous 43.585410.89625.681
处理内Within groups 4.243100.424
总变异Total
47.828
14
表4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 得率影响的方差分析表
Table 4
ANOVA anyalysis for the effect of 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on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变异来源
Sources of variation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值F value 处理间Between groups 5.284 1.32132.43
处理内Within groups 0.10100.01
总变异Total
5.38
14
图2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对残次枣IDF 得率的影响
Fig.2Effect of 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on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1413
121110I D F 得率/%Y i e l d o f I D F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1.0
0.8
0.6
0.4
0.2
图3液料比对残次枣IDF 得率的影响
Fig.3Effect of liquid to solid ratio on yield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I D F 得率/%Y i e l e o f I D F
1512
9630液料比(mL/g )Liquid to solid ratio
20∶1
25∶1
30∶135∶140∶1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58
2015年第2期投稿平台:
2.4.2响应面图形分析
图4、5、6反映了α-淀粉酶添加量、中性蛋白酶添加量、液料比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以下各图的曲面情况以及等高线图可以看出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水平。
曲面较陡说明了影响因素较为显著,等高线的形状可反映出交互效应的强弱,椭圆形表示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而圆形则与之相反。
从图中可以看出BC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其次为AB 、AC 的交互作用。
采用Design-expert8.05b软件对表7中数据进
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进行α-淀粉酶添加量、中性蛋白酶添加量、液料比三个因素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回归分析,得到三元二次回归方程:
Y =12.98-0.070A -0.065B -0.078C +0.012AB +2.5×10-3AC -0.17BC -0.14A 2-0.18B 2-0.075C 2
由表8响应面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可知,模型的F 值为21.98(P =0.0003),说明所
建模型极显著;失拟项P =0.682,大于0.05,说明失拟
项不显著,方程对该试验拟合程度良好;模型决定系数R 2=0.9658,说明响应值Y (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96.58%来源于所选择的三个因素:α-淀粉酶添加量、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和液料比。
各因素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A>B ,其中BC 交互作用极显著,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可以用该回归方程对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进行预测。
注:P <0.01表示极显著,
0.01<P <0.05表示显著。
Notes:P <0.01representsverysignificant,0.01<P <0.05representssignificant.
表8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
Table 8Variance analysis of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significance test for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差异来源
Sources of variation
平方和
SS 自由度
df 均方
MS F 值F value P 值P value 显著性
Sig.模型Model
0.590.05621.980.0003**A 0.03910.03915.430.0057**B 0.03410.03413.310.0082**C 0.04810.04818.920.0034**
AB 6.25×10-31 6.25×10-40.250.6351AC 2.5×10-31 2.5×10-59.84×10-30.9238BC 0.12010.12046.860.0002**A 20.07710.07730.320.0009**B 20.14010.14053.860.0002**C 2
0.02410.0249.390.0182*
残差Residual 0.0187 2.54×10-3失拟项Lack of fit 5.1×10-53 1.70×10-30.54
0.6820
误差Pure error 0.0134 3.17×10-3
总和Cor total
0.520
16
13.2
13.012.812.612.412.20.8
0.70.60.50.40.50.6
0.7
0.8
B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A d d i t i o
n o f n e u
t r a l
p r o t e a s e
A :α-淀粉酶添加量/%A d d
i t i o n o f α-a
m y l a s e I D F 得率/%Y i e l d o f I D F
α-淀粉酶添加量/%Addition of α-amylase
B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A d d i t i o n o f n e u t r a l p r o t e a s e
0.80.70.60.5
0.4
0.5
0.6
0.7
0.8
IDF 得率/%
Yield of IDF
5
12.9
12.8
12.712.7
图4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残次枣IDF 得率的影响
Fig.4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addition of α-amylase and neutral protease on the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黄雪姣,等: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59
2015年第2期
联系邮箱:bxyjg@
2.4.3
工艺优化与验证试验
经Design-Expert8.0.5b软件分析优化,得出提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3%,液料比26.65∶1。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将工艺参数优化的结果修正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液料比27∶1(mL/g),酶解温度50℃,酶解4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实测残次大枣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3.04%(n =3),所建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为13.01%,实际值比预测值高0.03%,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各因素与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关系。
3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酶重量法提取残次哈密大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响应值和各个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液料比27∶1(mL/g),酶解温度50℃,酶解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3.04%。
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各个因素对IDF得率的影响,模型显著,试验的拟合度良好,对今后残次枣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开发和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李文健,林
成,于
礼,等.新疆红枣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思
考[C]//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贵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5.
[2]毕金峰,于静静,白沙沙,等.国内外枣加工技术研究现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2):52-55.[3]
初
乐,吴茂玉,朱风涛,等.新疆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4):110-113.
图6
中性蛋白酶和液料比的交互作用对残次枣IDF 得率的影响
Fig.6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and liquid to solid ratio on the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图5
α-淀粉酶添加量和液料比的交互作用对残次枣IDF 得率的影响
Fig.5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addition of α-amylase and liquid to solid ratio on the yield of IDF of defective
jujube
m L /g )d t o s o l i d r a t i o A :α-淀粉A d d
i t i o n o f α-a I D F 得率/%Y i e l d o f I D F
13.213.012.812.6
12.412.2C :液料比(m L /g )L i q u i d t o s o l i d r a t i o B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A
d d
i t i o n o f n e u t r a l p r o t e a s e 35∶1
33∶1
31∶1
29∶127∶125∶10.40.50.6
0.7
0.8
I D F 得率/%Y i e l d o f I D F
B :中性蛋白酶添加量/%
Addition of neutral protease
C :液料比(m L /g )
L i q u i d t o s o l i d r a t i o
35∶133∶1
31∶1
29∶127∶125∶1
5
IDF 得率/%Yield of IDF
0.4
0.5
0.6
0.7
0.8
12.8
12.9
12.7
12.612.512.9
12.8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C :液料比(m L /g )
L i q u i d t o s o l i d r a t i o
35∶133∶131∶1
29∶127∶125∶1
A :α-淀粉酶添加量/%Addition of α-amylase
0.4
0.5
0.6
0.7
0.8
IDF 得率/%Yield of IDF
12.7
12.8
12.8
12.9
5
13.060
2015年第2期投稿平台:
(上接第54页)
[5]张洁洁,许慧卿,于海,等.十珍鸭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
与开发,2009,30(10):92-95.
[6]朱红,黄一贞,张弘.食品感官分析入门[M].北京: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1993:101-103.[7]段茂华,朱秋劲.炸鸡工艺及其配料的研究[J].肉类研究,
2007(5):24-26.
[8]张文秋,刘德全.注射法卤制茶香鸡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
发,2007,28(7):105-108.
收稿日期:2014-12-11
[4]郑建仙,高孔荣.论膳食纤维[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4):71-
74.
[5]李建文,杨月欣.膳食纤维定义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食
品科学,2007(2):350-355.
[6]Ng S P,Tan C P,Lai O M,et al.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etary fiber from coconut residue[J].Journal of Food,Agri-culture&Environment,2010,8(2):172-177.
[7]Yu L N,Gong Q X,Yang Q L,et al.Technology optimization for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dietary fiber from peanut hull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2011,17(5):401-408.
[8]符琼,林亲录,鲁娜,等.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进展[J].中
国食物与营养,2010(3):32-35.
[9]韩俊娟,木泰华,张柏林.膳食纤维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J].
食品科技,2008(6):243-245.
[10]权美平,侯云云.膳食纤维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其提取工艺
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3,13(1):49-5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GB/T22224-200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酶重量法和酶重量法-液相色谱法[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2]郎春辉,程懿,曾果,等.酶-重量法测定食品中总膳食纤
维含量的验证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21):3930-3932.
收稿日期:2014-12-16
黄雪姣,等: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
!!!!!!!!!!!!!!!!!!!!!!!!!!!!!!!!!!!!!!!!!·科技前沿·
美国首次批准种植防褐变转基因苹果:切开后果肉不易变褐色
新华网华盛顿2月15日电(记者林小春)美国农业部近日批准种植一种被切开或受磕碰后果肉不易变成褐色的转基因苹果。
由于苹果切片在美国市场上较受欢迎,一些批评人士担心这会掩盖苹果的不新鲜,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美国农业部在一份声明中说,经评估,加拿大奥卡诺根特色水果公司研发的“北极”牌转基因苹果可以安全种植,不会给其他农作物带来病虫害问题,也不会造成显著的环境影响,因此决定解除对这种苹果的管制。
美国农业部说,“北极”苹果并未引入外来基因,只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自身可导致褐色形成的物质变少,因而切片或受磕碰后相对传统苹果不易变成褐色。
除这一特点外,“北极”苹果与其他苹果并无任何不同。
“北极”苹果包括“青北极”和“金北极”两个品种。
奥卡诺根特色水果公司说,将于2016年下半年首次在市场上试卖这种苹果,考虑到苹果树的生长周期,这种苹果大规模上市可能还需多年。
目前,美国市场上不存在转基因苹果。
代表美国苹果产业的美国苹果协会对此决定持中立态度,并发表声明说,最终将由市场决定是否需要防褐变转基因苹果。
美国环保组织食品安全中心则在一份声明中“深表忧虑”。
该机构说,苹果切开后被病菌污染的几率增大,美国市场上经常有苹果切片被召回。
变褐是苹果不再新鲜的标志,“掩盖”这一自然特征会导致人们消费受污染的苹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称转基因苹果为“肉毒杆菌苹果”。
还有一些人认为,这说明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
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消费的第一大国。
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紫苜蓿、木瓜和南瓜等,其中棉花、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最广。
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并不要求给转基因食品贴上标识,理由是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实质等同”。
来源:新华网
2015-02-17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