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生物学科月考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生物体生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体积的大小
B. 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的效率越大
C. 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细胞体积增大而增多
D. 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只依赖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多少,A错误;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的效率越大,B错误;细胞核中的DNA一般不会随细胞体积增大而增多,C正确;多细胞生物体生长既依赖于细胞数目的增多,也依赖于细胞体积的增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生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巾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a是指纺锤丝,b是指着丝点
C. 在光学显微镜下还可观察到赤道板的出现
D. 图示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
【答案】C
【解析】该细胞含有细胞壁,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A正确;据图可知:a是指纺锤丝,b是指着丝点,B正确;赤道板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假想的细胞中的一个位置,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结构,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C错误;根据着丝粒统计染色体数目,此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
体,D正确。
【点睛】分析题图:图示是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据此答题。
3. 下列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细胞板的是()
A. 人的受精卵
B. 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C. 变形虫
D. 马蛔虫的受精卵
【答案】B
【解析】细胞板的作用是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所以只有植物细胞分裂才会出现细胞板;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所给的选项中只有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是植物细胞,人的受精卵、变形虫、马蛔虫的受精卵都是动物细胞,因此只有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细胞板。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要求学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4.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图A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1:1,不存在此种情况,A错误;图B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B正确;图C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1:2,不存在此种情况,C错误;图D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1:2,不存在此种情况,D错误。
【点睛】细胞分裂中,若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则一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即一条染色单体中含1个DNA分子;若一条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则一条染色体中只含1个DNA 分子。
5.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 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能形成染色体
C. 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答案】C
【解析】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在细胞分裂期以染色体形式存在,其他情况下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B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也没有染色体,C错误;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染色体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染色体的定义;明确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关系;识记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明确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结构。
6.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C. 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答案】D
【解析】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因此称无丝分裂。
选D。
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同
B. 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C. 选择某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 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答案】A
....................................
8. 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正确顺序是( )
①染色质→染色体
②染色体→染色质
③染色质复制
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⑤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⑤④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⑤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间期完成DNA复制(此时染色体呈细丝状染色质形态);前期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综上分析可知,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正确顺序是③①⑤④②,选B。
9. 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那么该植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 )
A. 12、12、12
B. 12、12、48
C. 12、24、24
D. 12、48、32
【答案】C
【解析】已知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2条染色体。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着丝点数没变,每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2个核DNA分子。
可见,该植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12、24、24,C正确,A、B、D均错误。
10. 人的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B. 比人受精卵基因要少
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 比人红细胞基因要少
【答案】C
【解析】所有体细胞来自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胰岛细胞中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选C。
11. 图为某一人体的肌肉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产生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有关这三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来说,含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B. 含有的 mRNA 完全相同
C. 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完全相同
D. 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丢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要求考生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分析题给的三种细胞分别是基因A、C、E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分析图形可知,同一个体肌肉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所含的基因种类相同,但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三种细胞的产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D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内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转录形成的mRNA不完全相同,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种类也不完全相同,BC错误。
12. 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A. 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B. 蚕豆的叶肉细胞
C.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 蛙的神经细胞
【答案】A
【解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蚕豆的叶肉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神经细胞都属于体细胞,因此上述四项中全能性最大的是蛔虫的受精卵细胞,其次是蚕豆的叶肉细胞,再次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蛙的神经细胞,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 1:1
B. 1:2
C. 2:1
D. 4:1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具有2条染色
体, 4个DNA分子,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2∶1,选C。
14.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四分体具有()
A. 4个着丝点
B. 4条染色单体
C. 2个DNA分子
D. 4对染色体
【答案】B
【解析】一个四分体包含2条染色体,即两个着丝点,A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染色单体,B正确;一个四分体包含4条染色单体,4个双链DNA分子,C 错误;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四分体的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学生要识记一个四分体是指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染色单体,并且每条染色单体上均含有1个DNA
分子。
15. 以下是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某些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③无限增殖④糖蛋白减少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A. 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③
B. 细胞衰老具有①②④
C. 细胞癌变具有③④
D. 细胞癌变具有②③⑤
【答案】C
【解析】细胞衰老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癌变特征:①细胞分裂分化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②.易分散易转移③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④糖蛋白减少。
16.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 有纺锤体形成
B. 着丝点分开
C.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 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形成, 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着丝点都会一分为二,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都会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17.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D. 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答案】A
【解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正确;受精卵中的DNA来自父方的少于来自母方的,B错误;受精时精子的头部全部进入卵细胞中,C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2N,D错误。
18. 在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时,实验选择恰当的是()
①桃花的雄蕊②蚕豆的雌蕊③小鼠的精巢④母鸡的卵巢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桃花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而且数量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①正确;蚕豆的雌蕊中,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3个退化,1个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分裂细胞数目太少,不易观察到各个时期,因此均不宜作为实验材料,②错误;小鼠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材料,③正确;母鸡的卵原细胞进行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且数量较少,不宜作为实验材料,④错误,故选B。
19.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 减数分裂间期
B. 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C. 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
D. 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考点定位】
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0.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该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
21.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某雄性果蝇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 ( )
A. 2种
B. 4种
C. 8种
D. 16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精子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的其中一条,故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形成精子种类为24=16,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2. 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1、2、3、4 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3个
B. 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D. 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含有2个四分体,8个DNA分子,A错误;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错误;图中1与3是非同源染色体,a′与b′是非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a 与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分姐妹染色单体,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因此不能分离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D正确。
23. .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
A. 2、4
B. 1、3
C. 1、3或2、4
D. 1、4或2、3
【答案】C
【解析】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有两种情况:(1)若该极体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则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为1、3;(2)若该极体是由第一极体分裂形成,则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1、3,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4,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为2、4。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卵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识记卵细胞的
形成过程,能根据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推断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本题的易错点是考虑问题不全面,这就要求学生明确题干中极体可能是第一极体分裂形成,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
24. 在下图中属于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示意图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图A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图B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图C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C错误;图D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错误。
25. 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从而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体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是C。
【考点定位】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
26. 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 c图甲→甲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 b图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D. d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B
【解析】图a中有细胞壁,并且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正确;c图中乙→乙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错误;b图细胞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C正确;d图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而无细胞壁,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能根据概念判断一个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7.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 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 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由染色体的组合可知,甲细胞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可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错误;甲和丙两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而乙细胞中则含有8条染色体,C错误;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
28.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
B. 同一个体的癌细胞与非癌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C.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D. 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
【答案】B
【解析】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A正确;癌细胞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因此同一个体的癌细胞与非癌细胞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B错误;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C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效应,D正确。
29.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并且失去了原细胞的所有特点
B.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
C.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答案】C
【解析】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但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A错误;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B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D错误。
30.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 有丝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C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31. 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右图,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是()
A. 3,6,3
B. 3,12,12
C. 3,6,6
D. 3,12,24
【答案】B
【解析】据图判断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因此该动物初级卵母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
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DNA分子,因此该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含有3个四分体,12条染色单体,12个DNA分子。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辨别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根据图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
32.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中,染色体及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2:1,不存在这种情况,A错误;B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C正确;D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属于有丝分裂末期,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可能是DNA的两倍。
33.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其遗传物质也随之改变
B. 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C.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等有着重要作用
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较少,呼吸速度减慢,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
【答案】C。