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文化建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狱⽂化建设论⽂
2019-07-14
对监狱⽂化建设中⼀些问题的思考
论⽂摘要:监狱的发展必须以监狱⽂化建设为依托。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变⾰期。
昭通监狱要确保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先要解决的是制约和束缚监狱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监狱⽂化建设。
如何从加强监狱⽂化建设⼊⼿,改善和提⾼管理⽔平,加快发展速度、改变监狱⾯貌是监狱⽂化建设必须为之服务的势在必⾏的根本责任。
监狱⽂化建设对监狱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和凝聚作⽤,加强监狱⽂化建设是实现监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监狱管理⼯作中突出⽭盾的现实需要。
随着全省监狱布局调整⼯作的全⾯推进,昭通监狱改扩建⼯程的竣⼯,监狱的监管条件有了极⼤的改善。
新监狱的建成对提⾼罪犯改造质量、引⼊先进的管理机制、推进监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管理罪犯的⼿段从“⼈防”提⾼到“物防”、“技防”的平台上。
如何推动监狱⽂化建设的发展,在实践中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警察队伍、并建⽴⼀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促进管理⽔平上⼀个新台阶,达到提⾼罪犯改造质量的⽬的,较好地完成监狱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重⼤举措是监狱发展⾯临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监狱管理局党委的⼤⼒关怀下,昭通监狱围绕物质⽂化、精神⽂化及制度⽂化建设开展了⼀系列⾏之有效的建设⼯作,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管理⽔平进⼀步提升,监狱⾯貌发⽣了可喜转变,但与全省监狱系统整体发展情况相⽐,其管理⽔平仍然处于相对滞后态势,还有较⼤的发展空间可待挖掘。
⼀、监狱⽂化建设的内涵
监狱⽂化是通过监狱⼈民警察在执法实践活动中长期积淀形成的、对全体警察有感召⼒和凝聚⼒、最⼤限度地统⼀全体警察的思想意志、规范警察⾏为、凝聚警察⼒量、对罪犯发挥改造功能作⽤的、具有较强时代性的⾏刑理念、思想观念、⾏为模式、⾏为规范、物质环境与精神⽂化环境的总和,是监狱长期⽂化建设的反映,为监狱的总⽬标服务。
根据⽂化建设的存在形态对监狱⽂化进⾏分类,可划分为物质⽂化、精神⽂化和制度⽂化。
﹙⼀﹚物质⽂化。
物质⽂化是监狱的场所设施、组织机构、管理⼈员等外在的硬件条件,即监狱⽂化有形的外在表现。
是为了满⾜监狱各项⼯作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化,是监狱⽂化要素或者⽂化景观的物质表现⽅⾯。
﹙⼆﹚精神⽂化。
精神⽂化是监狱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特有的思想、道德、精神和信仰,是全体监狱警察的共同⼼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监狱⼈民警察队伍的共同追求。
精神⽂化是全体警察团队精神、价值观念、⼯作作风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三﹚制度⽂化。
制度⽂化是监狱内部依据国家法律制定的⾏为规范的总和,包括监狱警察必须遵守的⾏为规范和罪犯必须遵守的⾏为规范两个部份,对监狱⼯作⽬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作⽤。
制度⽂化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既是适应物质⽂化的固定形式,⼜是塑造精神⽂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
既是精神⽂化的产物,⼜是物质⽂化的⼯具。
制度⽂化与物质⽂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物质⽂化的发展推动着制度⽂化的发展;另⼀⽅⾯制度⽂化对物质⽂化⼜具有强⼤的反作⽤,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化的发展。
它⽤于协调警察个⼈与监狱、监狱与社会、罪犯与监狱的关系,是保障社会凝聚⼒的底线,只有当制度⽂化被全体成员⼴泛接受时,制度⽂化才会被转化为精神⽂化。
⼆、当前监狱⽂化建设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随着监狱布局调整⼯程的结束,⼤举措的建设活动改变了落后的监狱⾯貌,监狱的物质⽂化建设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近⼏年,结合监狱⼯作实际,按照中央的统⼀布署,监狱系统开展了执法⼤培训岗位⼤练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警核⼼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监狱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及基础⼯作建设年等⽂化建设活动,监狱的⽂化建设整体上有了较好的发展、警察的履职能⼒、执法⽔平有了⼀定的提⾼。
但与功能相对完善的现代化监狱设施及全省监狱整体发展⽔平相⽐,还存在⼀定差距。
精神⽂化和制度⽂化建设滞后于监狱物质⽂化建设,陈旧的思维模式、落后的管理⽅式制约着监狱的发展进程这⼀现实情况就更显突出,成为监狱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前监狱的整体情况有较⼤的改善和提⾼,警察整体素质较⽼⼀代监狱警察有较⼤的提升,但警察队伍的整体⼯作效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管理模式陈旧、管理⽔平不⾼、警察的⼯作积极性没得到充分调动,且警察队伍中多数⼈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对管理中的存在问题缺少深⼊仔细的分析研究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缺乏先进的科学决策意识。
以上这些现象存在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存在问题表现为以下⼏⽅⾯。
﹙⼀﹚监狱物质⽂化建设中,硬件设施不⾜,监管改造质量的提⾼受到制约。
1、监狱硬件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建设⽔平低,监管⼯作重⼼停留在“⼈防”、“物防”层⾯。
昭通监狱在完成监狱改扩建⼯程后,从20__年开始进⾏监狱信息化建设,到⽬前为⽌,信息化建设第⼀期⼯程基本结束,还待后期⼯程的完⼯信息化设施才能真正为监管改造⼯作服务,这也是监管安全⼯作能否利⽤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物防”⼿段对罪犯进⾏管理的关键所在。
2、监狱警⼒不⾜,警察⼯作责任重,思想压⼒⼤。
⽬前,昭通监狱有押犯2305⼈,警察311⼈,警囚⽐为13.49%,与标准的
18%警囚⽐存在⼀定差距。
加之在监狱35岁以上的警察中,⼥警察所占⽐例较⼤,特别是管理罪犯实⾏“双警制”后警⼒就更为紧张。
警察在监管⼯作中,“技防”设施跟不上,仅靠“⼈防”、“物防”对罪犯实施管理,长期超时、超体⼒⼯作,使警察更显⾝⼼疲惫,影响警察⼯作积极性及⼯作效率的提⾼。
﹙⼆﹚监狱精神⽂化建设有待加强。
1、监狱尚未树⽴有特⾊的监狱⽂化。
近年来,监狱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化建设活动,但在监狱⼴⼤警察⼼⽬中仍然缺少对监狱未来发展⽅向及奋⽃⽬标的认知、认同。
监狱尚未真正树⽴能反映监狱特⾊、彰显监狱个性、代表监狱发展⽅向的⽂化建设宗旨及⽂化⼝号。
警察队伍的凝聚⼒、战⽃⼒有待进⼀步提⾼。
⽼⼀辈监狱警察具有的团结拼搏、吃苦耐劳的思想品格和对监狱⼯作积极参与管理的主⼈翁意识在新⼀代警察中有所减弱。
2、健康⽂明向上的⽂体活动内容没根植于警察的⽇常⽣活中。
由于监狱办公地点远离警察职⼯⽣活区,警察⽣活内容限于家庭、监狱两点⼀线之间,业余⽂化⽣活枯燥单调,特别是刚进⼊⼯作岗位的青年警察对精神⽂化建设的需求就更显迫切,急需在他们的⽣活和⼯作中树⽴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活⽅式,培养和建⽴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养成有益⾝⼼健康成长的⽣活作风。
3、部份警察拒腐防变能⼒减弱。
受社会⼤
环境的影响,部份警察对物质享受的企求欲望膨胀,价值观发⽣变化,个别警察拜⾦主义思潮泛滥,思想防线不牢,拒腐防变、严格⾃律的能⼒减弱。
特别在⾯临少数别有⽤⼼的罪犯及家属为达到个⼈⽬的,以物质、⾦钱等多种⼿段进⾏长期不断的侵蚀中,丧失了清醒的政治头脑、丢掉作为⼀个国家执法者最后的道德底线,不惜以⾝试法,与罪犯及亲属发⽣权钱交易⾏为,犯下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错误,甚⾄⾛上犯罪道路,严重损害了监狱警察队伍的形象,降低国家机关的公信度。
﹙三﹚监狱制度⽂化建设中,管理制度缺乏更新,管理⽔平难于提⾼。
1、昭通监狱对警察的管理考核办法缺乏更新,考核流于形式。
⽬前实⾏的监督考核机制和考评⽅式并不能真实反映警察的履职情况和⼯作实绩,考核制度不能起到调动⼴⼤警察⼯作积极性的作⽤。
管理制度丧失了对警察的激励功能,导致部份警察⼯作作风漂浮,⽇常⼯作中“庸、懒、散”现象较为普遍。
2、监狱对警察教育培训⼒度不够,学习内容针对性弱。
监狱基层警察长期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缺乏对先进管理经验的学习培训。
对罪犯的⽇常管理沿习旧的管理模式,管理⼯作中闭关守旧现象严重,管理⼿段简单,管理⽅法缺乏⾰新,管理⽔平较低,缺少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的思想观念。
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改造状态,改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从今年以来,监狱党委分期分批选派了部份警察到管理⼯作做得较好的单位进⾏跟班学习,⽬的就是开拓警察视野,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先进的管理制度的推⾏,完成警察职⼯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管理⽅式的转变。
此项⼯作的开展已起到积极的反响,但仍需进⼀步加强和推动。
三、对监狱⽂化建设的⼏点建议
﹙⼀﹚物质⽂化建设⽅⾯
1、完善监狱科技防范功能,提⾼“技防”⽔平。
为使⼴⼤警察有充沛的精⼒和时间⽤在对狱犯情的掌握和罪犯的教育改造上,以加强对罪犯的⽇常管理,增强教育改造功能,提⾼改造质量,监狱应进⼀步加快信息化⼯程建设、确保信息化⼯程的顺利竣⼯及早⽇投⼊使⽤,以利于及时处置罪犯中的突发事件,真正实现“⼈防”、“物防”、“技防”三连动,确保在第⼀时间内控制和处置好突发事件,确保监管改造⼯作的顺利进⾏。
2、进⼀步完善监狱硬件设施。
结合监狱⽂明单位创建⼯作,进⼀步完善警察办公区、备勤房、健⾝房、罪犯监管区的使⽤功能,美化监狱室内外环境,为警察⽇常⼯作及罪犯的服刑改造提供⼀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罪犯改造场所,为监管改造⼯作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提⾼警察⼯作质量和⼯作效率、为罪犯的教育转化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精神⽂化建设⽅⾯
1、培养监狱精神⽂化,为实现监狱发展⽬标服务。
⽂化建设的着⼒点是⼈的管理,优秀的监狱⽂化能使警察队伍形成强⼤的凝聚⼒和战⽃⼒,最⼤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警察的内在潜⼒为监狱中⼼⼯作服务,这也是警察实现⾃我价值最⼤化的现实需要。
优秀的监狱精神⽂化为监狱的发展起到坚强的促进和保障作⽤,能最⼤限度地激发警察的⼯作热情。
近年来,监狱党委多次强调警察对⼯作任务要“⽴即执⾏、马上⾏动”,就是要在警察的⽇常⼯作中树⽴良好的⼯作作风,为监狱⼯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也是对警察优秀品质的培养和追求。
在实践中,重视提炼和培养具有昭通监狱特⾊和丰富⽂化内涵的监狱精神,以最⼤化地激发全体警察的内在潜⼒将对监狱各项⼯作的发展起到极⼤的推动作⽤。
努⼒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监狱警察队伍是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作⽬标,也是监狱精神⽂化建设的发展⽅向。
监狱精神⽂化建设应通过加强警察政治思想学习、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知识竞赛、⽂体活动等⽅式对警察综合素质进⾏不断强化提⾼,使⼴⼤警察对监狱精神⽂化产⽣认同感并加以践⾏来实现。
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努⼒,才能挖掘和提炼出具有⾃⾝特⾊的监狱精神⽂化,为制度⽂化建设和物质⽂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警察执法意识教育,提⾼执法公信⼒。
监狱警察⾯对的是罪犯这⼀特殊的群体。
为使警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
履⾏执法权,必须加强警察拒腐防变的思想警惕和⾃我约束能⼒。
在警察队伍中⼤⼒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警核⼼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及党风廉政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的就是要增强⼴⼤警察忠于党和⼈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公正执法、执政为民的执法理念,使其在执法活动中依法办事,廉洁从政,严守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厉查处警察中的违规违纪⾏为,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警察正确⾏使公权利、保持警察队伍的廉洁性、维护国家机关公信⼒的重要⼿段。
3、培养和建⽴多种警察业余⽂体活动团体,让健康向上的业余⽣活植根于警察⽇常⽣活中。
丰富多彩的业余⽂化⽣活是健康⾝⼼、愉悦⼼情、释放疲劳、减轻压⼒的最佳⽅式,也是监狱精神⽂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凝聚⼈⼼、和谐氛围的重要途径。
在警察⼯作和⽣活之余开展健康向上、特⾊鲜明、形式多样的警察业余⽂化活动不仅能活跃警察的业余⽣活,满⾜精神需求,还可能使活动中激发出来的积极性转化为强劲的精神动⼒,使⼴⼤警察更加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投⼊到⼯作中。
倡议和组织⼴⼤警察积极参与丰富的业余⽂体活动,是构建监狱精神⽂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监狱凝聚⼒的有效⼿段。
有⽬的地建⽴和培养丰富多彩的警察业余⽂体活动团体,充分发挥⽂体活动的⽂化传导功能,把开展⽂体活动与增强警察主⼈翁意识、增强监狱对警察的凝聚⼒、号召⼒,⿎励警察结合⾃⾝优势和业余爱好投⾝于丰富多彩的业余⽂化活动中,能进⼀步拓宽警察⽣活视野,提升警察⽂化品味,丰富警察精神⽣活,从⽽达到发展精神⽂化建设,提升监狱整体形象的积极效果。
﹙三﹚制度⽂化建设⽅⾯
1、加⼤警察培训⼒度,提⾼警察履职能⼒。
提⾼管理⽔平,缩短管理差距最好的⽅法是加强有针对性的学习。
结合监狱⼯作实际,可针对警察⼯作岗位利⽤狱内资源开设狱政管理、狱内侦察、罪犯⼼理咨询及⼼理矫治等内容的培训班对警察进⾏岗位技能培训。
同时,监狱可与国内⼤专院校联系,选送警察到⼤专院校进⾏专业知识培训或是请专家教授到监狱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式,在短期内为警察补充⼤量的专业知识,拓宽警察知识⾯、学习和掌握所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监管改造⼯作服务。
再次,监狱应进⼀步加⼤警察到管理⽔平较⾼的单位进⾏学习交流的⼒度,学习系统内外先进的管理制度,进⼀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作作风,⼤胆⾰新,把先进的管理制度引⼊管理实践中,结合⼯作实际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逐步修订完善,有效提⾼管理⽔平。
2、完善警察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警察的⼯作积极性。
监狱警察中长期中存在“庸、懒、散”作风及⼯作积极性不⾼的根源在于缺乏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及有效的管理⼿段,⼯作⼲好⼲坏⼀个样的现实挫伤了警察的⼯作积极性,让消极度⽇的不良习⽓有了滋⽣的空间。
为彻底削除这些不良现象,在制度⽂化建设中,应具体根据警察⼯作岗位设置情况,建⽴⼀套能如实体现警察岗位性质、⼯作完成效果的真实、全⾯、公平、公正、有较强激励功能、⽬标管理明确的考核制度,⽤良好的制度管理⼈,以此引导和激励⼴⼤警察热爱本职⼯作、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履⾏职责的良好从业精神,彻底消除警察队伍中消极拖混、纪律松懈等不良现象,培养和造就⼀⽀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作⾼效、能打硬仗的监狱警察队伍。
3、罪犯的考核和奖励制度应以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提⾼改造质量为⽬的。
我国的监狱⼯作⽅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为宗旨”,从中深刻反映出罪犯的服刑改造过程实质是⾝体和⼼理接受惩罚、通过思想和劳动改造完成思想转变的过程,罪犯进⼊监狱服刑的最初⼼理状态是以被动和消极的精神状态接受改造的。
⼈的⼼理决定⾃⾝的⾏为,警察作为刑罚执⾏者和罪犯的管理者,在对罪犯实⾏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的活动中,应转变思想观念,从调动罪犯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探讨和制定出⼀套激励罪犯由被动接受改造转变为主动接受改造、由消极改造变为积极改造的考核激励机制,使罪犯在改造过程中有明确的改造⽬标,充分发挥改造积极性,加快改造步伐,提⾼改造质量。
监狱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监狱⽂化建设,监狱⽂化建设的关键在⼈。
加强监狱物质⽂化、精神⽂化、制度⽂化的建设,以增强警察队伍的凝聚⼒和战⽃⼒,调动⼀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断提⾼警察队伍素质、提⾼执法⽔平、提⾼罪犯改造质量,为监狱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化基础是⼀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编辑词条——物质⽂化、精神⽂化、制度⽂化的内容
2、《浅谈推进监狱⽂化建设的⼏点思考》刘国强
3、《监狱⽂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钱智勇⾼峰(编辑:琛哥)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监狱⽂化建设论⽂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